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区:把团校打造成为党育人的堡垒阵地 宿松县:聚焦打造“一乡(镇)一品”全面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
06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04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041期  下一期
义安区:把团校打造成为党育人的堡垒阵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发布日期:2021-11-19 17:28:36

□本报记者  程榕娟

  力争中学团校建设全覆盖,这是今年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以来,团铜陵市义安区委定下的工作目标之一。为此,团区委不断完善团校建设体系,丰富团员教育模式,全面深化改革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机制,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团校改革的动力和发展的干劲,把团校打造成为真正为党培养忠诚担当作为的未来事业接班人的堡垒阵地。
  分类组织“扩面”,落实团校教育培训重点任务。8月20日,团区委、区教体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全区中学团校建设的通知》,要求把为共青团培养人才、输送新鲜血液作为根本任务来抓,对团员学生及入团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加强对团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培养,为充实团的骨干力量夯实基础;采取积分入团和评议入团、推优入团相结合的方式,在团员积分达到入团条件的基础上,开展团员民主评议和推优推先的模式,严把团员发展关,切实保证团员的质量。
  坚持思想“增点”,把牢团课教育培训政治方向。团区委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以入团培训为重点,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综述,全面了解党对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希望和青年学生的正确成长方向。通过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主题教育活动,以思想研讨、榜样分享等方式,引导团员学生增强奋斗精神。
  推动学习“提质”,增强团员教育培训实绩成效。改革以来,团区委运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双联动学习模式。线下推行学校党组织领导讲授团校培训“第一课”制度、“青年大学习”行动、“青年讲师团”计划和团干部上讲台等多种团课模式,切实提高学习效果;线上开发“微团课”“云学习”等快速便捷、信息量大、对学生吸引力强的团课学习资源,由团干领学、老师助学的方式,无死角无遗漏覆盖到每个团员,做到线下有难题,线上有回应。
  这其中,为做好从严治团“落实文章”,团区委严格入团标准和程序,采取积分入团和评议入团、推优入团相结合的方式,将8学时团课和20小时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纳入入团必备条件,在团员积分达到入团条件的基础上,开展团员民主评议和入团积极分子推优推先制度。根据初中团学比不超过20%的要求,合理规划团员发展指标。依托智慧团建系统,严把团员发展关,督查入团发展材料,切实保证团员的质量。

日常团课
少先队礼仪风采展示

书记说
“三步走”奏响团校建设最强音
□团铜陵市义安区委副书记  王  璇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团义安区委通过狠抓团员教育阵地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团校政治引领和思想育人作用,改进团员教育管理,规范团的组织建设,以培养团干、团员和各类青年人才为根本任务,不断推动全区中学团校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一步,健全组织机构,解决怎么建设团校的问题。坚持党建带动团建队建,强化共青团改革工作政治保障。各校党组织书记担任名誉校长,分管共青团工作的学校领导担任校长,学校团组织书记、德育主任担任副校长,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生团干部参与中学团校建设,将团校建设纳入中学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学校党建带团(队)建考核和教育督导内容。
  第二步,注重素质培养,解决怎么培训团干的问题。团县委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育机制,定期举行团校团干培训会,提高团干业务能力。
  第三步,规范课程内容,解决怎么教育团员的问题。团县委推行学校党组织领导讲授团校培训“第一课”制度,邀请学校党组织负责同志和党员讲授团课,增强团员组织意识和身份意识。运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开发“微团课”,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丰富教学课程。
  目前,钟鸣中学、朱村中学、新桥中学和董店中学等先后完成团校建设,下一步团区委将加快落实全区中学团校全覆盖,保障中学团校各项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开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