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互联背景下的班集体建设策略和应用研究 将生活元素引入小学数学教学 转化后进生之我见
05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00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00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转化后进生之我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 尚 发布日期:2021-09-02 10:00:29

□肥东县古河路小学  周  尚

  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在学习或道德品质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通常不受教师关爱,不受同学欢迎。殊不知这些学生如果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关心,是很难健康成长的。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做的,更是每位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常怀一颗爱心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一颗爱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多把自己的关心、爱给予了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话的学生,这无形中就给后进生留下了一个心理阴影——老师不喜欢我。我走上工作岗位不久时,班里中途转来一位男生,平时上课坐不住板凳,课下作业不能按时完成。鉴于他在学校的表现我多次点名批评,但没有效果,后来我就决定换一种方法来教育他——说心里话。刚开始他比较抵触,不愿意说话,后来随着时间推移他慢慢告诉我:“我也想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但我就是坐不住,管不住自己。”我对他说,“你试着每节课认真听课20分钟,等能做到了的时候,你再试着多加几分钟。”慢慢的他有了改变,每当他表现好的时候我都会及时表扬他,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只要我愿意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尽最大努力给予他们关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关心我的,老师没有放弃我,他们一样会有所改变。
  二、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平时我们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我以前遇到一位学生,他的成绩不好,上课也不遵守纪律,教师都不喜欢他,经常批评他,可是教师的批评指责根本就没有让他变好,反而是问题越来越严重。有一天中午他来的比较早,我就找他到办公室,我问他:“你现在怎么不爱学习了呢?”结果他说,“如果你经常被教育,经常被批评,你是什么感受呢?”听了学生的话,我愣了一下,是啊,长期被戴上“差生”“不听话”这样的帽子,心里肯定很难受。我感受到: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能随便给学生“戴帽子”,千万不要以为小学生没有自尊心,教师一句话有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三、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后进生不过是缺乏养分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璞玉,他们身上既有不足之处,也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学生”,不是智商低下;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学生也很聪明”。后进生有时更多的是缺乏自信心,因此我们要帮他们树立自信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这部分学生,要求要低一点,让他们更容易实现目标,他们就会意识到“我能行”,自然就会有信心。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要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表扬;做点好事就进行称赞,让他们同样感受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与家长沟通;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加以引导。
  四、家校合作
  要想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除了靠学校,还要多与家长联系,沟通交流。不能只看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还要求我们走进学生家庭,与家长沟通交流。平时我有时间就会去家访,了解学生在家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样我也会第一时间把学生在学校出现的问题告诉家长,与家长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后进生,他们的问题比较多,单靠教师往往是无法解决的,这时就更要求我们做到家校合作。
  总之,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要抱着满腔热情,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同时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