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泗县:小切口 实作为下好改革先手棋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樊 研 黄 慧 发布日期:2021-11-19 17:14:13 |
□通 讯 员 樊 研 本报记者 黄 慧
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共青团泗县委员会结合试点改革确定的四方面十项举措,从高处站位、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着力,有力有序推进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选青推优“才”富基层。目前全县187个村(社区)共有556名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村(社区)后备干部,每村(社区)至少明确一名后备干部兼任团组织副书记或协助村团组织工作。同时,实施团员大学生、团员中学生向泗县“青年之家”报到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联合县检察院、科技馆分别开发志愿服务项目,招募350名青年志愿者投入项目服务。
微信塔群“网”住青年。按照镇、村(社区)、自然村(小区)、村民小组(楼道)铺设四级单元组织体系,层层组建“网上团支部”微信社群,打造“一般通知10分钟直达、紧急指令3分钟直达”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网上青年社群全域覆盖和分层动员。截至目前,全县共有 414个微信群、626名青春“网格员”覆盖 2.14万名团员青年。
青年之家“团”聚资源。聚焦打通联系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创新“1+16+X+Y+N”青年之家运营模式,建成青年之家旗舰店1家、各镇(开发区)分店16家以及县图书馆、青少年宫、科技馆、新华书店等分店X家,与县检察院、妇联等Y个单位(组织)达成共驻共建,广泛开展“青团学习社”“悦读驿站”“四点半课堂”等N个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服务项目,切实推动团的服务在团员青年身边实现有形化、日常化。
两联多点“站”在身边。紧紧抓住县内各级团的委员会成员、团代表两个重点群体,构建“一站多点”组织体系,在各镇建立“团代表联络点”20个,邀请117名县域团代表进驻总站及各联络点,分为思想引领、创业就业、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和权益维护五个专项工作小组,打造横向覆盖各个领域、纵向联通各个层级、普遍联系团员青年的格局体系,带动提升“青年之家”建设、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两项重点工作整体水平。
“双积双评”严上加严。联合县教体局印发《泗县“双积双评”积分入团工作实施意见》,聚焦“入团积极分子”和“团的发展对象”如何产生两个关键环节,把严格入团标准具化至每一道团员发展程序。截至目前,全县已高质量发展学校领域团员1020名、社会领域团员70名,其中,初中、中职、民办和农村学校团员发展名额占全县名额83%。
团校建设培育优才。联合县教体局印发《泗县中学团校“一建两评三促”工作方案》,在全县25所中学(中职)建立团校,加强团课规范化建设。依托团校阵地完善例行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机制,创新学生团员服务社会的方式方法。联合县教体局完善泗县中小学综合实践中心运营,推动全县中学(中职)注册成立团员志愿服务队,统筹校内外团的建设和活动。
创新形态团办社团。推进“团办青年社团”,成立县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创业者协会、县书法协会青少年分会。同时,联合县委组织部、工会、妇联印发《在全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全面推进“组建群团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实施方案》,明确各非公党建指导员指导“两新”组织团建工作职责,以党建引领为团建赋能。目前,泗县共有新社会组织团组织73个,非公企业团组织191个,位列宿州市第一。
![]() “小牛顿”志愿服务者开展科普有奖问答活动
![]() 青年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成立
书记说
起步就冲刺 开局就决战
□团泗县县委书记 骆家超
泗县作为宿州市唯一一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县,这是团省委、团市委对我们的信任,更是对我们的考验。因此,改革一经启动,我们就明确了“起步就冲刺,开局就决战”的工作思路。县委对我们的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成立了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牵头,宣传部、纪委监委、财政局、教体局等多部门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动员部署会,制订了任务分解方案,并将党建带团建、队建纳入了党建工作部署和考核事宜,明确所占分值,为改革试点提供了坚强保障。
同时,团县委抢抓改革机遇,聚焦“团干部、团组织、团员及党的领导”四大块改革目标,根据泗县团情实际和资源禀赋,突出问题导向,确定了规范团干部管理、充实团的基层人才、强化团教协作机制、创新“团办社团”、深化“青年之家”建设、加强团代表联络站建设、推进积分入团、中学团校建设以及推优入党等多个改革切口,不断发现问题、破解难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建立长效机制,最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推进改革试点的目标。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