《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完善体制 创新机制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12-03 13:45:47 |
完善体制 创新机制 安徽新华学院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安徽新华学院自办学以来,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围绕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与现实需求,围绕学校上层次、提水平的发展需要,紧扣“一流大学,百年新华”的发展愿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领先、长三角一流的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体学习会议
完善体制 创新机制 确保党的全面领导
完善领导体制,强化政治担当。学校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校党委政治核心作用,找准党组织开展工作的着力点,指导办学治校、推动改革发展。学校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董事会7名成员中有党委委员5人,保证校党委在重大事项上的监督决策作用。各二级学院执行院长担任党总支书记,实现“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将党建工作与日常事务紧密结合,确保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学校成立“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年初制订并下发《安徽新华学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学校各级党组织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并纳入领导班子责任清单,专项部署、监督落实。今年以来,已组织专题研究3次,集中学习8次。
创新决策机制,促进党政融合。学校实行董事会、党委会、校务会“三会一体”的决策机制,集体决策学校重大事项。今年以来,召开党委会8次、董事会2次、校务会34次,集中讨论学校“十四五”规划、学科专业发展、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机构优化等重大事项。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党委政治核心作用有效发挥,做到党政工作目标一致、相互融合、全面推进。
创新保障机制,夯实办学根基。学校举办者新华集团专门制订《关于支持集团所属单位加强党建工作的意见》,集团副总裁兼任学校党委副书记,集团每年提供学校不同额度的党组织活动专项经费,全面支持和保障学校党建工作。
创新培养机制,提升办学质量。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开发“蓝系列”管理人员培训工程(“蔚蓝工程”-基层,“青蓝工程”-中层,“深蓝工程”-中高层),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需求定制培训内容,每年百余名管理人员参与培训。学校不断优化干部梯队,定期举办“面对面”系列交流活动,如“与教授面对面”“与校长面对面”等,每年有700余名管理人员参加活动,有效促进青年人才成长。学校全方位落实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近三年来有17人从不同的管理岗位调整下来。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年龄47岁,管理队伍呈现出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敢于开拓的精神风貌。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丰富“党建+”载体,抓好标准化建设。学校下移党建工作重心,建强院级党组织,推动党的决策部署向基层延伸,根据学校行政机构和党员数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做到各院有总支,年级有支部,班级有小组,日常有活动。各二级学院执行院长是党总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是副书记,“一岗双责,党政同责”。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细化支部考核评价指标,为所有党总支配齐组织员,配备“党员活动室”,挂牌样板先进支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领航”计划示范库和培育库建设,组织“党委-总支-支部”三级党组织述职评议,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贯彻执行党的决策部署的政治核心。搭建党建+教学、党建+科研、党建+管理等载体,带动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开展党建+团建,建立党建工作室、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等,打造学生党员金牌团队。
丰富组织生活,抓强党建特色活动。学校11个党总支全部配备专职组织员,各基层党组织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今年以来共查摆问题68个,制订措施76项,并建立清单,已逐项整改。学校基层党组织将“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与院系特色、专业特点相结合,形成“一支部一特色,一总支一特色”。如财会与金融学院党总支连续4年举办“红色剧场”主题汇演,由学生党员自导自演,演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夏明翰、钱学森等典型革命故事;文化与传媒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打造“一封家书”主题活动,连续举办5期;学工直属党支部开展“丙辉工作室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系列活动,已举办5场。
丰富红色资源,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体现时代内涵,发挥教育作用。通过合作共建、红色场馆参观、红色研学和主题展览等多种形式,将党史教育融入第二课堂。与安徽省中共党史研究院、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安徽革命烈士陈列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合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蜀山烈士陵园管理处等单位合作,开展20余场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今年以来,组织合唱、朗诵、电影展播、征文等各类活动近百场,邀请全国优秀党员路丙辉教授等校内外专家作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讲座78场;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走访基层37次,为师生解决相关难题128个。
丰富三全育人,抓牢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三全育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一是守正创新开好思政课。学校利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周末理论大讲堂”和教研活动等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党史、爱国情怀、人文精神等要素,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开展《中国故事》微视频比赛等实践活动,推进红色基因进课堂。二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名师讲坛和专题研讨等,强化教师专业课程育人导向的意识,多角度学习分析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建设。目前已经打造“安徽红色人文”系列课程、《国学》等德育系列课程,建设了《编译原理》《政治经济学》等一批富含思政元素、广受学生欢迎的线上和线下金课,形成了《安徽新华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三是思政教育成效明显。利用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形式多样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今年该校在舒城县开发区青墩村和长丰县杨庙镇马郢社区挂牌两个“大学生乡村大思政育人基地”,进一步加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院直党总支成员赴李克农故居参观学习
校文化与传媒学院与长丰县马郢社区举行大思政育人基地签约揭牌仪式
加强监督指导 规范办学行为
规范招生行为。学校严格遵照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制订《安徽新华学院招生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党委会、校务会集体决策计划编制、招生宣传、录取环节等重要事项。学校积极创新招生宣传渠道,组织开展“大别山行”“皖江行”等线上直播活动11场,与“升学在线”等主流媒体平台合作,开展高考志愿填报等各类公益讲座89场。学校自办学以来未接到由招生引起的信访、投诉。
规范教学行为。建立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开展校领导带头听课、不定期教学巡视、节假日前后教学秩序巡查等,全面监控教学行为。今年以来,学校开展各类教学检查21次,覆盖117门课程。近几年教师获省级“教学名师”11人,省级“教坛新秀”16人。今年学校优秀教师、管理者17人次进入省内外行业协会专家库、智库等重要平台。
规范督查行为。举办方与学校均设有专门的审计督查部门,每年定期开展就地督查、专项督查。校党委参与确定督查结果,并对各类问题督办落实。今年以来,开展二级学院就地督查4次、专项督查6次,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在党建引领作用下,学校办学成效进一步凸显。学校2015年成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16年办学经验入选教育部《应用型高校办学经验汇编》,2018年入选我省首批“网络思政工作中心”试点高校。2019年,学校入选安徽省第三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同时财会与金融学院获批安徽省第三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培育院校。2020年,学校通信工程、财务管理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今年,在第二十六次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交流会上,该校代表全省民办高校作了党建经验交流发言。近年来,学校在校友会、武书连等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同类高校的排名中,均位居安徽第一、全国第一方阵,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
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地谋划未来,下一步,安徽新华学院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发挥战略决策、市场导向、办学投入和引人用人等方面的机制优势,发挥集团旗舰大学的“示范”效应与“摇篮” 作用,坚定走好“面向市场、服务社会、面向未来、放眼世界”的新华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校领导一行深入高招录取工作现场,检查指导2021年招生录取工作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