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从采编到发行,均由学生独立完成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8-11 10:08:41 |
第八届全省中小学十佳校报 铜陵一中《一中一月》——
从采编到发行,均由学生独立完成
“我们学校的校报《一中一月》团队目前共有233人,除了一位指导教师,其他的都是由高一、高二的学生担任,从稿件的策划、采编,到发行、管理都是由学生们自己独立完成。”交流会上,铜陵市第一中学教师李翀的一句话,让与会嘉宾们纷纷点头表示,“难能可贵”。
2013年3月,《一中一月》正式创立,由主编团队领导,下设编辑部、记者团、宣传部、财务部和广告部等多个协作部门。主编团队主要负责管理主刊的新闻报道、采访、选稿、修改和排版工作,对下设各部门事务具有知情权和建议权,同时负责与校方及其他校内学生组织沟通协调事宜。下设的编辑部配合主编团队完成主刊报道,同时负责副刊选稿、修改和排版工作;记者团负责校内新闻采访、撰稿工作,其中还特别设置摄影记者,跟踪记录校内外事件;宣传部是团体对外发言人,管理各类《一中一月》媒体账号,负责校内外报纸发放工作;财务部需记录和管理团队财政大小支出,并按时发放稿费;广告部主要为《一中一月》的发展争取外部资金支持,优化运营状况。
“虽然这只是一份校报,但学校很重视,设置都很规范。为了充分发挥《一中一月》的育人功能,团队的各个岗位都是由在校生担任,每年9月份开始招新,到年底为试用期,合格者留下,不合格的淘汰,全程公开透明。”李翀说,该校一直秉承着“做有温度的教育,办有魅力的学校”教育理念,并在实际育人过程中为学生搭建各种成长平台,校刊就是其中之一,“在各种放手中,引导学生得到方方面面的锻炼。”
目前,《一中一月》已刊行58期,每期刊行4000份以上,周年纪念刊每年约1万册以上,其中八周年纪念刊于2021年6月发行1.6万册。每期报纸由宣传部向校内班级定点投放,并在校外设置社会取阅点23个,同时还邮寄到省内外各个校友手中。
据介绍,《一中一月》分为正刊和副刊,正刊主要刊登校内新闻、专题报道和人物采访等;副刊分为万象、生活、探索、文学和视界等版面。每期一个专题报道,主编团队协商主题,采访报道工作由编辑部记者、编辑分工完成。“七年来,我们先后刊发了《我们的歼—31》《英国公投的闹剧》《阳光下的罪恶——浅谈校园欺凌现象》《战‘疫’》等紧跟时代的新闻,从学生的角度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李翀说,《一中一月》每一期都倾注了团队成员的情感、精力、时间和创意,记载了铜陵一中学生的学习、成长及校园生活等方面的精彩瞬间,是铜陵一中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的弥足珍贵的部分,受到了校内外的广泛关注。
除了关注时事政治、热点新闻,《一中一月》还着重立足于校园,报道内容从铜陵地区发展到铜陵一中校园环境,从铜陵一中选修课到校园内晚自习调查,从校内学生会到学生社团管理,都在学生记者的笔下一一被搬到校刊上。
“一份校报校刊的出炉需要编者、作者的协同攻关,素材的创作、内容的整合和版面的编排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着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七年来,这些学生甘之如饴、执着以求。”李翀说,正是这些锻炼,让历任学生主编和编辑不仅都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更是在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成为各自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在今年的高考中,《一中一月》编辑部的学生不负众望,全部考取一本以上,其中声音版责编陈佳怡和文学版责编张阳考取复旦大学,生活版责编考取武汉大学,他们传承着铜陵一中的人文精神,展现出新一代青年学生的精神风采。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