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 又是一轮金秋月 读《书香岁月——杨绛》 不问西东,只因相惜 做最好的螺丝钉
07版:青春文字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04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040期  下一期
又是一轮金秋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凤新 发布日期:2021-11-15 10:57:20

 □淮北市第七中学高三(4)班  张凤新

                 辅导教师  任  玮
 
    爱国,不是说说而已,团圆才是真谛。
                                     ——题记

    时代的钟声萦绕着、串联着一个个中国节日,浑厚而清亮的韵律由远及近,穿越千年悠悠岁月,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
    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每一个节日也都显露着源远流长文明的光辉。
    中秋,始于《周礼》,定于唐代,宋代以后,中秋日盛,与春节、清明、端午并列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从古代文人骚客的佳作,到如今的亲人团聚、阖家欢乐,中秋节带给人们无尽的梦与想象;而月,也因这个美丽的节日显得更加神秘而迷人、温馨而浪漫。中秋佳节也便成了中华民族渴盼团圆,思乡念家情结最浓的节日。
    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时,在吟诵咏月名作时,心中那股思念团圆之情便愈加浓烈。古往今来,中秋节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节,注定八月十五举头望月。月,亦可读、可思、可品。
    我做过无数的梦,梦过嫦娥那恬静的脸庞,梦见了香飘万里的桂花香,梦到与亲人共度美好中秋时光……那皎洁的月光照亮心中思绪,许一场祝愿,将人间温情与世间美景相连。在八月十五之前常常会很幸福、很激动,人们往往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脸上洋溢着兴奋,在家的人总会期盼门口出现熟悉的身影,而在外的人总会想与家人团圆的场景,那么温馨。在这月圆之时,家里家外的人总是格外思念彼此。我想,可能家是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自己心中最温暖的港湾吧。
    在这时,能见到熟悉的情景,大人们等待孩子的归来,在门口焦急地走来走去,仿佛一刻都不能再等了,终于那抹盼望已久的身影出现,不用过多的话语,一个大大的拥抱,一个上前提行李,就已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思念,这一刻,只属于家人。家,真的是一个充满内涵而又温暖的词。
    一载载中秋月,记录下欢声笑语,记录下离愁别绪。无论过去的饮酒赋诗,抑或现在月下一家人围坐在小圆桌的谈天说地。你在闹,我在笑,而这时常伴随着各种难忘的味道,月饼的香甜、螃蟹的鲜美、酒杯里的酒香等。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久负盛名的中秋月饼了,正如苏东坡所赞:“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如今的月饼更是琳琅满目,但始终不变的是,圆圆的月饼包裹着美好的期许,五谷丰登,家庭和美。聊过去、盼未来,是古往今来中华儿女的缩影,彰显了中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拥抱欢乐,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时光如何流逝,每个中秋都是中国人的团圆约定。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与国撞了个满怀。五湖四海的同胞为小家团聚,为国家祝福。
    十五的月亮圆又圆,让我们铭记每个中国传统节日。他们的背后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精神与灵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