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用爱温暖学生心田 郑春阳:带着孩子们向上向善 陶志洁:践行“好教师”诺言
04版:红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9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8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95期  下一期
田甜:用爱温暖学生心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8-11 10:18:11

  编者按  他们是一群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执着和热爱的人,他们谈起自己的学生、自身的工作总是兴致勃勃,这个“他们”是用青春热血彰显教育者无私情怀的田甜,也是扎根乡村小学20年的郑春阳,亦是坚持做一位好教师的陶志洁……本期“红烛”走近蚌埠市最美教师的突出代表,了解他们的育人故事。



 
  “教育就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从教16年以来,田甜始终坚持以无私的爱温暖学生的心田,用自己的成长足迹记录了一位教育者奋斗的故事,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彰显了一位教育者无私的情怀。
  田甜,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曾获蚌埠市“五一”劳动奖章、市“优秀团干部”、市“教坛新星”、市高中英语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并多次受到蚌埠市教育系统嘉奖。2005年7月,她从师范类院校毕业,随后前往蚌埠市第三中学任教。凭着一腔热忱,她在教育沃土上勤奋耕耘,一步一个脚印,如今的她已从一名教师成长为蚌埠市第一中学副校长。
  2006年,在蚌埠市第三中学任英语教师、班主任的田甜接手了一个新班级。班里有一名叫小琳(化名)的学生,父母离异,一直在爷爷奶奶的照看中长大,性格有点孤僻。了解情况后,推己及人,田甜深深感受到孩子在成长中的艰难,把她当成自己的小妹妹,从细微处入手,用爱温暖小琳。爷爷年迈,只能保证小琳的基本物质生活,没有办法在精神上引领她成长,小琳不愿意、也不会与同学交流,在班级里独来独往。为此,田甜经常和她聊天,教她如何与同学对话、相处,怎样做才能融入集体之中;换季时,小琳缺衣服,田甜就像姐姐一样,带着她逛街买衣服,教她大方之美;小琳过生日时,田甜暗中买生日蛋糕,邀请班级学生和她一起过生日,让她感受同学之谊……渐渐地,乐观自信的笑容取代了忧郁和沉闷,小琳从“问题学生”变成了三好学生。
  2008年高考,小琳被心仪的医学院校录取,后面又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现在,小琳在一家医院工作,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并喜结连理。婚礼前夕,田甜收到了小琳的婚礼邀请:尊敬的田老师、亲爱的田姐姐,我要结婚了。遇到你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能如此的美好。但是,遇见你,一切都不同了,我突然觉得自己也是一个幸福的人,也应该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2012年,田甜班里有一名学生叫小斌(化名)。小斌家在农村,自己一个人在本地上学;父亲因为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为了挣钱养家,只能带着父亲到外地打工。作为班主任的田甜积极帮他申请贫困生补助和各种奖学金,平时格外关心他的学习、生活,时间一长,田甜就成了他的知心大姐姐。高考那年,小斌被一军校录取。小斌大学一年级,田甜收到了一份喜报:小斌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原来是小斌在填写喜报地址时,毫不犹豫地寄给了他的“田姐”。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对于田甜而言,只有以爱心、耐心、细心感化学生的心灵,才能引领学生走出精彩人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一个人拥有幸福的生活、幸福的人生。”她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土生土长的蚌埠姑娘,田甜沿袭着蚌埠人的质朴与善良,教育者的无私与奉献,以及开拓者的投入与热忱,用春风化雨般的教育理念培育出了一批批优秀学子,为蚌埠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