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了 下一程再见
03:毕业季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8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6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80期  下一期
栀子花开了 下一程再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6-28 13:50:12

  编前语  有人说,高考无非就是很多人答同一张卷子,然后决定去哪座城市,做什么工作,今后和谁相知,和谁一起旅行,和谁走一辈子,不管结局如何,一切都是美好的。的确,随着高考放榜,一切都告一段落了。

  毕业之际,你有哪些话想对母校、对师长、同窗说的呢?这个夏天,又有多少回忆留在合肥市始信路179号——合肥一六八中学呢?本期毕业季,听合肥一六八中学学生记者站的那些青春细语。
 

高三(26)班  葛雅欣——
难忘校园里一笔一划写下的梦想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6月9日的风微抚着每一位一六八高三学子的面颊,也即将吹散毕业的我们,但吹不散的是每一名同学和每一位老师紧紧相依的师生情。难忘合肥一六八中学的春花秋月,皑皑白雪,朗朗阳光;难忘每一位老师辛勤的付出,耐心的解答,贴心的安慰;也难忘三楼连廊伴着夕阳背书,晚自习白炽灯下一笔一划书写梦想。在这个隆重的毕业典礼上,悉心听取吴校长的讲话,立志成为中国的脊梁,以合肥一六八中学毕业生的身份,坚持择善修身,立学济世,努力为祖国的腾飞发光发热。一六八,我亲爱的母校,史老师,我亲爱的班主任,还有我可爱的26班各位老师和同学,衷心祝愿合肥一六八中学2021届学子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高三(27)班  冯淑娴——
再见我的“水分子班”

  27班,别名“水分子班”,响当当的班名寓意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似氢氧原子一般心与心紧密贴合,友爱又互助。事实也的确如此,三年时光荏苒,一个个小小的水分子在可爱温暖的老师们的带领下,习得坚韧,获得成长。“聚是一团水,散是漫天云”,我们会携着感动与力量,在新的征途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高三(28)班  朱纪玉——
三年时光道不尽的拼搏与成长

  时光着实是道不尽、说不清的话题,三年不长不短,28班,就要分离了。
  说分离,好像伤感就会涌上来,谁回忆我们的点点滴滴,不会感动、感激呢?从金光闪闪的高一,到拼搏奋斗的高三,是时光转瞬,却也是记忆永恒。
  高一的我们,似乎还带着一点生涩,磕磕碰碰,小步前进着。我们似乎走得很快:文明班级、优秀团支部,我们还有些懵懂,却不知不觉成功了。
  高二我们或许淡忘了一些荣誉,但是不曾淡忘拼搏。
  高三了,我们抛开许多,潜入学习的海洋,偶尔浮出水面,看一看湛蓝的天空。转眼到了说再见的时候,感谢一六八的老师们教导我做人做事的道理,教会了我一份努力一份回报的至理。寻心所向,筑梦彼方。

高三(30)班  邹轶凡——
行过成人礼 全新再上路

  时光荏苒,转眼间三年已成过去;年至十八,辉煌中未来敞开大门。三年里,我们难忘和同学们的互帮互助,来自老师的拳拳关心,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未来,我们作为成人,即将扛起我们这一代的重任,成为新一代中国的脊梁。今天是毕业典礼,我们在歌声中与母校告别,泪眼中作别故人;今天也是成人礼,走过那道大门,我们正式成为成人,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我们势必以崭新面貌跨向未来!

高三(21)班  张宇哲——
收起回忆 你我扬帆再起航

  铃声悄然响起,交上高考答卷,我们结束了长达十二年的奔跑。马不停蹄,今天,我们如约回到母校,参加毕业典礼。本以为我们会满是激动,可见到的时候,只是互相道一句,结束啦!镜头定格下也只是自信的笑容。这或许是高考的洗礼所致,也或许是面对即将成人内心里的冷静与从容所致。当穿过成人门的时候,老师们给我们以鲜花和掌声,门里是师长的欣慰与骄傲,门外却是一个我们要自己探索的世界。这就是成长,一切都那么自然。把美好回忆收好,你我扬帆再启航!

高三(22)班  许嘉琦——
往事如风 岁月亦如歌

  也许我们都不曾意识到,在刹那间我们已经成人,在恍惚间我们已经毕业,辗转间我们就要离开这个校园。突然想起开学报道时初见班主任,她笑得温柔,夸赞我们作业做得不错,心中早已欢呼雀跃,表面却腼腆地说我会努力学习的。又想起那节体育课,下课铃早已响起,但我们仍在操场挥汗如雨,没成想,回眸时却落入班主任的似笑非笑中,准备投的球从掌心滑落。那张我们站成一排笑得尴尬而又灿烂的“阳光少年照”在青春的岁月里熠熠生辉。现在提起网课时升的段位和降的成绩,仿佛只是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但是记忆汇成了人生的经验和成长。高三时内心不为人知的紧张和埋藏心底的期盼,使我变成了一个更完整的我。从高一的互不相识、畏手畏脚,到今天早上毕业典礼上的难舍难分,放声高歌,我们无疑成长了许多。走过成人门时猛然认识到:我是成年人了。
  今年的毕业季,我们没有泪水,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不会分别,只要心在一起,22班就永远不散!愿所有同学乘风破浪,不负韶光。愿所有老师身体安康,万事胜意!

高三(24)班  柏丹丹——
将祝福收进行囊 奔向五彩前程

  走上红地毯,穿过象征着成人的彩虹门,属于我们的人生高光时刻到来了。全体高三老师分列红地毯的两侧,用他们祝福的话语、期盼的眼神、热情的拥抱送给我们成人礼最珍贵的礼物。
  1800多人站上早已搭建好的高架,留下了我们在母校最盛大的合影。虽然天气渐热,摩肩擦踵,但是大家井然有序,按照老师的指示,完成了集体照和班级照的环节,展现了我们一六八学子优秀的品质。我们也是用自己的行动在告知母校和老师,是你们的辛苦培育和谆谆教导,造就了今天文明、礼貌、充满前途和希望的我们。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雏鹰长大终要接受风雨的洗礼。回到本班教室,班主任吴老师给我们开了最后一次班会,临别祝福和嘱托。大家高举手中的矿泉水和可乐,在吴老师的倡议下为了我们更加美好的未来干杯!
  再见了,母校!再见了,我的一六八!今天,我们将奔向不同的前程;他日,学子归来定当报答母校的教育与培养!

高三(15)班  胡迅仪——
因为相遇和分离 完整了岁月

  我们在时间上标上刻度,于是有了年月日。每一年、每一天、每一秒都是生命的一段。在浩淼的宇宙里,我们小心翼翼地找到了自己的座标,在亿万光年的空间里,在亘古绵延的时间里,我们期冀这一瞬能够永恒。我们的生命,还有另外一种标记,那就是无数的相遇和分离。在相遇和分离之间,是一段完整的岁月,在这段岁月里我们都聚在一起。2018年到2021年,属于我们的这段岁月,停留在宇宙里。这段时光会变成恒星,给我们的一生带来光和热……

高三(16)班  杨子杨——
青春不散场

  6月9日,我满怀期待地踏进学校大门,我身旁有许多高一高二学子正骑着单车匆匆飞过。凝视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有些怅然若失。只是经过短短两天,我感觉校园已是大大不同。一想到这,我不由地加快了脚步,渴盼见到同学们和老师们熟悉的面庞,更渴望进入熟悉的高三(16)班。
  走到操场,大家一改平常的严肃紧张,老师们更是像孩子一般开怀大笑,全身心投入这次最后的盛会。唱歌、诗朗诵……我抱着鲜花走上台,看着我们的班主任韦老师,眼眶湿润了,不敢让老师瞅见,我赶紧换上没心没肺的笑容把花递给老师,“韦老师,谢谢您!”说罢我匆匆转身离开。走红毯的时候,看着左右两侧站着的老师,其中有我认识的、教授过我的,也有我不认识的、觉得面熟的,他们的眼里都饱含深情,仿佛在诉说这成长之路的艰辛。最后的毕业照环节,我们欢喜又焦灼。
青春不散场,永远的16班。

高三(18)班  凤慧洁——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迎着初阳,踏着花香,今天,我们的脚步格外轻快。不到7点钟,在熟悉的18班,看着熟悉的同学,一番欣喜却夹杂一点离愁。在这里,我们洒过运动后的汗水,我们落过失望的泪水,我们分享过进步的欢乐,今天之后,再打开,便是另外一群人的故事。
  春风得意马蹄疾,我们在班长带领下到达了操场,却发现已是不同的模样。红凳子、红屏幕、红毯、红门,我们就要走过高中,走向未来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入座后,毕业典礼正式开始。
  高中三载,师生是陪伴,更是教诲。看着我们亦慈亦严的“李老板”、和蔼可亲的钟奶奶、可爱细致的晶晶老师、高冷耍皮的耀虎哥、温柔踏实的娜娜老师,还有优雅担当维维老师,脸上带着微笑,仿佛自己早上刚上过课,心中深知,已是往昔。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18岁的年纪,18班。我们向往着自由的生活,我们更明确自己的责任。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国家的兴荣与青年的向上密不可分。愿我们都能铭记校长嘱托,择善修身,立学济世,做好一代一六八人的模样!

高三(19)班  王田田——
担起新时代公民的责任

  世间情动,最是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撞壁乒乓响。
  怀揣着高考余波后的不安,同时也有如释重负后神经的格外兴奋,随着熙攘的人群拥上了五楼熟悉的教室。打开教室门的一刹那,曾经挥洒汗水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是我的19班。
  接着进入操场,这是高三年级最后一次大型活动,每个人都尤为珍惜,在指定区域就座后,接着开场白,全体高三学生起立进行庄重的成人宣誓。正如三年前一六八“国际视野,平民情怀”深刻印入我们脑海中一样,如今我们秉承着这一理想,走向远方,步履一样坚定。
  三载寒暑,三尺讲台,三寸金舌,三千桃李。同学们格外珍惜与授课老师相处的时光。优雅美丽大方的班主任高高,苦口婆心的老干部李伟,温柔尽责的芳芳,备课认真无比的娟娟,又幽默又强的姜姜,青春活泼的王洋,19班的同学们,真的会想念你们。你们是我们见过的最好的老师。
  不舍、遗憾、憧憬、欢喜、复杂的情感揉碎、酝酿在少年的无言之中。或许若干年后再回头看,但那时又会是怎样的况味与心境。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