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教育集团:“动车式”人才培养 “高速度”专业发展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薛训才 查萍萍 傅军 发布日期:2021-09-10 18:15:58 |
科教兴国,人才兴教。近年来,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教育集团大胆创新实践,实施“1+4”项目,助推“动车式”人才培养,“高速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就是一项高端引领工程。“4”指的是四项主题工作,营造人才成长生态环境,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聚智:专家引领 智慧分享
以“校长圆桌论坛+学术年会”打造创新人才成长工程。校长圆桌论坛,特邀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学术常驻指导单位,诚邀全国各省、市专家聚焦现代学校治理下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分校负责人、中层干部参会共同谋划,专家把脉科学引领,形成共识。学术年会遵循学术为本,分享研究成果,谋划攻克专题,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聚能:项目驱动 内涵发展
一是师德师风建设务实,赓续百年初心。崇高的师德是最闪亮的光芒,也是优秀教师培养的基本条件。该校始终强化学习引领,坚定初心使命。紧抓时间节点,将教师“四史”学习教育与师德专题教育有机结合。开展“讲述党史故事”“思政教师座谈会”“四有”好老师先进事迹展播等主题鲜明的系列活动,在深入推进、实处落地的过程中,出成效,铸品牌。例如集团以一年一度的“四有”好老师评选为契机,开展“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为‘四有’好老师代言”主题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反响热烈。
二是教研积分制度保驾,激发教师成长热情。该校不断完善教研积分制,以小积分撬动大教研,旨在不用扬鞭自奋蹄,充分激活教师教研的每一个细胞。教师们结伴研修,走出去带回来,走实“五子登科”成才之路。
三是名师三级联动,构筑成长堡垒。该校成功申报一个市级名校长工作室,三个市级教育名师工作室,两个区级名师工作室,两个名班主任工作室。为了形成培育梯度,学校相应成立了三个校级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三级联动,层层帮扶。覆盖全体教师,以名师教学主张带动全体教师形成个人教学主张,着力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四是课题研究推动,打造专家团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目前,成功申报一项省级电教类课题,一项市级管理类课题,二项市级学科类课题,其中管理类课题已成功结题。教师在实践研究中提高了科研能力,由一线经验,走向研究理论,再迈向理论实践,加快专业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蜕变。
聚力:名师指引 提质增效
学校大力宣传“1+4”项目人才梯度培养模式所取得的成果,一边走一边搭台研讨修正,走出琥珀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
一是名校长和名师越来越多。崔世峰成功申报合肥市崔世峰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合肥市小学德育崔世峰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杨敏成功申报合肥市杨敏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华春艳获评“合肥市第四届庐州最美教师”提名人选,并代表瑶海区参加师德先进事迹宣讲;崔世峰荣获“合肥市星星火炬奖章”,耿晨荣获“安徽省十佳青年教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二是名班主任队伍越来越强。依托瑶海区余丽梅名班主任工作室和刘红名班主任工作室,积极开展集团校与校级联动活动4次,同时在瑶海区班主任案例比赛中上报13篇案例,共有7篇获得一等奖,并且多篇案例被推送参加合肥市案例评选,获得一、二等奖。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学校遴选4名班主任参加,杨苗苗获得特等奖,丁玉梅等3位教师获得一等奖。
三是优秀骨干越来越多。据统计,一年来,全体教师在各级各类课堂、课例、论文评比中获奖106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19人次,省市级奖项52人次,区级奖项136人次。在2021年瑶海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中,2位青年教师被评为“学科带头人”,37位年轻教师被评为“区骨干教师”。
四是学校品牌越来越亮。先后荣获国家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单位、安徽省第一届文明校园、安徽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合肥市第二届文明校园、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合肥市第六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肥市百姓身边的好学校等殊荣。
下一步将继续打造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适用人才的系统工程,擦亮“琥珀名师”品牌,激发“琥珀名师”活力,继续优化“1+4”项目人才梯度培养模式,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
![]() 注重知识更新、常怀仁爱之心,她用百分百的投入换取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 ![]() ![]() ![]() ![]() ![]() ![]() 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始终保持一颗赤诚的仁爱之心。
![]() ![]() □通讯员 薛训才 查萍萍 本报记者 傅 军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