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蓉蓉 发布日期:2021-09-26 09:59:40 |
学习指导 □合肥市跃进小学 杨蓉蓉
随着新课改中语文地位的不断提升,阅读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那究竟怎样做,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呢?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阅读的主体即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而不是教师。这样,在阅读教学中才更能体现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那么,这样的理念如何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到实处呢?
合理的阅读要求
合理的阅读要求,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最为重要的第一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如在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文中,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在这篇文章中出现了一种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写法,文中写了梦中好的人和好的事在水中的倒影。这种写法让思维单纯、想象力不丰富、阅历经验缺乏的学生无所适从,很多初中生甚至高中生读起来都晦涩难懂。那么,作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该如何让他们读好这篇课文呢?这篇阅读课该如何上呢?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景物美、人物美、颜色美,帮助学生对文中的美好世界形成更加具象的感知;然后再引导学生从“梦”的角度切入,让他们联系自身感受说说梦的特点,最后再去感受文中描述的梦境,找出梦境开始和最后破碎的线索。
在理解梦境时,我还对写作的时代背景做一些简单介绍,这样既有助于降低阅读难度,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引导学生关注结尾部分:梦境破碎后,鲁迅先生对这“好的故事”的追求和向往,进一步理解鲁迅追求美好理想的温暖心声。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对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阅读教学前,我首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他们看课题、猜内容。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时,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就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
阅读教学中,我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抛出话题,使学生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
阅读教学结束后,我又会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如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后,又推荐学生去阅读辛弃疾其他的词和他的生平,这样能更好地理解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词人不同时期词风格也是不同的。
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所有的阅读想要通过课堂阅读教学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课后,我会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这样,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会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综上所述,想要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行之有效,我们要提出合理的阅读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将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我相信,这样长年累月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水平肯定会大大提高,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