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点燃自己 照亮家乡的新农人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何梦缘 发布日期:2021-10-18 10:45:09 |
(上接第一版) □当涂县第一中学高二年级学生记者 何梦缘
辅导教师 张 瑾
车窗外轻柔的秋雨正在浸润肥沃的土地,田地里的稻茬儿似乎在说,今年收成不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用满腔的热忱反哺家乡。
“90后”退役军人姚其飞,2014年回乡创立了当涂县昌来水生蔬菜家庭农场,至今已有七年时间。七年的汗水铺垫、七年的摸爬滚打,他的农场从起初的30亩发展到现在的217亩。创立初期只种植菱角菜这一种作物,经过几年的摸索,他发现菱角菜下可低密度套养甲鱼和乌鳢,形成菜鱼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姚其飞告诉我们,他有个目标:三年之内把农场打造成农旅结合的一体化特色农场。为什么他能有这样的成就与底气?我想一方面是他的个人能力,另一方面则离不开政府的支持。2016年的洪灾,所有的水田近乎绝收,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他很难度过那个艰难的时期。
政府帮助了他,他也要带动身边人致富。姚其飞的农场,不仅是自己的创业基地,也是周边农户销售农特产品的集散地。“阳光助残”是农场中的一大亮点,通过给周边残障人士和村里的老人提供工作,从而带动他们致富。姚其飞认为,创业不必去远方,家乡一样铸就辉煌!
如果说姚其飞的创业之路像春风化雨,慢慢地润入人心 ,在时间的沉淀中体现出成效。那么另一位新农人的创业路就像轰轰烈烈的暴雨,给人们带来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位外表憨厚、胸怀大志的新农人——何阳天。30岁出头的何阳天在外打拼多年,于2020年年初带着积累的经验和资本回到家乡,承包了大陇镇北圩四千多亩良田,建设稻虾连作基地。他还牵头创立了马鞍山市洋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领农户共同致富。目前,公司已经带动五十多个种养大户。一切走上正轨后,何阳天又有他的新打算:一产方面,重点打造稻虾综合种养的示范基地;二产方面,重点发展小龙虾深加工和虾稻米的加工;三产方面,将发展农业的休闲生态体验功能,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家致富。他还告诉学生记者,万事开头难, 但要敢想敢做,有上进心,不断学习,知识在未来总会体现出它的价值。
他们的事业像一团火,点燃自己,也照亮了家乡。他们既有远大的创业梦想,也有真诚的家乡情怀。他们是踏实的、积极的、上进的、奉献的……他们就是新时代的新农人。用脚丈量肥沃的土地,用心编织崭新的生活,用汗水滋养乡村振兴的梦想,这是我眼中的新农人。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一代青年人,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坚定的意志,像一棵劲松,顽强生长,也懂得感恩。青年们,看看自己的家乡吧,它在向你招手,等待你的回应。
车窗外,雨还在下,人还在前行。
![]() 学生记者在种植、养殖基地采访新农人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