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用初心书写乡村教育的“幸福答卷”
04: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8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6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82期  下一期
方芳:用初心书写乡村教育的“幸福答卷”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韦玉柏 发布日期:2021-06-30 14:54:03

 □通 讯 员  方  迪

  本报记者  韦玉柏

  “母校会记住你们每一个人的笑脸、每一次朗朗的读书声,希望你们都能长风破浪,勇往直前,奔向自己美好的明天!”这是6月21日,在安庆市迎江区即将撤并的长风乡中心小学,校长方芳在和全校16位同事、69名小学生拍下“全家福”后,为学生们送上的祝福。
  从2019年9月到2021年6月,作为我省首批乡村首席教师的方芳,义无反顾地从城区学校来到长风乡中心小学,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她以朴素的教育情怀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积极带动乡村小学优化教育生态、提升教育质量,书写着乡村教育的“幸福答卷”。

方芳和学生们在一起

潜心育人 写下112篇工作日志

  “这次再到长风工作,等于是回家了。”2019年9月,接受组织委派,以小学校长身份来到长风乡中心小学履职的方芳这样说道。
  早在2012年9月,当时还在华中路第一小学的方芳,就曾来到长风乡将军小学支教。从那时起,她就与乡村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长风乡中心小学是一所城市近郊的农村小学,由于近年来城市东扩的加快和棚户区改造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进城务工,随之而来的则是生源的骤减。
  当方芳来到长风乡时,整个中心学校已由原先下辖的十几个村小,整合为两所村小,她所在的中心小学,也由高峰时期的五六百名学生,锐减到九十多名学生,其中还以留守儿童居多。
  面对生源锐减的现状,初来乍到的方芳并没有减少工作热情,而是从一开始就在思考——自己可以为这些留守儿童做些什么?虽然身兼校长的担子,但方芳还是毅然选择走进课堂,主动承担了一二两个年级的阅读课和口语交际课教学任务,在第二年更是当起了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只有和孩子们在一起,当好他们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才是自己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在方芳看来,自己的身份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校长,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不管面对的是四十多人的大班,还是仅有六七人的小班。
  正是怀着这一朴素的教育情怀,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方芳还坚持撰写工作日志,记录下自己对日常工作特别是教育、教学上的真实感受和深刻思考。从最初的《长风初起》系列,到后来的《不一样的一年级》系列,两年里,她一共撰写了112篇工作日志,累计30多万字。
  “做操时,虽然不能做到服装的整齐一致,但孩子们精气神很足” “大扫除后,每个孩子的脸蛋都红扑扑的,在阳光下闪着光”“这些孩子的劳动能力比起城里的学生,强得不是一点点”……在方芳的这些日志里,这样的表述格外令人瞩目。
  方芳直言,农村的学生们都很聪明和淳朴,生活能力也很强,但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缺少家庭的积极配合,他们在学习上与城区学生有一定差距。“所以老师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应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去帮助每个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芳表示。
  为此方芳花了大量时间,无论是阅读课还是口语交际课,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语文教师,每一种角色的扮演中,她都以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倾情投入,不仅加强常规教育,也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
  有的学生从来没有握过笔,她就握着学生的手一点点地教着;有的学习要求学生没听明白,她就不厌其烦地强调一次、两次、三次;建立班级微信群后,有的家长不会使用微信,她就主动上门家访……
  在方芳的努力下,学生们的进步显而易见,家长的配合也日渐紧密,与之相伴的,则是课堂上的欢声笑语一如往常。在最后一篇《不一样的一年级》系列里,方芳饱含深情地写道,“真的希望这样的喜悦能每天洋溢在他们的脸上,伴随他们成长的每一天。”

创新思路 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

  在当好老师的同时,方芳也在努力适应着“校长”这一新角色的转换。
  对原先在华中路第一小学只负责一个部门工作的方芳来说,在新的环境、新的岗位,更需要各方面的考量。除了教学,还要统筹考虑校园安全、作风建设、财务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事情,这让她一度难以适应,但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和摸索,方芳很快就找准了自己的方向。
  在方芳看来,虽然和城区学校比起来,长风乡中心小学存在着教师年龄偏大、学生数量太少等一系列问题,但作为校长,自身更应定位在“服务者”而非“管理者”的角色,要尽自己最大能力为老师和学生服务,为学校更好地发展服务。
  “教育是唤醒”,考虑到该校的留守儿童较多,方芳认为,应当努力唤醒学生们对读书的渴望,让他们浸润在书香中,拥有和城区学生一样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也是她最大的愿望。
  在方芳的大力推动下,该校以区级课题《农村薄弱学校大阅读课程构建的实践探索》为抓手,努力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在向全体家长发出亲子阅读倡议的基础上,不仅为各年级推荐了阅读书目,还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支持,利用“你阅读 我买单”活动的专项资金为学校图书室添置了一大批新书,并在留守儿童餐厅设置了图书柜。
长风乡中心小学还进一步从教育评价改革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阅读“三级”评价体系,即每周评选班级“读书之星”,每月评选校级“读书之星”,每学期评选校园“读书大王”,同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设计了不同风格的课外阅读记录本,这些举措让不少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汪倩表示,“得益于这些活动,这两年读了不少新书、好书,收获了很多快乐,更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方芳带头在学校开辟了一处校园农场,让每个班级都有承包田,每名学生都有劳动任务。该校还打破班级建制,在自由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开辟了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音乐、美术、书法等六个特色社团,并设定每个周五下午为自由社团日,这已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除了让学生们享受到更多快乐的校园时光,方芳还竭尽所能为老师们提供周到的服务。对于不会使用电脑的老教师,方芳总是热心帮助其操作使用;只要是有培训的机会,方芳总是为老师们积极争取;年轻的老师只要有问题请教的,方芳总是耐心地解答……在同事们的眼中,方芳更像是热心的朋友而非校长。
  谈及对方芳的印象,在长风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教师金仁飞一个劲地竖大拇指,“方校长很随和、很负责,到哪都能和老师打成一片!”
  近两年下来,方芳也逐渐由一位教学骨干,成长为一位“多面手”:音乐广播系统坏了,她积极联系维修师傅;应急药品没了,她主动驱车购买;公众号发布,她自己设计并编排;年轻的老师不会写新闻,她手把手指导……特别是在2020年的暑期防汛中,她还牵头组建了一支由女教师组成的“娘子军”巡逻队,连续几周配合乡里在大堤上巡逻,受到乡政府和周边群众的一致赞赏。
  “工作28年以来,这是最忙碌的两年,但也是最充实、最有意义、收获最大的两年。”方芳坦言,能为乡村教育贡献一点微薄力量,自己感到十分荣幸。

甘为人梯 当好年轻教师引路人

  作为我省首批乡村首席教师、安庆市骨干教师和迎江区名教师,方芳还身兼着“帮、传、带”,特别是“改变乡村学校教育模式、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共享”的重任。
  “一个学校,最不能马虎的就是教育教学,这是学校的立身之本。”从刚来到长风乡中心小学开始,方芳就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进行了优化,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教师备课、作业检查、课外阅读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量化标准。
  除了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方芳特别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该校开展的“人人献一课”岗位练兵活动中,考虑到老年教师多、青年教师少,方芳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提出不同的岗位练兵目标,不仅让年龄偏大的教师也能参与其中,还充分发挥支教教师的示范作用,给青年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让不同年龄的教师都能在活动中有所受益。
  当青年数学教师韩明亮作为一位村小教师,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教学展示活动时,方芳不仅陪着韩明亮多次磨课、试教,甚至还亲手为他熨烫第二天参赛的服装。
  早在2012年全区师徒结对中成为方芳“徒弟”的曹倩倩,在2019年选择到长风乡中心小学支教,这让师徒二人的交流更加方便。她至今仍对方芳热情指导自己参加全区教师基本功比赛的场景难以忘却,“为了帮助我在比赛中自信发挥,方校长放弃了中午休息时间,亲手帮我修改PPT……能有这样的师傅,我感到非常幸运!”曹倩倩说。
  在长风乡中心小学,方芳还积极响应我省总工会“跟着劳模去扶贫”号召,多次组队赴太湖县刘畈乡栗树村刘河小学、九田小学开展帮扶送教,受到当地学校和老师们的热烈欢迎,认为不仅发挥了其作为全省乡村首席教师的示范效应,也送去了迎江区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理念,一定程度上为当地教育教学指明了很好的指导方向。
  除了致力于乡村教育生态的改变和乡村教师的成长,作为安庆市儿童阅读课程研究与推广中心和迎江区“悦读工作坊”的核心成员,方芳还责无旁贷地为推进课外阅读区域化而不懈努力。
  她积极开发“1+X”阅读课程,建立了“方老师的百草园”等个性化的阅读微信公众号,多次主动参与全区小学语文片区教研活动,并主动为东部新城片的年轻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十余场,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课程推广中的经验做法悉心传授。
  方芳还和其他“悦读工作坊”的成员一起,主动争取樊登读书会、“前言后记”书店等社会力量支持,有效整合社会及家庭资源,积极开展阅读快闪、千人诵读马拉松、樊登读书分享、亲子阅读公益讲座、图书城公益课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不仅让阅读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更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为迎江区乃至全市儿童阅读课程的建设和推进,创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虽然眼下方芳所任教的长风乡中心小学即将撤并,但方芳的一颗初心仍然牢牢系在农村。“接下来,我将着手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带动一批包括城乡教师在内的年轻老师,实现更好的共同成长。”方芳表示,在当前全区积极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的背景下,将积极发挥首席教师的区域示范引领作用,更加积极地为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全区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人物点评:方芳作为我区首批“全省乡村首席教师”,这些年来不仅在开发和推广课外阅读课程上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发展上竭尽心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学校的教育生态,引领并带动了乡村乃至新城一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确确实实为我区创优工作增添了不少亮色,值得击节叫好和学习推介。
——安庆市迎江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教研室主任  江兴玲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