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多举措撑起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伞”
01: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7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77期  下一期
我省多举措撑起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黄慧 发布日期:2021-06-23 15:24:56

 育出高质量人才

——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刊
我省多举措撑起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伞”
□本报记者  黄  慧
  今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精神,全面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稳就业工作。截至5月底,全省2021届35.4万名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接近60%,高于前两年同期水平,居全国第一方阵。
  织牢就业“政策网”。出台《进一步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若干措施》,从拓展落实政策性就业岗位、挖潜扩大基层就业和到小微企业就业渠道等10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就业政策。实施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毕业生一次性吸纳就业、企业吸纳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创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灵活就业补贴、见习补贴和场地支持等,给毕业生及高校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激励政策,评审出6家2020年度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激励单位,每所学校给予50万元奖励。
  稳定招聘“基本盘”。坚持把招聘会作为大学生就业主渠道,推进国家、省及学校三级就业招聘网络互联互通,打造市场化岗位“服务网”。截至5月底,已组织举办省级建筑类、财经类、医药类、艺术类、应用型本科、国有企业专场、困难帮扶专场等大型招聘会15场、校园招聘市场834场、校园宣讲会1.0029万场,线上线下累计提供岗位211.77万个。
  挖潜扩招“找新路”。稳定“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设立公益性岗位和科研助理岗位,开展升学扩招、专项招录招聘、毕业生入伍征集等政策性就业项目,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各类招聘招考与就业工作有序衔接。今年省属高校硕士招生计划2.2759万个,专升本招生计划3.246万个,特岗教师计划招聘3700人。把握“一年两征”政策机遇,抓好大学生春季征兵,全省大学毕业生征集占比34.55%,较上年大幅提高。
  精准帮扶“开小灶”。持续实施低收入家庭、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实行“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兜底,用好用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激励政策。目前,原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2.33万人毕业去向落实率已超过60%。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培训,强化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精心开展创业指导和职业指导,注重扭转“慢就业”“不就业”的势头。
  扩大宣传“主阵地”。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及我省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好经验、好做法、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等,出台工作文件,策划系列活动,组织就业宣传进校园、进班级,提升就业政策知晓度和到达率,积极营造想就业、能就业、会就业、就业好的良好氛围。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