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志愿红”闪耀暑期课堂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9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8月13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9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东至“志愿红”闪耀暑期课堂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8-13 10:49:57

   “同学们,知道happy class是什么意思吗”“就是快乐班的意思”……今年暑假,在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姜东村姜坝小学暑期留守儿童快乐班里,大学生志愿者化身“辅导教师”,正在与学生们开心地互动交流。

  据悉,为了让当地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收获的暑假,东至县委宣传部(文明办) 、团东至县委、东至县关工委和东至县教育体育局等单位牵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让学习更加快乐”暑期田园课堂托管志愿服务活动,吸引94名大学生志愿者、140余名教师志愿者参加,让东至“志愿红”闪耀在暑期田园课堂上。

宏毅学馆暑假田园课堂结业仪式 □刘国强/摄

新人接力 是“反哺”更是传承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来到东至县胜利镇姜东村姜坝小学暑期留守儿童快乐班,学生们听着老师的口令整齐地做着动作。 
  姜东村,东至县胜利镇的人口大村,当地人口有四千六百多人,村内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越来越多。2006年5月,姜东村通过村民理事会,决定成立“姜东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当年7月义务开办了首届“暑期留守儿童快乐班”,主要以姜东村为主,辐射胜利镇新华村、先进村和大渡口镇同德村等相邻村。截至目前,该暑期快乐班已开办15年,受益学生超1200人。
  今年,该暑期快乐班有四十多名学生报名,辅导教师主要由五名回乡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这里除了为学生辅导作业,还开设了唱歌、跳舞、绘画、下棋、游戏、呼啦圈、跳绳和乒乓球等趣味课程。”该暑期快乐班“五老”志愿者之一周共和说,“今年一共有五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之中很多小时候就是在快乐班长大的,现在都上大学了,个个抢着回村里为家乡教育出一份力,这是‘反哺’,更是传承。”
  “我家就在暑期快乐班附近,每年都会举办。我以前在这里收获了知识、友谊和开心,作为‘过来人’,我现在也想把教师们的奉献精神亲自传递下去。”大学生志愿者周淑芳是四川外国语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放暑假前看到招募暑期快乐班志愿者的信息后,没有丝毫犹豫,马上报名参加了。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将防溺水、反暴反邪教和心理健康等相关知识更多地融入到课程中,同时利用抖音平台,向在外务工的家长们及时分享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等。”东至县胜利镇团委书记钱佳佳表示,“暑期快乐班的开办和兴起既让孩子们有地方可去,有知识可学,也可以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奉献爱心,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姜东村姜坝小学暑期留守儿童快乐班 □胡  琪/摄


 
融入文化 学生收获“暑”不尽
 
  “小孙老师,这是我们昨天的作业,请您批阅”“小檀老师,今天的值日生是范陈熙”……一大早,东至县尧渡镇梅城村周村的宏毅学馆传来学生们稚嫩的声音,五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始了忙碌的一天,除了保障学生们的安全,还要配合教师、当地文化传承人等志愿者完成教学工作。
  周村位于东至县城郊,是晚清两江两广总督、洋务运动重要代表人物周馥故里,当地有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化书香廊、伫望亭、海铭汲泉、里凐窟、牌坊遗存、老屋场和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接官厅等文化遗存和文化遗迹比比皆是。
  东至县周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周胜良介绍,今年开办的宏毅学馆暑期留守儿童田园课堂结合了当地文化特色,除了开设作文写作辅导、舞蹈、音乐、民艺兴趣课及暑假作业辅导外,还开设了古诗词吟诵、书法、围棋和象棋等国学课程。“我们本来准备招收30名学生,但实际招收了37名,学生们都很喜欢上这样的课。”周胜良说,“为适应学生们的需求,全面引导、拓宽其知识面,首期田园课堂共计招募志愿者23名,其中大学生志愿者5名,教师志愿者10名,熟知当地文化的志愿者8名。”
  “没有想到村里还有这样的名人和深厚的文化,我非常喜欢这里”“这里有我喜欢的课,还有我喜欢的老师”“我在这里学得很开心,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交到了许多新朋友”……在明信片寄送、周氏家风代表景点主题研学游等活动中,学生们纷纷表达着对该田园课堂的喜爱之情。
  尧舜文化、周氏文化、陶公文化……东至地域文化底蕴深厚,将家乡独特的地方文化合理运用起来,可以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学习,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洗礼。“学生们在这个暑假收获很多,我们教师也收获了很多。对我个人而言,这又教了一批新学生,很开心,希望田园课堂能长久地开办下去。”教师志愿者谢忠惠说。
  周胜良表示,宏毅学馆暑期田园课堂的首次开课,不仅是为了落实好“托管+志愿服务”的要求,让学习更加快乐;更重要的是引导广大青少年“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走成功路”,通过富有特色的办学模式,强化对大学生志愿者及留守儿童的地方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程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生们正在做作业    □张治务/摄


志愿托管 “小老师”有大能量
 
  “老师,我画好了。”下午2时半,东至县香隅中心幼儿园的教室里很热闹,学生们正在上绘画课,两名大学生志愿者笑吟吟地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维护秩序。
  7月13日是开展香隅镇暑期田园课堂托管志愿服务活动的第一天,八名大学生志愿者上岗,忙着照看托管的一百多名学生。池州学院2020级学生荣桢就是其中一名志愿者。放暑假之前,她从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得知了暑期托管服务志愿者招募的事情。“我性格比较开朗,也喜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所以第一时间就报了名。”荣桢说,“每当走在路上,听到学生亲切地喊‘老师好’,就觉得这件事很有价值。”
  在香隅镇20天的志愿服务经历,让荣桢加深了对责任、感恩的理解,更加坚信当初选择做一名青年志愿者是正确的。“今后将竭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做到‘服务在我这里延伸,爱心在我这里体现’,把志愿服务活动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她笑着说。
  今年暑假,为开展好暑期田园课堂托管志愿服务活动,团县委提前谋划,及时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为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为丰富其课堂内容,团县委将党史学习教育、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导、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和防溺水等应急救援知识融入其中,并鼓励各镇村活动点结合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特长和地方特色,创新开设积极健康向上的课程,满足了学生们在暑期学习的多元化需求。“孩子们在这里学习了知识、培养了兴趣爱好,防溺水什么的都不用操心,又特别的安全,我们一百个放心”。学生家长周月利开心地说。
  该活动开展以来,各乡镇累计开设18个田园课堂,招收806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742名。团东至县委书记吴磊表示,这是东至县常态化开展的一项服务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向学生们传授知识,从心理上给予他们关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方式,大学生们可以在体验生活中锻炼自我,在志愿服务中认识社会、增长才干、砥砺品质,也让团县委及时了解并掌握新时代青年的思想动态,为进一步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打下基础。

香隅镇暑期田园课堂                     □团东至县委提供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饶艳琴,通讯员郑坤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