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风雨 “豫”见“皖”美青春 “红领巾”致敬八一 宿松县“四个一”推进全国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 联络站里话改革 16个小时治“豫”光明 拼搏是激流勇进的姿态
01: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9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7月3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9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战风雨 “豫”见“皖”美青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1-07-30 11:08:39

 □本报记者  谢婷婷


  本报讯  连日来,河南暴雨牵动所有人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省多地团组织、团员青年纷纷驰援河南,皖豫情深,共度风雨。
  “胡辣汤挺住,牛肉馍来啦”。7月21日,作为河南省邻居的我省亳州市迅速驰援,该市消防救援支队等多支救援队伍陆续到达郑州市展开救援。随后,亳州供电抢险救援队、市城市管理局专业防汛应急救援队,以及由市人民医院一线党员医务人员组成的亳州医疗队也紧急集结赶赴灾区。7月24日,团亳州市委向该市各级团组织、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发布《防汛救灾倡议书》,号召各方踊跃捐款捐物,定向用于河南水毁学校的修缮和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救助;爱心力量有序参与、积极助力河南抗洪抢险工作;充分发挥团属新媒体平台作用,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开展正面宣传,共同“亳”击风浪,风“豫”同“州”。
  7月21日晚,位于郑州市东风路与纬三路交口一地下停车库被水淹没,面积达1.2万平方米左右,需要紧急处置。接到命令后,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与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出动2套远程供水系统、1台抢险救援车和50名指战员进行排涝作业,一直忙碌到23日凌晨4时。7月22日,已经断水断电36个小时的郑州阜外华中医院像一座孤岛悬在汪洋中。1229名病人及医护人员、陪护家属等3000多人亟待转移。当天7时,正在待命的亳州市谯城区爱国拥军促进会和天狼救援队的志愿者们接到任务赶赴医院,转移两百余名患者及其家属。“救援过程中,还有老人鞠躬对我们表达感谢,让我们感觉特别温暖。”孟文超说。
  “挺住,河南烩面、阜阳格拉条来了”。7月20日以来,一支又一支经验丰富的青年救援队伍携带着冲锋舟、橡皮艇、消毒机和急救箱从阜阳市各地出发,驰援郑州市。到达后,队员们立即投入应急救援工作,一刻不停地救援受灾群众、运送应急物资、转移老人和儿童等重点人群,连续救援后只休息两三个小时就立刻再次投入战斗。7月21日下午3时30分,阜阳市颍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分两批前往郑州市救援,一直持续到凌晨3时多。21日,阜南蓝天救援队12名队员凌晨1时出发,近8时到达郑州市,随后接到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指令开始救援。21日,临泉县天狼救援队驰援郑州市,在中牟县阜外医院运送物资,转移病患。同期驰援河南的还有临泉县蓝天救援队、太和红十字救援队、界首市雷霆救援队、界首市蓝天救援队和阜阳供电抢修志愿队伍等。
  “我们开了一辆救援车,带了水上救援装备”。7月21日凌晨,宣城蓝天救援队队长苏成龙带领四名队友汪兴起、徐样样、阮安东和高波连夜驰援郑州市。21日12时,救援队驱车十多个小时,一路上经历了路段严重积水、暴雨阻挡视线等困难,终于进入郑州市区。根据统一安排,立即开展搜寻失踪被困人员、转移积水区域被困人员及物资运送等救援行动。首个任务是前往中牟县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协助转移群众和运送物资。随后在郑州市东四环附近一处花卉市场,队员们成功转移了几十名群众,其中有一名怀孕八个多月的孕妇。7月23日下午, 五名队员在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转移了一百多名村民。“当时心里就一个念头:多转移一个人,就多一分安全。”队员汪起兴说。
  “皖”众一心,“豫”你共度风雨。连日来,我省各方救援力量驰援河南,展现了“皖”美的青春风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