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青春文字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美的沉思》读后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袁 静 发布日期:2021-10-09 15:49:54 |
□望江县第二中学高二创卓理班 袁 静 辅导教师 徐茂阳
经过一两个星期的阅读,让我对于《美的沉思》这本书有了进一步了解。
“生命的丰饶与深厚,其实是奠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的”。作者在一开始就表明了审美的重要性,从魏晋到隋唐,再到明清;从瓷器到山水画,再到壁画,中国经历了各式各样的艺术的产生与进步,从而我们也能在这些艺术中发现各式各样的美。如作者说的那样:“一个人必须得到审美的自由,才称得上是个独立和完整的生命。”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原始的瓷器起源于三千多年前,至宋朝时,名窑名瓷已传遍大半个中国,是瓷器最繁荣的时期。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不管在哪个时期:秦汉的豪放、隋唐的雄奇、宋代的儒雅、明清的精致,无不在其各自的历史阶段,闪烁着它自身时代的光焰。青花瓷也好,紫砂陶瓷也罢,就像作者在书中说的,不同类型的瓷器形态不一,上面的图案有不同的韵味,代表不同的时代文化。所有这些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艺术带给我的震撼。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作为中国画的一种,山水画起源于魏晋,描绘着山川自然景象,是禀爱自然的精华、天地的秀气,所以阴阳、晦暝、晴雨、寒暑、朝昏、昼夜有无穷的妙趣。它的形成与确立,是魏晋风度的渗透,崇尚自然的必然,文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感知。山水画源远流长,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山水画是山与水的融合,是静与动的搭配,是单调与精彩的结合。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泛舟,让灵魂在岁月的风沙中磨炼轮回遭遇。逶迤的山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俯瞰足下,白云弥漫,环视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处,似朵朵芙蓉出水。
“鹿王本生敦煌壁,灵兽见容异域天”。走进敦煌石窟,像细品一本书,亲眼看到那动荡惊惧中,机敏的北朝人将西域样式融进了魏晋风骨:正值太平盛世的唐朝人,雍容华贵,从容自信,处处追求艺术的完美:由盛入衰的五代与北宋,渐渐失去了进取的勇气,而西夏的朝气和蒙元的强悍却一次又一次给我惊喜。中国壁画从北魏开始大规模凿窟建洞,逐渐兴起,唐代形成石窟壁画的高峰期,莫高窟、克孜尔石窟等都显示出中国古代壁画的风貌与艺术高度。
《美的沉思》教会了我如何发现美、理解美,还告诉了我美的价值。“不论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你们永远是历史的继承者,担负着历史的使命,你们自身所拥有的美,是山河破碎之壮美,巧夺天工之华丽”。是它丰富了我的生活,陶冶了我的情操,引导我在生活中发现精彩独特的美。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