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我的篆刻之路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6-29 11:52:53 |
崔粲 学校:铜陵市实验小学瑞龙校区六(3)班
□胡玮玥
![]() ![]() 我叫崔粲,是铜陵市实验小学瑞龙校区六(3)班的一名女生。我乐观开朗,爱好广泛,做事执着,成绩优秀,在众多园丁的辛勤培育下,通过不懈的努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先队员。学习成绩基本保持在班级总分前三名。在每学年度“迎春杯”学科竞赛中,各科均能拔得头筹。2018~2019学年度被铜官区教育局授予“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
小学是人生学习的起步阶段,从过去的无忧无虑逐步过渡到承受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我的课外活动十分丰富。尤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学习书法、国画、竹笛、围棋等,这些兴趣爱好,丰富了我的人生,我像一块海绵一样快乐地汲取着、学习着;像羽翼渐丰的小鸟一样快乐地成长着、翱翔着。
懵懵懂懂入门来
四年级的某一天,班主任叶老师给大家发纸条选报兴趣班,到我身边时,亲切地说道:“崔粲同学,我看你的书法写的不错,书法篆刻相通,有没有兴趣参加篆刻班啊?”“好啊!”我抱着好玩的心理,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不久之后,我和一批小伙伴参加了瑞龙小学六瑞国学社学生篆刻班开班仪式。激动人心的一刻到来了!西泠印社社员、篆刻名家孙向群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在印石上刻下了第一刀!自此,篆刻这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也深深地刻进我幼小的心中。接着,我和一批小伙伴饶有兴趣,同时也懵懵懂懂地参加了夏老师的篆刻班。第一堂课,夏老师带来很多书法、篆刻作品,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又介绍了很多工具,比如印床、印石、刻刀等等。刚开始,老师把字写在印石上让我们照着刻,大家都很有兴趣。
沉浸其中苦练习
后来我们才慢慢了解到,不光只是刻刀用法,还要掌握篆书字体、演变,甚至历史,大家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是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渐渐地很多人感觉到枯燥,失去了兴趣。有段时间我也经常上课做小动作,下座位和别人玩闹,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也看在眼里。
一天,夏老师搬来厚厚的几本印谱,我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看那一幅幅精美的印章,时而刚劲,时而柔和,线条优美,韵味十足。只要发现其中的美,就再也不会感觉枯燥了,渐渐地我沉浸其中。有几次手指都磨出水泡,爸爸妈妈心疼得不得了,但是我看见作品完成了,觉得什么苦都是值得的。时间慢慢过去,有些东西也在沉淀。有一次,陆校长提议我的一幅作品《长乐》作为友好学校交流礼物赠送给友方学校,让我受宠若惊,也增加了把篆刻好好学下去的决心。
奋斗不止赢荣誉
在夏老师的辛苦指导下,我还学会了拓印、制作印屏。踊跃参加了各类相关比赛,如教育部主办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学生篆刻大赛”等活动,虽说那次努力了没有获奖,但是班上两名小伙伴获奖了,我也替他们高兴,同时心里告诫自己一定要加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9年10月份我获得第五届“晒墨宝杯”全国书法大赛篆刻奖,并在韩天衡美术馆展出。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来的学习生活节奏,广大医务人员、解放军战士、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等,挺身而出,忘我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作为一名小印友,听说安徽印友会开展了“阻击疫情·安徽印友在行动”活动,正在召集作品。我积极行动,希望能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热情和力量。在夏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完成作品《平安》,借此希望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者早日“平安”归来,一个都不能少!此次征稿,我的作品有幸作为全省唯一一名小学生作品入选。也因为这次投稿,我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听说爸爸妈妈工作的医院正在号召给武汉捐款,我坚持把这笔稿费一起捐出。
转眼间,我接触篆刻这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已经两年多了,虽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荣誉,但我也深知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家长的辛勤付出,更加体会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醇厚、优美。感谢这最好的时代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那就是——我的时代,随我秀!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