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郑宏林:北大只招一个为什么不能是我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1-11-15 11:07:46 |
“学霸”小档案 郑宏林 太和一中
往届高中毕业生
2021年高考理科总分693分
全省第63名
现为清华大学学生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村庄,初中毕业后,怀揣着对太和一中的向往,我踏入了太和这对我来说充满魔力与怀念的地方,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高二之时,满怀自信的我在中科大少年班考试中以两分之差遗憾落榜,没想到,这两分,便是两年的时光……
高三时,我的状态还算得上稳定,然而一切却在高考前一个月发生差错:或许因为失败的阴影还笼罩着我,或许我身上缺乏自信的宏光,又或者,我惧怕那可能不称心如意的结果,我乱了,就这样,到了高考,果然,我严重失眠。结果以一个遗憾的分数被浙江大学提前批次录取。我想了想,决定复读。
复读的时光接触着活力四射的新同学,也充满着我对未来的期望,这一次,我昂首前行,不再惧怕那本不存在的失败。高考结束出分时,我在新华书店的一个角落看书,满脸看似平静,查了查分数,又淡定地哭了一场,回家了。
无论你是应届或往届,我们都有些自己的理想与执着,不要在意结果,过程美,还奢求什么呢。如果怕结果不如你所愿,那便在尘埃落定前放手一搏。加油,追梦人!
学习方法篇
数学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对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人说:“数学学好了,高考就不用太担心了。”当然,玩笑之言。高考肯定是全面素质的考查,不仅仅是哪一门学科的评判。但是,既出此言,便不是空穴来风,这体现的就是数学的重要性。
我以为,想要学好数学,刷题是肯定要刷的,但不是枯燥、无休止的刷题,这会为你带来困扰和借口。为什么考不好呢?题也刷啊。这时候就不要逃避,需要从学习方法上着手了。数学,知识点固定,但题目千变万化(好像哪一科都这样)。因此,我们做题时,一定要抓住题目考查的是哪一个知识点,然后对症下药。其次,对于一些有些难度的题目,可以尝试去总结模型和突破口,这样再次遇到这类题目便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了。最后,整体把控题目是个考验能力的方法,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全局的把握。
理综 理综,也就是理科综合,是对理化生的考查。一张标准的理综试卷,其中选择题21道,包括6道生物题、7道化学题、8道物理题。主观题有物理实验、大题、化学工艺流程、物质制备、反应原理题,生物四个大题,外加三道选修题。这必须烂熟于心,这样对于时间的分配便有了基本的认识。另外熟悉这些的原因也在于平常对于试卷进行总结时,方便归类和对考查知识点的整理。比方说生物的大题分配和知识点考查就比较灵活。
理化生,无外乎两类知识点,记忆性和理解性。物理理解性偏多,生物记忆性偏多,化学一半一半。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领域进行时间分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擅长领域进行专题训练。我相信,一定事半功倍。
语文 语文,可以说是弹性比较大的一个学科了,也是一部分理科高分选手的梦魇。我曾经也一度陷入困惑,直到我找到了语文的乐趣。有些同学对散文感兴趣,喜欢哲理;有些同学喜欢小说,欣赏情节;有些同学呢,喜欢古诗文,热爱传统文化。这些,都有利于语文的学习。如果你在这里面都能发现乐趣,那你的语文学习就不会充斥太多苦恼了。
当然,仅仅有兴趣也是不行的,还要有方法。我的方法便是进行专题练习,哪个专题薄弱了,哪个遗忘了,拿来几张试卷,专挑这样的去做、去总结。我认为,这种方法还是比较有效果的。毕竟抽出时间完整地做一张语文试卷,还是有难度的……
英语 我的英语不能说特别优秀,但还是能为一些英语到达135分左右瓶颈的同学提供一些建议的。我的建议也就两点∶一个就是多背诵单词、短语和句子,并去琢磨它的构词、发音、拼写、组成和结构等;另一个,也就是进行阅读、七选五、完型、语法填空和改错的专题练习。因为英语的耗时不是很长,因此可以多做一点。考前做一做,提高手感;平时练一练,增强储备。
学习心态篇
首先,是坚持。
在高三冲刺阶段,大大小小的考试、试卷铺天盖地,随之而来的成绩或许也不是每每如愿,这个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否定自己,要知道,现在的失误甚至失败,都是为了高考的成功。我们可以失望,但绝不能绝望。认真的思考总结,为下一次积极备战。乾坤未定前,你我皆是黑马。
再者,是拼搏。
不要得过且过。记得之前听的一个励志故事(真实),一个女生基础也不是很好,却面向天空问了一句:“北大只招一个,为什么不能是我?”这样的气魄,让不让我们汗颜?最后,女生如愿。再最后,强调了一句:“Nothing is impossible.”现在想来,依旧热血澎湃。是的,如果北大只招一个,为什么不能是你?不局限于自己现在的定位,勇于拼搏,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
最后,是平常心。
很多高考考生,在高考那两天都会出现焦虑、烦躁。其实,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我也经历过)。但这有什么益处?完全没有。虽然可以理解,十二年寒窗苦读,就为了这两天,紧张在所难免。但我们要做的,是让它可控,不去影响自己的发挥。这便是平常心。给自己积极的暗示,不给自己太高期望值,不去自己吓自己,从容应考,发挥出自己真实、正常的水平,足矣。不奢求、不假想,相信在你高考时,你可以完成对自己的许诺。
班主任点评
郑宏林同学学习能力极强,特别对数学和物理有很高的天赋,他总能找到更科学更简洁的解题方法。进班以来一直是同学们热爱的小老师,他为同学解答问题耐心详细,举一反三,同学们听过他的讲解收获良多。
郑宏林同学终于梦圆清华,他坚韧不拔、愈挫愈勇的精神会让他创造辉煌,在人才济济的清华大学,希望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母校争光,为国家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范 鹏
□本版稿件由郑宏林口述、徐徐整理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