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永久奋斗的强国青年 学深悟透 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 赓续精神血脉凝聚青年力量
15版:专版·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04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041期  下一期
争做永久奋斗的强国青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 新 发布日期:2021-11-19 14:58:55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团委书记  杨  新

  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希望寄托予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青年作为走向未来、走向胜利的重要力量。要做到让党放心,践行“强国有我”承诺,必须守初心、担使命、练本领、永奋斗,让党和人民的事业在我们手中薪火相传,让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在我们这一代得以实现。
红色传承有我  做到守初心担使命
  立足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需要一代代青年传承红色使命、扛起强国责任、充当先锋力量。中国青年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血脉、化作基因,不断从中汲取真理的智慧和力量,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挺起精神脊梁,捍卫精神高地;时刻以“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来激励鞭策,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牢固坚守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同党在100年来血与火的斗争中形成的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和胆魄;以永久奋斗意志、永恒先锋本色做让党放心的忠诚青年,做让人民赞许的热血青年,做党和国家事业需要的有为青年。
创新实践在我  做到以创新谋未来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发展进步的内在需要。当前,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共同开启了智能化进程,我们共同处在一个创新为主题的时代,知识大爆炸、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广大青年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这一重大论断,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实践中坚持创新驱动,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聚焦“卡脖子”的地方,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瞄准国家建设急需、战略必需、社会普需、民生紧需等关键领域、重点方向,加快建设一批新工程、研发一批新材料、攻关一批新技术、推出一批新产品,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奋斗成我  做到以奋斗筑底色
  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中国青年要扛起“永久奋斗”好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今天青年一代的人生黄金时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契合,要以奋斗有为的决心、奋斗成事的本领、奋斗成我的实践,使红色血脉、红色基因在我们这一辈薪火相传、代代相续。展望未来,在决战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胜利之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青春都献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崇高事业,人生得以圆满,价值得以升华。
  当代中国青年必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中铁四局青年将传承弘扬“开路先锋”精神,扛起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使命,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以奋斗有为的青春谱写绚丽的华章。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