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书本去旅行
06:美文展示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8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6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80期  下一期
跟着书本去旅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6-28 13:52:17

  编前语  日前,受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跟着书本去旅行》栏目摄制组的邀请,滁州市第三中学六名学生随摄制组成员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方笑一教授一起来到美丽的琅琊山下。在这里,通过镜头寻找欧阳修散文《醉翁亭记》中的美景及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

  一次奇妙的旅行,一段穿越历史的成长。
 

一次奇妙的旅行
□滁州市第三中学七(6)班  曹子璇
               辅导教师  杨来军

  经过层层选拔,加上导演亲自面试,我最终被选为央视十套《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的参与者。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我也要上电视啦!
  初开始 激动万分
  4月10日是拍摄的第一天,虽然需要早起,但我还是精神十足——终于要去拍摄节目啦,好耶!一切准备就绪,再经过约二十分钟的车程,便到了此次拍摄的起始地——琅琊山的琅琊阁。为何是“琅琊山”呢?因为此次的“书本”角色便是欧阳修写的《醉翁亭记》。啊,这里真是晴空万里,神清气爽,想必这次的拍摄也一定会十分顺利。我高兴地想,使劲儿呼吸着山上的新鲜空气。不一会儿,拍摄组也如约而至。我和同学们见到了同来拍摄节目的方笑一教授。能够听名家面对面传授知识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接着,我们又见到了节目组的主持人——马笑舒姐姐。我不禁眼前一亮:她真是个非常漂亮又有气质的大姐姐,还有稍显严厉的潘宇导演。他们和我们热情地打招呼,一点也不摆架子。这让我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平静了些许。终于,要开始拍摄节目啦。
  “录”途中 叫苦不迭
  还没来得及“热血沸腾”,就被第一次要拍摄的地方——琅琊阁上的大风刮了个透心凉。因为拍摄需要,我们都穿得少。特别是我们女生,还穿着丝袜。好不容易拍了一条,我和小伙伴们冻得瑟瑟发抖,心想,终于能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了吧。没想到,潘导却在这时“冷酷无情”地下达了指令:刚才同学们动作太僵硬了,重拍。我们仿若“重获新生”的笑容立刻消失殆尽。无奈,只好重拍。经过了数次“风”的洗礼后,终于下了阁。但前方等待我们的,是一个又一个拍摄场景,一次又一次地重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居然连一座小桥都得前后过二十多分钟;几十米的路,能反反复复重拍了七八遍。不禁感叹:做演员也如此辛苦呢!原来,我还天真地以为,不就是拍几组视频嘛,有啥大不了的?不就像穿着漂亮裙子春游一样?但一天下来,疲乏至极,就连有“夜猫子”之称的我,卧倒后也能五分钟内酣然入睡。对此,我是“欲哭无泪”。
  收工后 思绪万千
  经过两天半的艰苦拍摄,4月12日,终于结束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一个个都迈着轻快的步伐,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中,我的心情渐渐平复,又开始有些依依不舍,唉,要与和我一起合作的大家分别了。这两天半的拍摄,我累过、懊丧过,但我每时每刻也都在收获着,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让我们走近了文化古迹,触摸了历史,近距离地感受了经典之美!望着实地的景物,听着方教授对欧阳修写作《醉翁亭记》前前后后的历史事件及欧梅、酿泉等诸多景点的解说,我仿佛在与大家一起,慢慢揭开蒙在琅琊山上的一层历史的面纱。真没想到我身边的琅琊山,竟有如此多的奥秘。
  果然,没有辛苦就没有收获。细细回忆这几天的点点滴滴,当我想到这次拍摄节目有我出一份力、我是其中的一员时,忽有一股奇异的感觉涌入我的脑海、我的心田。经过这感觉的洗涤,我仿佛不那么累了,而且感觉到一种更加深刻的快乐使我无比轻松。这感觉大概就叫“成就感”吧。这是一次经历,也是一堂课,一堂与在教室里不同的课。
  经过这次参加节目的拍摄,使我增长了见闻,懂得了许多道理,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历练,着实令我印象深刻。不过,有开始也就有结束。再见,琅琊山;再见,方教授与笑舒姐姐;再见,潘导与拍摄组;再见,这次奇妙的旅行。渴望我们能有机会再次相见。

我的第一次拍摄经历
□滁州市第三中学七(6)班  勾惜月
              辅导教师  杨来军

  今年清明节前,我有幸被中央电视台《跟着书本去旅行》栏目的导演选中,去拍摄有关《醉翁亭记》的内容。为了不辜负导演的信任,在拍摄的前两周,我按照拍摄的需要,每天努力地背诵《醉翁亭记》,并特地找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了解《醉翁亭记》和欧阳修的相关内容,为拍摄做好充分的准备。
  今年4月10日,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拍摄活动,紧张是在所难免的,再加上那天的风很大,气温也比较低,为了不影响拍摄的效果,我们都穿着单薄,站在那一会儿,整个人就发起抖来。
  我们拍摄的第一个场景是在南天门上的琅琊阁。站在高高的琅琊阁上,风更猛,气温更低,我们一遍遍地拍着,浑身控制不住地发抖,而导演却很严厉,要求我们表现出轻松愉悦的样子,身体自然放松……当时真想放弃了,但看到领队姐姐身上穿着比我们还单薄的衣服,却时刻保持着饱满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拍摄,那一刻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拍下去。我努力地克制住自己,用意念抵制寒冷,似乎也没有那么冷了……等到晚上拍摄结束的时候,我感觉我的脚和腰都已经酸疼得难以支撑。
  经过这几天的拍摄,我真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演员或者是节目录制者,真的不容易。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有的成功背后都会付出艰辛的努力。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画面,实际上都要进行许多次反复的演练……
  就在拍摄即将结束时,我看到老师为我抓拍的一些现场照片。我突然发现自己不再像开始躲避镜头,低着头捂着脸,而是面带笑容,对着镜头,是那样的自信,那样的容光焕发。我幡然醒悟:虽然我现在学习成绩一般,但只要我够努力、够拼搏,我相信我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有所突破。我同样可以自信,同样可以赢得掌声。

醉翁亭拍摄感想
□滁州市第三中学七(6)班  祁博文
               辅导教师  杨来军

  回想两个月前的一次拍摄经历,记忆满满。
  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下午,我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向学校。第一节是体育课,正当我们欢乐地打篮球时,杨老师走了过来,说有央视的人来录制节目,要选几个人,说还要让我们背《醉翁亭记》。懒得背书的我躲到后面,可杨老师还是发现了我,让我上来背。随后,杨老师领着我们来到会议室,站在总导演的前面。根据要求,我们每一个都要来一段简单的自我介绍。可大家讲的都不是很简单,发挥了自己的实力,我也不甘示弱。结果公布后,我竟然被选上了。那感觉就像心中降了一场流星雨一般。
  回到班级的时候,感觉我整个人都要飞起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等待,终于到了录制节目那一天,我们几个一大早就赶去集合了。一路上,我们在车上边聊天边唱歌来缓解紧张,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第一站——琅琊阁。那会儿,导演组还没有到,我们就在那里欣赏起风景来了,从山顶上望下去,还真有几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冷。
  没过一会儿,摄制组来了,我们就这样在山上颤抖着拍完了第一幕。在结束了一段拍摄后,我们也没那么紧张了,面带笑容地录完了剩下的几个地方。经过一天的拍摄,心里的开心和激动肯定是有的,但最大的感受还是累。
  拍摄的体验既兴奋又激动,意义非凡。在教授的讲解下,原本我以为熟悉的琅琊山又有了几分有趣的色彩,我也懂了之前许多都不知道的知识,虽然这只是一个节目,但我相信这次拍摄经历会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从台前走向幕后
□滁州市第三中学七(6)班  胡玲瑞
               辅导教师  杨来军

  我站在琅琊阁顶上凭栏而望——环滁皆山也。四周连绵不绝的山脉上“盖着”一层嫩绿相交的“被褥”,淡淡的绿色隐没在清晨的薄雾中。升起的朝阳带走了残星,清风缕缕夹杂着春天中青草绿树散发的淡香和一股寒气。我突然被这股清凉拉回思绪,不由得感慨起了这几天的经历。
  正在上体育课的我们被杨老师喊回去背《醉翁亭记》,同学们都不情愿地嚷嚷着,我也是无精打采地趴在最后。经过初选后得知最后选上的要上中央电视台节目,我们这群人瞬间兴奋了起来,都铆足了劲,希望被选上。经过各自的发挥PK,我们班五个人入选,大家兴奋地尖叫着。
  周末一大早,经过梳洗打扮的我们就上了琅琊阁,杨老师带着我们熟悉了环境。等来了摄制组,我们和主持人笑舒姐姐、方笑一教授攀谈了一会儿,发现他们都很和蔼可亲,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明星、大腕的架子。
  山顶上的开拍跟我想象的真不一样,大家个个冻得跟鹌鹑似的,恨不得缩成个球,每拍完一段就到处找墙根避风。由于琅琊阁上风景实在很好,又加了航拍。我们九个按照导演的要求趴在围栏上欣赏着眼前郁郁葱葱的山脉,手指着远方……
  下午又拍了不少场景,大家和摄制组也熟悉了起来,氛围也更加轻松愉快了,让我印象最深的拍摄地便是九曲桥。这个场景需要我们指点着水里的鱼来取景,而我们所在的那片水域一条鱼都没有。这需要大家发挥想象来做动作,因为只是录制图像,大家便自由发挥了:“哇,你看那有条金色的大鲤鱼”“啊,就是就是,那还有一条绿色的鱼”……站在旁边的方笑一教授即兴给我们来了一篇“关于如何把没有鱼讲成有鱼”的有趣演讲,逗得我们开怀大笑,也不由得敬佩起方教授的知识渊博和幽默风趣。
  只知电视上的美景却不知拍摄的幕后,这次节目录制虽然充满了欢声笑语,但录制的辛苦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节目组的艰辛与不易。
  □特别鸣谢滁州市第三中学刘佳老师供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