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张厚学:体育教师的情怀与担当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饶艳琴 发布日期:2021-09-29 10:31:57 |
“体育之美,美在健康。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抗挫折能力、规则意识、拼搏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这是一篇被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师生津津乐道的国旗下演讲稿,正在激情演讲的是该校体育教师、淮北市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张厚学。
张厚学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淮北市教育局兼职教研员。22载从教路,他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用他的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就要发挥出自己的引领示范作用”。
大学期间,他的研修专项是篮球。2000年,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却被告知带足球训练。这可怎么办?是告诉学校自己不擅长,还是硬着头皮接下来?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还是选择接受组织安排。“不为别的,就为证明自己,锻炼自己”。张厚学回忆,当时没有其他想法,只想着勤加练习,提升个人技能。不懂就问前辈、比照视频练、对着镜子练、跟着学生一起练……一个学期过后,他对足球训练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带着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原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中学)夺得了淮北市中小学生足球比赛三连冠。“2008年,我还被市教育局抽调为市初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授课教师,那会我没什么荣誉,也不是高级教师、骨干教师”。他告诉记者,这两件事鼓舞了他,让他意识到体育教师同样可以得到肯定和认可,也让他把体育教学当成了终生事业来做。
2011年,张厚学任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体育教研组长,带该校第一届国际班学生的体育课。国际班的学生大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但入学成绩相对较低,学习基础薄弱,良好习惯尚未形成,个性较强。但张厚学通过选用班级体育骨干、适时指导学生、多方面提高其对教师的信任度等方式,在一来一回的点拨中,学生们逐渐变得愿意听课了,排球打得越发好了,课余时间还能和校内教职工打比赛。“最初,这个班基本的课堂常规都没办法保障,实施教学的过程更是难以驾驭”。他说,这样积极的变化得益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对于体育课上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引导其参与进来,才能让他们“爱动”“会动”“规则动”“有序动”和“适量动”。
“只要用心用情去做一件事,一定会成功的”。他经常这么说,也是这样做的。2001年底,他开始组建高考体育训练队,第一年人数很少,2002年9月增至21人。2003年高考,这支训练队有九人考取了本科院校,比如北京体育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湖南文理学院等。2011年3月,他担任校体育教研组长后,全面负责该校运动竞赛管理中心工作。其间,该校田径、篮球、足球各项目队比赛成绩位居淮北市首列,多次在安徽省传统项目学校比赛中荣获冠军。2015年4月,他被评为中学体育“淮北市骨干教师”和“淮北市学科带头人”;2015年5月,淮北市中学体育候任名师工作室成立,他领衔工作室,成为“首席名师”。2019年10月,他被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聘为兼职教研员,辅导淮北市小学体育教师参加2020年安徽省体育与健康学科优质课比赛,荣获四个一等奖。
如今,他不仅在教学一线辛勤耕耘着,还在教学研究上投入很大心力。近五年,他在《中国教育学刊》(核心期刊)《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核心期刊)《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青少年体育》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并结题市级课题一项;在研国家级课题、市级课题各一项。义务辅导考编面试教师一百余人;辅导一线教师参加基本功比赛、优质课比赛、论文评选等,荣获安徽省一等奖及以上奖项六十余人,深受一线体育教师好评。
面对诸多赞扬,张厚学仍不骄不躁。“这一路走来,十分感激帮助我、信任我、支持我的前辈们,正是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才让我敢于一次又一次接受挑战”。于他而言,为人师,就要永葆体育教育情怀,肩负起使命担当,为祖国培育英才。
张厚学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