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头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乐教 乐考 乐学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婉 李明 吴晓霞 江炎魁 发布日期:2021-09-16 09:58:15 |
今日关注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这是继今年4月,教育部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后的又一有力举措。大政策背景下,学校如何实现真正的“乐教”,进而帮助小学生实现真正的“乐考”进而“乐学”?本期今日关注,特邀一线教育工作者谈谈他们如何结合本校实际,在减去课业负担时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本领。
合肥市万慈小学校长 王玲玲
让教育绽放出成长的光芒
走进社区关爱老人
怎样的教育是“放出光芒”的教育呢?合肥市万慈小学尝试创设了USC平台,想方设法给学生们更多学习的机会和多元的体验。U就是University(大学),S就是Social institution(社会公共机构),C就是Community(社区)。USC这种立体多元的教育平台,它不在于给学生灌输多少知识,而是能让他们不断地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最终像星星一样放出光芒,照亮自己,照亮他人,产生传统教室内学习难以达到的特殊效果。
社区环境提供了真实的学习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全部感官系统参与,学校尝试在社区教育传统文化、节日文化,发现社区学习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培养信心的绝佳方式。春节,书画社团的学生们现场书写的春联让居民们赞不绝口;端午节,社区的巧手奶奶来教学生们包粽子……学生们多才多艺的本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睦邻美德的修养都在社区找到了土壤。
在社区的学习过程是通过学生们的亲身参与来进行的,这种体验既是一种经历,又与其自身经验产生联系。走进社区卫生服务所,感受“白衣天使”的神圣;在社区图书馆内,帮助图书管理员们整理新到的一大批图书……学生在参与中将体会到很多工作背后的艰辛,学会尊敬每一位劳动者。
走出教室,走向社区。社区教育中有许多机会可教导学生承担公民责任,获得承担使命和组织团体活动的经验。学校倡议“在学校日进一步,在社区日行一善,在家里日尽一责”,从微不足道的公益小事入手,积少成多。于是更多的学生走进社区,争做美化家园“绿色小卫士”“安全小卫士”“护花小天使”和“社区小帮客”,在每周服务的同时,也让小居民带动大居民参与社区管理,逐步提高居民的文明素养。学生们在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过程中,增强对自我的认知,发掘和锻炼了各方面的潜能,提高了意志力,他们更成熟自信。相信这些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仍然熠熠生辉,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更多人的希望点亮。
天长市城南小学教育集团校长 董秀清
研发“指南手册” 助力“快乐成长”
新生入学教育周
为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将衔接的“陡坡”变成“缓坡”,天长市城南小学教育集团基于儿童为本、习惯优先的思路,通过家长问卷、教师座谈等多次专题研讨,先后研发了线上入学指南和线下雏鹰课程,帮助儿童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快乐进入一年级学习之旅。
线上《新生入学指南》分为四个主题,分别是学校概况篇、入学准备篇、生活要求篇、学习常规篇。《新生入学指南》通过视频、图文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和载体,让一年级新生在线上全面了解即将开始的丰富多彩又有规则要求的小学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校利用校园公众号在入学前向家长和学生推送发布,做到家校联动。其中学校概况重点介绍了办学历程、校容校貌、校歌校徽、卡通小伙伴、大课间(眼保健操)动作要领、特色课程,让学生们在云端走进校园、亲近校园、熟悉校园,初步产生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入学准备、生活要求、学习常规从不同层面提醒家长和学生做好入学准备,并对小学校园生活、学习常规提出明确要求,从小养良习、修美德、勤学习、立远志,努力成为踏实勤奋、好问向上、品貌端庄、品行端正、拥有健康体魄和阳光心理的品正好少年。
线下《雏鹰成长手册》是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周校本课程,分为三大板块,共30课时。第一板块认识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主要由班主任教师带领学生认识所有科任教师、本班同学,并开展才艺展示,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第二板块做一名讲文明、懂礼仪的小学生,主要由教师们借助童谣、儿歌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校纪班规,理解并背诵由学校自创的《三入四走》礼仪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第三板块好习惯,重点组织学生学会正确的坐姿、读书姿势、书写姿势,带领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守则》,并引导他们聊一聊理想与愿望,从小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基于一年级新生的认知特点,积极探索,家校联动,通过线上入学指南、线下雏鹰课程,让教育回归本质,以实践体验、参与探究的方式引领儿童了解小学生活、适应小学生活,自发爱上学校,自然融入学校,从而在新的校园环境中健康快乐成长。
灵璧县灵西中心学校本部校长 高 鹏
坚守一年级“零起点”教学
课后特色篮球活动
实现“零起点”教学有利于遏制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有助于降低家长送孩子去各类辅导班的欲望,可有效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心理负担。灵璧县灵西中心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一年级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将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坚持落实到位,学校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重点实施。
一是多措并举,确保家校尽快形成共识,让家长认同“零起点”教学的科学性、正确性,不再带着孩子到处“抢跑”。二是学校指导教师把握好教学标准,做好落实“零起点”教学计划和方案,并积极组织教师深入研读和领会国家课程标准精神,切实把握课程设置要求,不断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按规定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学校和教师都要严格执行学期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严禁超前教学和超纲超标教学。
开学第一周,一年级组的教师集体设计了一份《一年级新生学前教育情况调查表》发给新生家长,并且还在调查表上特意提醒:“教师会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请家长放心填写、真实填写。”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也是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情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为实现因材施教做准备。
学校一年级的教师们用实践证明,因材施教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分层教育”,对于“零起点”的学生,在“大班里上小课”,比如教师在教授同样的知识点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检验学习成果,同时制作一些类似“摘果子”“吹泡泡”的教学小软件和游戏道具,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一点的“角色”让起点高一点的学生去扮演,容易一点的让“零起点”的学生去尝试,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得到发挥的空间。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作为学校,作为教师,虽然无法干涉幼儿教育小学化,无法阻止家长带孩子上学前班。但应该思考的是,面对学生起点不一的现状,如何激发每一个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起点上各有所得。“零起点”的学生需要平稳地度过幼小衔接准备期,轻松起飞,有起点的学生也要让他们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得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濉溪县岳集中心学校校长 赵 健
立德树人 助力教育本质回归
运动会载誉归来
何为正确的教育?古代社会提倡教育在于传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尊重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遵从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是以为“蒙以养正”。但在现代全民追分的大环境中,考试在“育人”之前,教育最后变成了分数和奖状的竞争。如何才能以生为本,实现教育回归本真?濉溪县岳集中心学校多年来一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坚持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充分发挥现有的特长,走特色之路。
为了帮助学生体验、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学校根据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开设了田径、篮球、跳绳等体育特色课程,并修建7100平米的运动场地,包含200米环形跑道、排球场及篮球场等各种设施齐全的训练功能区。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共参与,注重学生运动兴趣与运动习惯的养成,引导每位学生至少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技能。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10月组织学生参加淮北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荣获团体总分二等奖的好成绩;2016年3月学校被县教育局审批为“濉溪县田径项目学校”。
除此之外,学校校刊《银杏树》为学生提供浓浓的、丰富的读书写作氛围,让喜爱文学的莘莘学子,启迪心智,陶冶性情,增强文学素养,提升写作水平,提高鉴赏能力,注重人生品位;让喜爱文学的妙手们,尽情挥洒诗情画韵,恣意倾吐喜乐哀伤;让大家的学习与生活,更加绚烂多姿。这是一个让师生喜爱且能展示文学素养和知识积累的平台,并多次获得上级好评。2015年1月,《银杏树》被评为“淮北市十佳校刊”。
学校变“教书育人”为“育人教书”,以“育人”为先,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成长。教育不再以分数为指挥棒,而从立德树人的原点出发,教师、家长、学校三者共同担当,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素质养成有着重要作用的传统人文精神的教育培养,以传统文化立德树人,以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传统美德和创新践行能力的一代新人。
(本版稿件由刘婉 李明 吴晓霞 江炎魁 共同组稿)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