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托得住”又“管得好”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9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97期  下一期
既“托得住”又“管得好”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8-18 10:33:48

颍东区新乌江镇中心学校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六所学校先行试点

既“托得住”又“管得好”
 
    “同学们,欢迎你们再次来到学校!”7月6日,暑假的第四天,阜阳市颍东区新乌江镇华寨小学校长王堃一大早便来到学校,迎接学生们的到来。当天,校园里书声琅琅,余音绕梁,学生们的欢声笑语打破了校园的宁静。暑假伊始,华寨小学就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成为该镇乃至全市先行试点的“排头兵”,拉开了暑期托管的序幕。

深入调研 分步推进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5月28日,阜阳市教育局来到新乌江镇进行相关工作调研。通过调研走访发现,部分家长反映强烈的是关于孩子暑期“看护难”问题。随即,该市教育局在新乌江镇第二小学召开部分校长、教师以及“夕阳红”教师座谈会,就满足广大家长需求,切实减轻家长负担,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并要求学校站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高度,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暑期托管服务工作。
  据该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落实和解决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等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市教育局联合团市委、市妇联、市文明办等有关单位,选择在颍东区新乌江镇的部分学校试点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
  “为更好地推进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暑假前后,颍东区新乌江镇中心学校组织全镇教师多次开展线上线下‘双走进’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假期去向,交流暑期托管需求,广泛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该中心学校校长周凯说,经过大走访、大排查,全镇留守儿童共有2630人,通过宣传引导,916名学生有暑期托管需求,占比34.8%,当时考虑到暑期安全等问题,决定7月6日在华寨小学进行暑期托管先行试点。
  7月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就如何开展暑期托管服务作了更加清晰的政策指引,为一线中小学校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
  据周凯介绍,暑期托管服务通知下发不久,市教育局再次来到新乌江镇调研相关工作。“在华寨小学,市教育局通过和师生交流,充分肯定了该校积极探索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做法,要求我们放开手脚、分步推进、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周凯说。
  随即,该中心学校召开辖区自然校校长会议,要求各校结合实际,及时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根据学校位置和学生分布特点,暑期托管服务试点学校设置增至六所,主要集中在新乌江镇中心学校本部、新乌江一小、新乌江二小、瓦房中学、瓦房小学和华寨小学等六所学校先行试点,至此,新乌江镇全面开启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周凯说。
  记者了解到,六所试点学校按照“公益惠普、自愿参加”的原则,不收费、不强制、不上新课,以在职教师为主体、党员教师为骨干、“夕阳红”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为补充的整体思路,招募遴选97名志愿者参与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

市教育局深入新乌江镇第一小学调研暑期托管服务工作
市教育局在新乌江镇第二小学召开教师、志愿者、家长等代表暑期托管座谈会
新乌江镇第二小学教师高正指导暑期托管的学生练习书法
新乌江镇中心学校组织暑期托管的学生体育锻炼
新乌江镇华寨小学组织暑期托管的学生阅读课外书


特色课程 一校一策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先行试点的六所中小学,结合办学特色情况,实行一校一策,开设了暑期托管特色课程。同时,在强化管理、保证质量上下足功夫,不仅能够“托得住”,更能“管得好”。
  练书法、弹古筝、下象棋、学绘画、读名著……在新乌江二小暑期托管班日程安排上,记者看到除了日常体育锻炼、作业辅导等固定课程,托管班每天都安排了不一样的特色活动。
  “我们学校结合办学特色,依托现有功能室,设置以趣味性为主的特色课程,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兴趣拓展,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该校校长周倩倩说,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旨在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和有意义的假期,没有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据了解,该校共有留守儿童712人,其中假期外出有347人,在家365人。学校暑期托管服务坚持公益惠普、自愿参加的原则,要不要参加托管、选择哪个托管班,学生和家长说了算。目前,该校共有135名学生参加暑期托管班。
  周倩倩告诉记者,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很多教师都是自愿参与,年近六旬的高正老师就是六名托管服务志愿者中的一员。“高老师虽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自愿参与暑期托管服务工作,主动承担书法教学,每天都为托管学生耐心指导。”
  同新乌江二小一样,为了落实和解决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等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加强教育关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乌江一小充分利用乡村少年宫资源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让托管学生有了不一样的暑期体验。
  “目前,学校开放了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和篮球、乒乓球等功能室。”该校校长武锋说,在做好看护和指导学生自主作业的同时,结合招募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和学生学习及成长需求,开设了书法、音乐、舞蹈、绘画、魔方和课本剧等不同形式的特色化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
  “这个暑假,学了最喜欢的舞蹈、玩了以前没有接触的魔方、演了喜爱的课本剧……我的暑期生活丰富多彩,我感到很快乐。”该校五年级学生郭兴瑞告诉记者,以前假期,除了在家写作业就是看电视,作业还没有人辅导,感到很无聊。“这个暑假,有老师的呵护,有同学的陪伴,这是一个最有意义的假期。”
  和小学有所不同的是,新乌江镇中心学校拥有食堂和宿舍,实行全寄宿托管服务,学生每天吃住在校,解决家长“接送难”问题。此外,该校积极拓宽资源渠道,依托安徽师范大学化材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优势,按照双方对接协议,化材学院遴选33名优秀学生志愿者为两所初中学生提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和作业辅导等服务。
  “大学生志愿者不仅知识面宽,还能画善写、能歌善舞,更是答疑解惑的行家里手。”新乌江镇中心学校本部负责人戴宗刚说,大学生志愿者们每天都精心辅导作业,别出心裁创新授课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此外,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托管学生学习党史教育课、听党史故事、看红色电影,通过绘画、音乐和舞蹈等多种形式学党史,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加暑期支教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告诉记者,十余天的志愿服务活动,经过和新乌江镇的学生们朝夕相伴、一起成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暑假时光。”


跟踪促效 有益探索
 
  在该市、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先行试点的六所学校在托管服务工作中积极探索着。托管教师、志愿者累不累?学生在托管班学得怎么样?托管班能否满足家长的期待?如何守住托管安全的底线?一系列的问题摆在面前。
  该中心学校校长周凯告诉记者,暑期托管兼顾到教师的休息和培训,初步安排托管时间为1个月,并积极引导家长关心、重视孩子暑假生活,尽量抽出一定时间,加强亲子陪伴、交流互动。
  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期间,该市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先后三次到试点学校深入调研,实地查看活动开展情况。7月22日,该市教育局从市级优质学校调配七位名师志愿者,为六所试点学校的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托管课程。组织召开学校校长、志愿教师、学生家长、大学生志愿者和学生代表共同参与的座谈会,指导暑期托管服务工作,跟踪托管服务实效,把脉问诊、督导反馈。
  “中心学校为了让暑期托管取得实效,一方面制定并落实专项安全管理、疫情防控等制度,完善应急预案,严守安全底线;另一方面严格过程管理,成立暑期托管服务督导组,每天轮流对试点学校托管服务进行专项督导,跟踪促效。”中心学校副校长王侠锋说。
  该镇六所暑期托管试点学校,为家长“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引起家长强烈反响。“学校暑期托管为我们家长解忧,真是帮了家长的大忙,把孩子交给学校,我们放心,很满意。”留守儿童王佳欣的奶奶告诉记者。
  “我们试点学校实施暑期托管服务过程中,得到了市、区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家长满意、学生喜欢、教师认可的效果,办成‘学校用心、家长放心、孩子开心’的惠民工程。”周凯告诉记者,首次试点探索托管服务还存在一些短板,如小规模学校混龄编班、混班安排、大小班结合、教师轮流参与和创新不够等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学生疲惫,如何落实“双减”要求,如何完善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问题,“需要不断反思、改进,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升。”
 
□本版稿件由通讯员黄冠颖、本报记者徐徐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