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 乡 情 古镇义津揽秋色
08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01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9月30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019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乡 情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 伟  发布日期:2021-09-30 10:18:35

□六安市解放路第二小学    李    伟 

  小城的故乡总是令人心驰神往,那里镌刻下的是永不磨灭的记忆和思念,冬去春来,经过了岁月的交替,风雨沧桑,却让人无不沉醉于她的清纯宁静与从容淡雅。此刻我的心灵正牵系着故乡的那些人和事,所有的故事都在那里珍藏。
  岁月流逝,历史回眸,小城皋城曾是古皋陶的受封之地,桃坞晴霞的余辉,飘逸着鼓楼暮色的晚钟,映照着双塔摩青的辉煌,大别山莽莽,淠河水荡荡,九拐十八巷的沧桑演变,诠释了古皋城历史的厚重与不朽。
  在我的心灵深处,小城的老街小巷所留下的印象却是那样的清晰不可磨灭,随着时间的推移让我回味无穷,留连忘返,走过了许多地方,但始终念念不忘的还是故乡的老街小巷,那曲折回转的旧式廊檐,那印着车辙的街心石条,那青砖灰瓦的旧式民居,那青石板铺就的小街路面,一切的一切,犹如一幅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风情画,定格在我的脑海里,细细品味,老街小巷其实不长,错落有致的棋盘布局贯穿东西南北,狭长街道纵横交错,两侧房屋或高或低,或瓦或草,风格各异,绵延相续,信步走在小街上,深巷里弄,百货铺子、茶楼、点心店、理发、澡堂、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小街老巷里住的大都是淳朴的普通百姓,那个岁月他们贫富均等,彼此感觉不到渺小与富有,高贵与卑微,安守着平淡如水的岁月。
  那个年月,在小城老街小巷里,最热闹繁华当数五牌里菜市场了,清晨,男女老少提着菜篮子悠闲自得地购物,鱼虾肉蛋、新鲜蔬菜、百货杂货,应有尽有,吆喝声、喧哗声连成一片,菜农们大多是自产自销。由于热闹、人多,小城里的许多故事都在这里汇聚。
  记得在小城老街三道巷附近有个绰号叫“小憨”的人,人有些木呆,有点憨,在家排行老三。那个年月,在小巷里经常见到他熟悉的身影,孩子们总爱拿他做笑料,轻则讽刺、挖苦,拿他开心寻乐,甚至欺负,“小憨”只是把委屈和苦恼埋在心底。为了生存、为了有碗饭吃,在小城老街小巷里总是找些粗糙笨重的活儿干,在他纯静清澈的内心世界里,折射出当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善与恶、美与丑、正与邪的对比,他不去与人争名争利,不会用心计和人周旋,他的心灵境界永远是那么清澈明朗。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他似乎消失了,但我时常还在寻找着“小憨”的影子。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家商场公益性演出现场,偶然发现正在维持秩序的他,由于这些年生活的艰辛和磨砺,他的头发渐渐都白了,讲话做事不像以前那样木呆了,遇到熟人脸上会露出一丝笑容,感到憨人不愚了,但他的心境、人品、憨厚、本份,定格在我的心灵里,永不磨灭。
  在小城老街竹丝巷,有位受人尊敬的长者——史大爷,活了九十来岁,身体挺硬朗的,花白的鬓须见证了他人生的风霜和阅历。同时,他也是小街老巷几十年历史沧桑的见证人,小字辈们总爱围坐在他的身边,听他讲一些小街老巷里的旧闻趣事,如同聆听一位沧桑老人在讲述小街老巷消失了的过去。老人对生活的热忱、人生的阅历、淡然的心境以及平和的心态,都让晚辈们耳濡目染,获益良多。
  今天,随着历史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小城故乡的老街小巷已经完成它历史变迁的责任,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退让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当我们徜徉于高楼群落无限感慨现代化城市的时候,我觉得我们真应该多多回味一下已经消失了的小城故乡老街,让它时时成为永不磨灭永恒的记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