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头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庐州大地星火燃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胡玮玥 甘雪萍等 发布日期:2021-10-12 09:52:52 |
寻觅百年党史里激动人心的篇章,一座座红色地标是最好的见证。长丰,正是一片沐浴着红色文化的热土。在长丰县造甲乡双河村,合肥地区党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里,诞生了合肥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合肥北乡支部。 □胡玮玥 甘雪萍
参与学校 长丰县长新路小学
长丰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学生记者 谢意扬 水浩楠 刘嘉月
仇思雨 胡佩婷等
9月10日,来自长丰县长新路小学和长丰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两所学校的学生记者代表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参观了纪念馆并面对面采访馆长耿言林。在参观和学习中,学生记者代表们了解了庐州大地上的燎原星火如何熊熊燃烧,土地革命风暴如何在城乡迅速掀起;体会到了革命先烈鲜血凝成的崇高精神,深刻感悟到红色经典的时代内涵,筑牢了红心向党根基!
庐州大地萌生革命火种
学生记者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拾级而上,瞻仰馆前广场矗立的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碑,向长眠在这里的革命烈士默哀,表达内心的无限追思。走进四合院式的场馆,院内矗立着崔筱斋烈士——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的创立者的雕像。“他创建了合肥地区第一个党组织。”讲解员李湘姐姐指着雕像说,“雕像高3.6米,代表着崔筱斋同志牺牲时年仅36岁。”
学生记者们来到纪念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在北乡支部成立到双河集暴动时期,以无数革命先烈曾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冲锋陷阵为题材设计创作的立体浮雕。“请问,中共合肥北乡支部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建立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听说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的创立者崔筱斋,是一位长丰籍的共产党员。这位英雄有着怎样的经历呢?他是如何将革命火种播撒到人民群众中的?”面对学生记者们的提问,讲解员李湘一一解答:“1896年8月,崔筱斋出生于双河集崔小圩一户雇农家庭,他幼年随父就读私塾,追求进步、向往光明。1924年,崔筱斋前往芜湖工读学校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合肥北乡。1926年初,崔筱斋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当面聆听毛泽东等讲授中国农民问题。根据党中央确定安徽要以寿县、合肥为中心的‘皖北地区’开展农民运动的指示,1926年9月,崔筱斋与曹广化、胡济等在合肥北乡崔家祠堂组建了合肥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合肥北乡支部。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合肥地区开始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在崔筱斋等人的努力下,革命的种子在希望的沃土中萌生。”
“热血北乡”生光辉
学生记者们紧随讲解员李湘,从“星火燎原”板块到“热血北乡”板块,一边仔细聆听讲解,一边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互相分享学习感悟。大家置身其中,都能感受到自己全身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之后,崔筱斋迅速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到当地百姓中。1932年4月7日,崔筱斋发起了合肥革命史上著名的‘双河集农民暴动’。上千人的暴动队伍,首先包围了国民党双河集联保办事处、团防局。后来,在游击队的保护下,广大农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扒粮斗争。暴动持续三天三夜,夺取了一批枪支,壮大了游击队的力量。地主豪绅纷纷外逃,国民党在北乡的统治几乎陷于瘫痪。但由于武装力量薄弱,双河集农民暴动最终失败,崔筱斋不幸被捕,英勇就义,年仅36岁。”讲解员李湘详细地介绍了双河集农民暴动的历史意义,“虽然这次农民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合肥地区的革命风云便自此开始了!它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积累了宝贵经验,留下了革命火种,在安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望着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学生记者谢意扬不禁满含热泪:“尽管95年过去了,这些物品依然熠熠生辉,似乎硝烟还未散去,子弹声还在耳畔……在这样的环境中,让人不禁放慢脚步,任由眼波在红色的海洋里徜徉,在和平年代感受另一种心潮澎湃。”
薪火代代永相传
参观结束后,学生记者们采访了纪念馆馆长耿言林。他说道:“青少年是祖国的接班人,大家要积极学习牢记党的历史,永远跟党走,做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在一路的采访和聆听中,学生记者们强烈地感受到对党对国家的热爱。结束行程时,学生记者们内心的滚烫加速了这片红色土地的热血涌动。
长丰县长新路小学五(4)班 水浩楠: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看到先烈们那俭朴、艰苦的生活条件,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成材报国!
长丰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六(1)班 仇思雨:每一次成功都源于英雄的无私奉献!亲爱的先烈们,现在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一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 学生记者瞻仰崔筱斋烈士雕像
![]() 学生记者聆听讲解
![]() 学生记者认真记录
![]() 学生记者驻足观看
![]() 学生记者代表于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碑前合影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