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 回忆中的小女孩 一条军用毛毯 静待花开 台阶
06版:美文展示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00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9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009期  下一期
一条军用毛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睿蕊 发布日期:2021-09-13 10:32:13

 □霍山中学高二(1)班  谢睿蕊


  在我家里,珍藏着一条墨绿色的毛毯,毛毯的一角还留有大片淡褐色的血渍。
  爸爸告诉我,这是一件战利品,是我的高祖父,也就是我爷爷的姥爷,传给爷爷的,后来爸爸参加工作时,爷爷又传给他了。
  时光荏苒,军用毛毯已变得黯淡无光,可往昔的峥嵘岁月却赋予它不平凡的荣耀。
  我以前听说过一些关于高祖父的故事,我的记忆里,高祖父曾是一名军医,还担任过县人民医院的首任院长。可是,在我看来,战利品都是前线杀敌的官兵才有的,高祖父是军医,怎么会有战利品?战利品上又怎么会染上血渍?
  爸爸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时间回到1947年5月13日,人民解放战争如火如荼,就在这一天,按照毛泽东的指示,陈毅、粟裕亲自指挥的“孟良崮战役”,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东野战军以少胜多,以27万人的兵力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号称“王牌部队”的整编第74师45万人,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红色经典影片《红日》里,曾有过这么一句经典台词。
  我的高祖父随军参加了这场著名战役。
  高祖父姓金名甜,生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解放前,高祖父的父母就因组织群众运动,被地主雇凶杀害,为了活命,高祖父被迫逃出家乡,后来投身红军,参加了革命。因年轻时学过医,高祖父便在部队的培养下,成了专职军医。
  孟良崮战役胜利后,我军缴获了大批74师的美式武器装备,有枪械弹药,有食品罐头,还有御寒的军用毛毯。高祖父因抢救伤员有功,获得了一条墨绿色的纯羊毛军用毛毯作为战利品。因为是全新的毛毯,质量很好,保暖优良,他非常珍惜这条毛毯,平时都舍不得拿出来用。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军大部主力已被歼灭,为了彻底解放全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打破国民党军倚仗的长江天险,渡江南进。
  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后,高祖父作为随军军医,于1949年3月初随部队抵达芜湖,驻扎在某野战医院,准备参加渡江战役。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要求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是日凌晨,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命令,先后发起渡江作战。百万雄师以舢板、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
  一时间,夜幕下的浩荡江面上炮声隆隆,战火纷飞。
  野战医院里是另一个“战场”,不断从前线撤回来的伤员,把临时搭建的本来就不宽敞的地方几乎要填满了。鲜血淋淋的开放性伤口,因痛苦而扭曲的年轻脸庞,请求医生不要锯掉双腿的哀嚎,让见惯了生死场面的高祖父也潸然泪下。
  随着战役的进行,伤员越来越多,绷带、纱布不够了,高祖父就解开自己的绑腿带给战友止血,再不够,就脱下军装,拿出军被。在为一位小战士做手术时,护士们使劲按压住他受伤的腿部,但鲜血还是汩汩流出,眼看因失血而体温迅速降低,嘴唇发白、瑟瑟发抖的战友,高祖父忽然想起自己的战利品——那条军用毛毯。为了多挽救一条生命,他也顾不上什么战利品了,立即从箱子里取出毛毯,盖在小战士的身上,争分夺秒抢救战友。就这样,本来很漂亮的毛毯一角留下了大片血渍,虽然后来也经过了很多次洗涤,但始终无法清洗干净,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历史印记。
  新中国成立后,高祖父谢绝了组织上安排他在省级大医院的工作,自愿来到地处偏远山区的霍山县,领头创建了霍山县人民医院,在这里继续为人民卫生事业贡献余生。1995年高祖父去世了,尽管我从没有见过高祖父,但这条染血的军用毛毯,却在我心里拼凑出了高祖父清晰而光辉的形象。
  高祖父作为军医,抢救了无数受伤的战士,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待他们伤愈后再次上阵杀敌。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祖父也是战功赫赫的军人,除了他拥有的那些闪闪发光的军功章外,这条从国民党军手里缴获的军用毛毯,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它象征着一切反动势力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所有正义的、爱好和平的人们终将赢得胜利!
  这条军用毛毯,将会被永远珍藏,这个红色故事,也将永远留驻在我心里,世代相传。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