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学生记者寻访身边好老师
03版:学生记者在行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00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9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00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本报学生记者寻访身边好老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心语 张梦想等 发布日期:2021-09-06 10:21:15

  8月31日,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北校、合肥市行知学校站塘分校、合肥市第六中学瑶海分校本报学生记者,分别走近身边的好老师,记录感动的点滴瞬间,向老师们致以2021教师节最美的祝福。


感受“靖靖子”老师点滴之美
□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北校八(9)班  刘心语  张梦想
                        八(1)班  马思甜  郑云欣
  王老师,本名王靖,这名字一听,霸气。但我们私底下会叫她“靖靖子”,听上去更亲切。
  8月31日,我们参与了寻访“身边的好老师”采访活动,第一次以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的身份采访“靖靖子”老师。
  初见王老师,感觉她身上似乎有一股总也使不玩的劲,朝气蓬勃,声音掷地有声、抑扬顿挫,十分有感染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会发现她还很幽默,能使原本紧张的氛围瞬间轻松起来,与她相处轻松自如。学生们跟她讨论,就像朋友一样。当学生们犯了错,她也会突然严厉起来。虽然她在日常相处时和颜悦色,但在批改作业时一点也不马虎,对付起我们这些“捣蛋精”,更是雷厉风行。王老师也有脆弱的一面,说到动情处,眼睛湿润,声音里都带着沙哑的哭腔,她的眼泪顺着脸颊缓缓流下来,此时每一名学生都扪心自问,想到学习有所松懈,效率大大下降,愧对老师,更愧对自己。
  王老师平时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呵护,因而陪自己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她很内疚,然而她不后悔,我们感受到教师的伟大之处。
  嘴角微微漾起,宛如在水中打着旋儿的桃花瓣,清纯甜美,那笑容鼓励我们在黑暗中砥砺前行。每当上课铃声一响,大家就迅速回到座位,渴望听到那熟悉的“嗒嗒嗒”脚步声。王老师用亲切活泼的语言讲着课,那一行行如行云流水般的粉笔字令我们叹为观止。每抛出一个问题,便有50双眼睛望向老师,把手臂举得酸疼,背挺得笔直,脸涨得通红。王老师微笑着环视四周,把目光投向某名同学,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流露出无限的信任。
  王老师捧起书本,富有感情地朗读,抑扬顿挫、吐字清晰,仿佛身临其境,看到那一抹阳光,撑起了世界。穿梭于“中蓑雨任平生”的诗卷画廊中,感受经历波澜起伏后的淡然,期待着明日的朝暾。琅琅书声徘徊于耳畔,思绪振动着翅膀飞向明媚阳光。不经意地抬头,却发现老师白晳的手上沾染上了红墨水,这是批改作业时留下的。那红墨水却像满天红霞,飞舞着甜美的笑靥。
  作为语文老师,她总有着巧妙的方法,让我们轻而易举地记住那原为一团乱麻的知识点,轻松解开便得以拨开云雾。不仅在课堂上妙语连珠,在课下,她也会耐心地对待每名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很喜欢作文本上她写下的满满几行字的评语,心生温暖。去年收到的期末评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她对每一名学生的用心,暖流在心里缓缓流过。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王靖老师是我们学海中指路的明灯,帮助我们去追寻目标,即便有时我们迷失方向,她也总能将我们领回正确的航线。

学生记者采访王靖老师


精神指引成为学生榜样
□合肥市行知学校站塘分校八(2)班  单天瑞  马昱婷  朱静怡
  好老师一直是每一名学生和家长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我们以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的身份采访了身边的张雪玉老师。
  张雪玉老师从事教育行业八年,这八年,让她回味有甘,倾听张老师的心声,感受那些温暖人心的琐碎小事。
  在这八年中,她与学生经历了许许多多难忘的故事。她说,在2020年,她因意外不幸腿部骨折,她本可以在家休息。可是,她想到了她的那些学生,于是,她便忍着伤痛,拄着拐杖来学校进行授课。学生们被她这种兢兢业业的精神所感染,便更加努力学习。她说:“我不希望因为我的缘故而影响他们的课程。”
  张老师还讲了一个更暖心的小故事。她有孕在身,行动非常不便,上课更是不能久站。于是班上的学生就贴心地给她搬来椅子。但因为物理课有许多的板书,所以她坚持站着完成板书。“当时看到这一幕我感动了,所以我和学生的关系一直是很融洽的,我们关系紧密、互相关心,互相体谅。”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张老师在2020年参加“十佳青年教师”评选,但不巧的是,当时,她正好腿部受伤,行动不便,但她迫切希望参加比赛,于是她不顾腿伤,每一天依旧在各个校区之间奔波,准备参赛的相关事务。她这股执着的精神影响了她的学生,“在那段时间,我每一天都坚持在备赛,而学生们也似乎感受到了我的那股执着的精神,他们也一直坚持努力学习。那段时间,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所以我觉得,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指引,成为学生的榜样。”张老师如是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说,教师是责任重大的职业,每当成功教好一名学生时,就会产生成就感。
  “一名好老师,应当拥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要懂得全方位关心学生的成长状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跟学生们相处的故事是最难忘的,我一直都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而感到自豪。”张老师说,“同时应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多年来,张老师一直秉持着自己的信念,收获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爱戴。

学生记者与张雪玉老师合影


一位老师不变的教育初心
□合肥市第六中学瑶海分校高二(3)班  李登欣
                       高二(11)班  金  冉
  我们作为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采访身边好老师、高三生物老师王立新。
  在与王老师交流中、谈吐中可以感受到她温文尔雅,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她从教于合肥铁路中学初中部,“以身作则,身正品高,为人师表,博学善教”是她的座右铭。
  在西安求学时期,当她第一次作为一名实习教师走出宿舍时,两名学生非常尊敬地喊她,“老师好”。简单的三个字,让她的内心泛起了圈圈涟漪。这一瞬间,她真正意识到了自己从事的是神圣的教育职业,也是这一刻,在她心中深深地埋下一颗教育的种子。
  成为合肥铁路中学一位生物老师时,当时的生物课并不是很受重视,教材简单,学生也不怎么爱听。“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王老师认为,提起学生兴趣的第一步,可以从实验入手。于是她白手起家,几张破桌子几台显微镜,搭建起了一间小小的实验室,在这间实验室里,她带领学生们认识到生物学的乐趣。不仅如此,她还用池塘的鱼作为教具,将书本上的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于是,一门普通学科在她手中变得活灵活现。
王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她的回忆中,曾经有一名让她印象深刻的学生小丽(化名),小丽平日里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学生,但一段时间里精神状态不好,这引起了王老师的注意。经过一番打听,发现是因为家庭矛盾,家里坚决反对小丽想学艺术的想法,经过数次家访和细心协商,终于寻找到了折中的办法,在课余时间允许小丽参加各种艺术活动。等到了高中,再让父母决定是否参加艺考。小丽又渐渐开心起来,成绩也稳步提升。
  王老师积极开展公开课,旁听骨干老师的课,补缺补差,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她说,成为学生爱戴的老师,成为教学有方的老师,一直是她的奋斗目标。
  无论是在后来的合肥市第十一中学,还是如今的合肥市第六中学瑶海分校,王立新继续散发着自己作为教师的光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她将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从她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她便注定会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好老师。

学生记者与王立新老师交流

   □配文图片由本报记者傅军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