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 蝣 与时光抵足而眠 且看风去云散 阅读是一种孤独
07版:青春文字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00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9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009期  下一期
与时光抵足而眠 且看风去云散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舒蓉 发布日期:2021-09-13 10:28:18

 □巢湖市第二中学2019级高三(7)班  李舒蓉

                        辅导教师  朱冬民
  雪小禅曾言,“光阴早就把最美妙的东西加在了修炼它的人身上,那个美妙的东西,是清淡,是安稳,是从容不迫,也是一颗最自然的心”。正如我从不为错过一朵花的绽放抑或是一场盛大的落日而遗憾一样,我坚信前方有一片绝美的落叶在等待我去捡拾。
  我坐在一个平凡的黄昏,和一朵花对望。花瓣有些许枯萎,托着余晖洒落的日光,我未曾遇见她盛放时的样子,但此刻正值暮年的她也别有一番风韵,我莞尔,便不去在意她往日最为灿烂的时刻。既是如此,又何须为那些未曾谋面的风景而心生落寞呢?我们终其一生行走奔波,踏遍黄沙海洋,走过小溪碧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该遇见的风景总是无法错过,该丢下的包袱总得一件件舍弃,减轻行囊,才能轻装前行。人们总在得到和失去中思索生命的意义,渐渐成长,那些错过的过客或风景,一阵风过,散了,只是别回头就好,别加重自己的负担就行。
  扎西拉姆·多多在《喃喃》中的一句话说得好,“用一颗浏览的心去看待人生,一切的得与失、隐与显,都是风景与风情”。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地失去、得到,得到、失去中度过,交替轮回、生生不息,就像你在北极看极光的同时,就只能舍弃其他风景:不管是秀丽的山河,还是曲径通幽的秘境;无论是江南的烟雨楼台,还是漠北的塞外风沙……有道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得到了,微微一笑;失去了,也不觉得有多少感伤,日子还要继续,明天的太阳照样升起。世界是那么美好,万物又是如此可爱,何必一味地纠结于所谓的“得到”,那只是意味着暂时的拥有罢了,总有一天我们要远去,离开这繁花似锦的世界,我们在意的不过是拥有的时间长短而已,要知道,世间万物从不属于我们,我们却与之同属于这个世界,同属于一个时空,与其说我们暂时拥有着什么,不如说我们与之相互陪伴了一生。
  有的人以物喜,以己悲,一生活得起起落落,大伤大痛,大乐大悲;有的人怀揣着一份释然与洒脱,相信凡事皆有定数,不念过往,眼光向前,放任飘洒,豁达乐观,一切的得与失对于他们来说已不再重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为他们生命最好的诠释。
  木心一生洒脱,一句“诚觉世事皆可原谅”,道尽慈悲与宽容;白先勇历经家国命运的沉浮,却始终将深远刻骨的忧郁洒落在字里行间。他们身上有着对人生、生命的真正释然与旷达。
  我曾读过《荆人遗弓》的故事,于我而言,不论是楚人所言的“荆人得之,又何索焉”,还是孔夫子的“去其荆而可矣”,终显得一番小气拘束,不如老聃的“去其人而可矣”来得豁达大度。何珊曾对此评价道:“去掉一个荆字,我看到了全部的人类;去掉一个人字,我置身于整个世界。”我惊叹于老子的眼光,从一把弓中看到了整个自然、全部世界,乃至辽阔的宇宙。我深深地敬佩,也怕是只有他,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不论是楚人还是人类,都是我们所处世界的一个小小部分,同那些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一样,我们“赤裸裸来”“赤裸裸去”,在世间游历了一遭,完成了自我使命,最终还是要回到自然中去。所以老子所言是伟大的,或者说是宏大的,令人惊叹的。我敬他为圣,敬他之圣言,而惋惜楚人和孔子眼光的局限、胸襟的局促,而老子把“我将无我”的心灵皈依诠释得淋漓尽致。
  陶渊明深得其意,历经仕途坎坷的他终不复求,把目光撒向诗与远方,用笔墨书尽生平意志,把胸怀给了山川平原、斜阳草树,于是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绝句。我不能也不敢暗自揣测他仕途之心是否完全泯灭,“归去来兮”,呼告个不停,也许是他内心深处还有些许的不甘吧,但我相信陶潜是人世间最参透人生哲理的一个。他选择舍弃了一些,然而他得到了更多。当他真正回归田园,耕耘锄地,晨出暮归,鸡鸣犬吠,粗茶淡饭地守着时光慢慢老去;当他回望彭泽县城,云淡风轻,于才情四溢时挥笔舞墨,一壶老酒伴明月,想必这时的他定会淡然一笑,真正释然了吧?
  人生是江水,不知不觉间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是场风,吹薄了生命,吹走了一生,而那些所经历过的岁月终究化作一抷尘土,扬在风中,如过眼云烟。我们若怀这样的心境,明白世间一切的生物不过是老子所言的“物自体”,一切的生命始于自然终于自然,便不会羁绊于过往,困囿于小我了。
  记得早先读过这样一段文字:“一支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人,自有眼界。哪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真的,眼光胸襟决定了一个人看问题的高度与境界,所以不必纠结于一个人、一桩事、一件物,跋山抑或涉水都能到达你想去的地方,和大雁南飞,春华秋实、秋收冬藏一样自有定数。如此,那么我们何不登高望远,放开眼光,一路风景一路歌。
  不如就这样吧,在光阴中恬淡于心,做个洒脱释然的行人,将这人间烟火经营得有声有色。与时光抵足而眠,且看风去云散。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