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我们终会上岸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金云 发布日期:2021-10-18 10:39:49 |
二等奖获奖作品 □2020级秋文秘班 王金云
辅导教师 凌东兵
落英缤纷,来年仍会一片芬芳,它要感谢春的来临。稚嫩小草,由柔弱无力到一片生机,要感谢阳光的照耀。我要感谢国家助学政策,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感谢你们的善举,温暖了处在困难中的我。
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我跟着父亲、奶奶一起生活。父亲虽然对我关怀备至,尽力让我快乐,但我还是觉得孤独和痛苦。我渐渐地躲在自己的角落里,不愿和人交流。虽然我看起来喜欢微笑,其实,这只是让家人可以放心,或为了鼓励自己。
之后,父亲为维持家庭日常开销,保证我能读书上学,要到广东打工。我以为父亲会像母亲一样长久地离开我,我伤心地放声痛哭,绝望地拉着父亲的衣袖。无奈的祖母疼爱我,将我抱在怀里,一边哄劝我、一边流泪。后来,我习惯了父亲不在家的日子,便也不再流泪了。再后来,父亲回家又外出打工,我便静静地目送着他远去的背影。隔一段时间,我就等在电话机旁,等待着听父亲的声音,听父亲的嘱托。那时我才觉得内心安稳些,觉得生活还有希望。后来母亲有了自己的另一个家庭,也有了另一个孩子。她很少来看我,也很少打电话。父亲一直是我坚强的依靠。没有父亲的劳苦,我和奶奶两人的生活无以为继。
因为家庭的原因,我虽然生活过得灰暗,但也成长得很快。
2019年,不幸降临到我头上。刚刚年过四十的父亲竟患上帕金森病,连走路说话都困难,更别说基本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祖母年近古稀,还要照顾我们儿孙两代人。起早摸晚,特别辛苦。我们祖孙三人,仅靠奶奶的养老金勉强度日。转眼中考过后,我考虑到家庭情况,不想继续上学了。村里一位有点见识的长辈,坚持让我上学,要我好好读书,说只有读书才有出路。还让我到中职就读,免学费,还可申请助学金。家离学校很远,骑自行车需要四十分钟。起先,我很烦躁,觉得骑自行车很累。再加上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我的体力明显跟不上。风雨之中、烈日之下,我都得骑着自行车去上学,每天都疲惫不堪。我渴望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电瓶车,节省时间、保存体力。但家里早已捉襟见肘。我不敢向奶奶和父亲提买电瓶车的事,因为我知道可能性微乎其微。我只能逐渐适应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继续骑车上学。渐渐地,我开始享受骑自行车的过程。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郁郁葱葱,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美丽的花儿草儿摇曳生姿。风从耳边吹过,惬意且舒适。尽管我很享受骑自行车上学的时光,可阴雨天实在不方便、不安全。正当我灰心丧气的时候,国家助学金像是一道光照亮了我的生活。有了国家助学金,我买电瓶车的胜算便多了一分。我开始利用节假日打一点零工、赚一点钱。虽然很累,但觉得踏实。终于钱攒够了,家人给我买了一辆电瓶车。
这来之不易的电瓶车,我经常用布把它擦得一尘不染。骑着它上学,我有了与时代同步的感觉。国家助学政策给了我从未有过的喜悦,给了我对未来更多的憧憬!
后来,我积极参加学校的勤工助学。虽然只有少数同学参加,但我们并不自卑,而是感到这是学校向我们伸出的援助之手,我们能做的就是勇敢地站起来向前走。每次完成劳动任务后,看着整齐的桌椅和干净的地面,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
点点繁星,照亮暗黑的夜空;朵朵小花,绽放生命的美丽。一粒种子很渺小,但它却承载着孕育丰硕果实的希望。追梦之路很遥远,但也很精彩。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尽管梦想很远,但只要步履不停,再远的路也能到达。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我们终会上岸,阳光万里、鲜花灿烂。因为我们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度!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