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有需要 不敢有懈怠——滁州青年突击队前脚驰援河南 后脚防汛战“疫” 五封感谢信的背后 驰援河南72小时
07: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9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8月06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9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驰援河南72小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8-06 12:53:50

 》》》滁州市1054救援队

驰援河南72小时

转移受困群众
 
救援队队员将受困儿童转移到安全地带

  本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加个油的工夫,一转身,12名队友都已经席地睡着了。回想7月26日夜里,发生在高速服务区时的一幕,滁州市1054救援队副队长张学海不禁红了眼圈,“那些天,大家实在是太累了,只顾着救人,想不起来休息”。
  从7月23日连夜赶往河南省新乡市,到7月26日连夜返程,过去的三天三夜,张学海和其他12名队友们辗转新乡市、卫辉市等地,忙得脚不沾地,“大家都在不停地抢时间救人”。
  7月21日,河南省持续遭遇强降雨,新乡、卫辉等市发生严重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风雨中的河南深深地牵动着滁州市1054救援队每一名队员的心。
  “其实一开始郑州遭遇暴雨时,我们从新闻上看到,全国各地去了很多救援队,现场救援力量比较充足,加上郑州的朋友说,那边水位在下降,所以没有过去。但后来得知新乡内涝也很严重,急需救援时,我们立刻和当地应急管理局取得联系,在对接无误后,决定过去救援。”队长王丹说,虽然滁州市1054救援队2019年底才成立,但两年的时间里,队伍发展得很快,运作也很成熟,一直秉持着“只帮忙,不添乱”的原则。这次行动也不例外,在与当地对接后,救援队调集队伍,共派出13名经过专业救援培训的队员,并携带了船机、动力冲锋舟、救援绳索、防撞头盔、台式对讲机、急救箱、急救包、急流马甲和浮力马甲等救援物资,增援河南,投入抗洪抢险救援中。
  六百多千米、导航只需七个半小时的路程,滁州市1054救援队硬是走了十个多小时。7月24日凌晨2时,队伍赶到新乡牧野区,略作休整就投入救援战斗中,对重灾区曲韩社区与全国各地友队共同全力救援,将所有被困群众全部转移至政府指定地点。“光是24日那一天,我们就转移了被困群众三百余人。”张学海说。
  25日一早,张学海接到新乡市应急管理局郭科长的电话,凤泉区耿庄镇一户人家三口人失联,急需搜寻!险情就是命令。滁州市1054救援队即刻出发,绕行两个多小时后,终于找到这户人家。老两口均60多岁,老母亲82岁,其中老母亲和爱人均是残疾人。因为家中开小卖部,担心转移出去后,家中商品损失,三个老人都不愿转移。
  “当时水位还在不停地上涨,已经没过腰身了,形势很危险。大家轮流劝说,可老人家很固执,就是不同意转移。后来我跟他以共产党员的身份打包票,说政府肯定会帮忙妥善安置的,不要有后顾之忧,他们这才同意离开。”张学海说,劝了一个多小时后,大家成功将一家三口转移到安全地带。
  26日接总指挥部安排,滁州市1054救援队赶往河南省卫辉市市医院,转移被困群众200余人,晚上7时50分结束任务,与当地应急管理局交接后,3车13人连夜回撤回滁州市,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时因所有人体力不支,这才出现开头大家席地而睡的一幕。
  滁州市1054救援队从最初的四五十人规模,发展到现在近三百人,一直是当地志愿活动开展的主力军,在防控疫情、助力防溺水、爱心护考、警民携手、抗洪抢险和救人寻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被授予“安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2020年7月,我省全椒县突发汛情,滁州市1054救援队作为公益社会组织迅速发出号召,短短1小时内集结青年队员15人,组成青年突击队,出动执勤车5辆、舟艇3艘,火速赶往古河镇滁河大堤,铲砂石、背沙包、堵洪流、涉深水,营救被困群众40余人。战“疫”期间,他们对人口密集地区开展消毒消杀工作,在社区、高速口等地设卡设岗登记检查。关键时刻,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我们这支队伍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很多时候,大家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加入到各种任务中,搜寻、救援和消杀等,很苦很累,但是大家都乐在其中,能够守护我们的家乡,是我们每个热血青年的责任。”队长王丹说。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特别鸣谢团滁州市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