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中秋话团圆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9-26 16:24:25 |
本期支持单位:安徽省明光中学本报学生记者站 今年9月21日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这一天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也正是因为这些美好,中秋节一直是人们的笔下常客。这个中秋,让我们一起欣赏明光中学本报学生记者笔下的中秋月圆。
一天
□明光中学高三(24)班 张 钰
辅导教师 刘 丽 陈芳芳
我按亮手机“9月21日6:30”,初秋,微凉。我开动了车子,轰鸣响起,车窗紧闭,只看见翠树极逝。空无一人,寥落与寂静充斥角落。太静了,如同被遗忘的荒城。而在一个月前,这还是座热闹的城市,无数在外的游子期盼着今天的到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而如今,美好的愿景,团圆的喜悦,相聚的温馨,都被现实抹杀,谁也没想到疫情会来得如此迅速,让这座不大的城市成为梦魇之地。白色的建筑进入视线,那是我的目的地——莆田市医院。
还未推开感染科的大门,就闻到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没来得及打声招呼,就又穿上了厚重的防护服,投入了新的战斗。穿过空旷的走廊,墙上贴满了卡通贴纸,似乎和看惯了生死、冷漠异常的医院格格不入,在这个矛盾的走廊尽头,我看到了那个男孩,6岁的年纪,孤身一人坐在长椅上,身边放着装满了零食的袋子,他还发着烧,防护服压着他幼小的肩头,但他没有哭,只是眼眶通红,在这个本应团圆的日子,却经历了没有归期的分别。
疫情一起,已有十几天,这十几天内,我们看遍了分别与悲伤,饱尝了痛苦与思念。团聚与平安——我听见疲倦的人们内心深处的呼喊。
一天的忙碌已接近尾声,汗水早已浸湿衣服,口罩阻隔了病毒,也阻挡了新鲜空气,被勒紧的地方像被蚂蚁爬过般发痒。而唯一欣慰的是,平安的人们感激的微笑与那一声“中秋快乐”。
入夜,明月如镜高悬,夏虫已没了声迹,微风夹着宁静,夜似乎沉下去了,隔离房中却灯火通明,我带着药推开了大门,一对老夫妇正在拨弄着手机和女儿说话,他们的女儿在国外留学,疫情严重时,她认为回来是给国家添乱,而今,亲人相距千里。夫妻俩头发已斑白,听力有些衰退,他们将声音调到最大:“喂,我跟你妈都在家呢,我们一切都好,你不用担心……”几个小孩趴在窗边,望着月亮,七嘴八舌地讨论,“为什么月亮那么大,却看不见星星?”“因为……月亮太亮,把星星羞得不敢见人了。”几个年轻人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正在放着中秋晚会,几个明星正在唱唱跳跳,在这片喧闹中,我又看到了他,这个小男孩,安静地躺在床上,我见他服下了药,又量了体温,情况已有所好转,正当我转身离开时,他拉住了我的衣角,“姐姐,我会好起来吗?”他强忍着泪。“会的,一定会的。”我紧紧地握住他的双手,隔着厚厚的塑料,贴着一颗跳动的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男孩突然哭了,不大的声音,是怕吵到他人,只是小声地哽咽,“我,我想爸爸妈妈了”。老夫妇一家的谈话声隐隐传来,“……等你回来我们仨一起去……”
我脱下了防护服,结束这寻常的一天。一路寂静,唯有路灯和明月相伴。打开家门却发现了不同寻常:丰盛的饭菜已烧好用保鲜膜罩住,房间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张纸条贴在墙上:“媛媛,我和你妈原本想今天来看看你,怕你忙,没等你回来,你妈给你烧了饭菜,今天过节吃点好的,早点休息。”
楼下放着电视,悠扬的歌声悠悠飘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天上月圆 人间月半
□明光中学高三(23)班 潘馨怡
辅导教师 司雷雷
晚自习回家路上,抬头望见渐圆的月亮,计算日期,中秋在即。相比起中秋节,我更喜欢它八月半这个名字。秋风渐凉,吹来儿时奶奶的声音,“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天上月圆,人间月半”。
这阴晴圆缺的月亮是冷暖人间,是我的一年四季,我的童年,我的未来。
那年我五岁,懵懂又幼稚。
八月半的夜晚,总爱听奶奶讲着月亮的故事,吴刚伐桂,嫦娥奔月……我沉迷在月亮的神话里,却不懂得故事里的悲伤,不懂得月亮寄托着思念与故乡,只是好奇地望着那一轮明月,幻想着月宫与玉兔,满怀向往,这便是儿时的八月半,是我小小的童年。
那年我十岁,是非明了却也敏感。
不同于以往的团圆,那年中秋简单更冷清,父母总在外工作,无法归家。坐在清冷的月光下,我心里的思念也越发粘稠。那一夜,奶奶也无言。坐在奶奶怀里,我突然明白了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亲与离愁。耳边响起奶奶轻轻的歌声,天上的月亮像我满心的思念。这便是我十岁的八月半,并不十分圆满。
今年我十七岁,有梦想也彷徨。
书桌靠窗,夜间闲暇时,我抬头就能看见月亮。晚上做题昏昏欲睡时,总能瞥见天上月亮。窗外有清凉月光,屋内有柔和灯光,双双照亮了我的梦想,驱逐了面对未来的彷徨。十七岁的八月半,月亮成了我的理想、我的向往。或许没有了团圆的喜悦,但等待着我的,是未来的光芒。这便是我十七岁的八月半,月亮照亮了我的前方。
“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一年又一年的八月半,一夜又一夜的梦与温暖串联起我的冷暖人间,我的童年,我的未来。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愿有故乡,有明月,有诗有梦,还有远方。
人间至味是团圆
□明光中学高三(24)班 侍 言
辅导教师 刘 丽 陈芳芳
一座低矮的瓦房,只在屋顶披着一层白色的纱。一轮皎洁的明月在夜空中,静看万家灯火。而我站在那瓦房前的院中,空气中飘着似有似无的桂花的幽香,耳边传来屋内祝福与欢闹之声,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儿时,十几个中秋的夜晚就如电影一般在脑中放映。
“姐姐,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玉兔吗” “肯定有,要不然月亮上为什么会有黑黑的东西”……我和妹妹在屋顶痴痴地望着月亮,为那虚无缥缈的传说而争辩。那时,外婆家的桂树才刚刚栽下。似乎一直到我彻底认清“现实”之前,相同的场景每年都会发生。
印象当中的中秋节一直都是在外婆家过的。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饭对于我们来说便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事。因此,中秋节带给我的,永远是温馨、团圆与喜悦。
甜甜的糖饼、香香的月饼是我记忆里中秋独有的味道。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是苏式月饼——面粉揉成团,包上炒好的芝麻砂糖,再加上一些青丝点缀,轻轻一掰,混杂着可见颗粒的芝麻与丝丝青绿,一口咬下去,便是满满的幸福。
而对于外婆来说,糖饼似乎是中秋更加必不可少的美食。每年外婆都要坚持亲手做很多个。从拌芝麻做起,至少一周前就要开始准备。吃完饭后,每个人都要带上几个回家。外婆做的糖饼从外面看并不是饼,而是两个椭球,因为里面塞了太多太多芝麻。我们带回去的也不仅仅是一个个圆鼓鼓的糖饼,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深情。
饭后,大家坐在一起看电视是我最喜欢的时刻之一。倒不是因为节目有多么精彩,而是因为这难得的温暖与幸福。大家都放下了手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时而又被节目逗乐而笑作一团。生活中的不顺似乎都在此刻烟消云散,好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秋夜月微凉,丹桂隐飘香。万家灯火勾勒出心中的温暖,折射出世间辉芒。中秋节对每个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意蕴,即使是那看似永不改变的圆月在不同的心境下也都有着不同的感触。又是一年中秋夜,每一缕风都嗅着当初的气息,我也早已不再执着于传说,因为嫦娥与玉兔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它们属于中国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它们属于那最感动与幸福的时刻——团圆。
尘封的记忆被岁月锁着,而此时的圆月是它的钥匙。
我站在月下,往事一遍遍在脑海中放映。
中秋佳节至 团圆韵味浓
□明光中学高三(24)班 周雨婷
辅导教师 刘 丽 陈芳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记得在我小时候,中秋节当天,父母早早地做好准备,等到明亮皎洁的月亮升上天边,我们全家便围坐在院子里的餐桌上,边吃饭边赏月。爷爷奶奶会在这时将月饼、苹果等献在方桌上,并对着月亮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时候,月亮格外恩赐,把如金如银的光全洒在院子里,顿时,院子里泛着朦胧的光,宛若仙境。我们一家人便其乐融融地坐在一块,尽情享受这一刻的温情。
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留下了对中秋节以及圆月的感叹:“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何当载酒来,共醉中秋月”“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虽有小异,但大多数诗人在诗中都流露出思乡之情……
中秋节还蕴含着诸多传统文化。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有很多,像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些故事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中秋赏月,在现代,又增添了新的内涵。中国的航天探月,便是将人们与月亮的距离又拉近了一步。“嫦娥号”“玉兔号”等航天工程的开展将实现从古至今人们的“飞天梦”,而这些都离不开国家的繁荣昌盛。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是习近平对国与家的认识。中秋节,是每个家庭的团圆节,而这一个个家庭的团圆,也意味着国家的“团圆”。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我们与亲人相聚时,当我们共度中秋时,我们也在节日文化的熏陶下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凝聚力,在家与国的“互动”间度过美好的中秋佳节!
□特别鸣谢明光中学丁玉杰老师对本次组稿的大力支持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