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之“东亭”蜕变 安徽工业大学暑期“三下乡”走进广德 继承革命精神 致力乡村振兴——亳州学院暑期实践在金寨
06: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9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8月06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9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继承革命精神 致力乡村振兴——亳州学院暑期实践在金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8-06 13:10:38

 

实践团队队员合影

与村民们在一起

乡村振兴谱新篇 
  近日,亳州学院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金寨县大湾村和黄堰村开展为期六天的“继承革命精神,致力乡村振兴”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了党史学习、科普宣讲、村落调研、产业探访、慰问老人和关爱儿童等活动内容,以实际行动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7月12日,实践团来到金寨县大湾村,走访各家各户,深入群众,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当地村民的生活、工作情况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看法和期望。大家了解到近几年大湾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多数道路的修缮便利大家交通出行,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村民创业的机会,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高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次日,实践团在大湾村现场观看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寨的专题片,实地参观了“追梦路上的大湾村”图片展、六安六区十四乡苏维埃革命旧址和大别山农耕民俗文化展览馆,深刻感受到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的大湾村脱贫历程和近年来的新变化。
  随后,实践团来到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走进新时代》中为全国贫困户代言的陈泽申老人家中,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与村民“拉家常”的小院子,并询问陈泽申对当地养殖业发展的看法及对大湾村的期望。
红色事迹传万家
  7月14日,实践团转移“战地”,走进金寨县黄堰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周立国向实践团介绍了近年来黄堰村脱贫攻坚的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他认为乡村振兴存在人才短缺问题,人才引进对地方经济建设有推动作用。他希望能够从各高校引进人才,从乡村能人中发现和挖掘人才,加强改善蚕桑、黑毛猪和蜜蜂等养殖和茶叶种植问题。让实践团进一步了解黄堰村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并制定明确规划以助力乡村振兴。
  次日,实践团以发放党史学习宣传单页和放映红色主题电影等形式开展党史宣传活动。实践团在黄堰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为村民们放映红色主题电影《建党伟业》,让村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程。村内一位老人激动地向队员们说道,今天的好生活来之不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生活。他希望队员们要好好学习,积极入党,争取为国家多作贡献。
  下午,在村委会的帮助下,队员们对村里的五名留守儿童和两位孤寡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和爱心捐助。为儿童们购买了水彩笔、图画本等学习用品,并为他们辅导暑假作业,陪他们一起玩耍,倾听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烦恼。队员们向他们讲述大学里的精彩生活,鼓励他们认真学习,为创造美好的将来而努力。
  随后,实践团为黄堰村的孤寡老人送去一些营养品。队员们在与老人聊天的过程中,倾听他们讲述老一辈的故事。队员询问他们的身体、生活和子女外出工作状况等问题,了解到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并希望老人们要注意饮食,保重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安享老年生活。
产业发展助振兴
  7月16日,实践团到金寨县大湾村蝠牌茶旅有限公司开展调研活动,包括茶厂经营、茶园种植、茶叶销售和茶艺学习等方面。
  蝠牌茶旅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实践团介绍了蝠牌茶旅名字的来源,茶厂的历史、现阶段规模和近几年的发展成就等,并为队员科普了茶叶从采摘到制作完成的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精制和加工等一系列流程。据了解,茶厂拥有生态农业种植基地五千余亩,年加工名优绿茶三十余万斤,以六安瓜片、金寨红茶、金寨黄大茶、黄芽和白茶等品类为主。通过此次茶厂调研,队员们学习到更多有关茶的知识,了解了大湾村茶产业的发展。
  六天的社会实践,队员们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对大湾村和黄堰村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两个村子的现状及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用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发展。
  □本版稿件由李嘉懿、周全球、徐丹丹,本报记者徐徐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