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宣城市工业学校:“四个聚焦”打造技能人才的“摇篮”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6-16 11:56:42 |
工业机器人实训
校外实训基地揭牌
该校师生技能大赛载誉归来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佘臬刚
近年来,宣城市工业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强化立德树人主体责任,围绕“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办学目标,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坚持“四个聚焦”,不断为地方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办学以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他们活跃在泾县乃至全国各地,成为行业翘楚、企业骨干、创业达人。
聚焦社会经济发展,科学开设专业。“职业教育是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职业学校的专业开设更需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脉搏,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也只有贴近企业开设专业,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办学以来,学校紧紧围绕泾县主导产业,先后开设电子电器、机械加工、机电技术、数控技术、旅游服务、汽车维修、现代农业、宣纸工艺等专业,为该县电机泵阀、旅游服务、宣纸生产加工等行业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学校更是抓住国家战略发展、地方产业升级的契机,陆续申报、开设了工业机器人、3D打印、高星级饭店运行管理、物联网、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专业和课程,让学校的专业更加贴近经济发展需求,助推泾县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聚焦校企合作,大力推进产教融合。该校始终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思路,先后依托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皖南机电职业教育集团,吸引50多家企业和大中专学校加盟,共商职业教育发展大计。又与中国宣纸集团共同筹设宣纸工艺专业,从教材、师资、实训设备等方面企业全程参与,共同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与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博伦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泾县纳思琪美容美发会所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了学生向工人身份的无缝转变。2018年3月,在该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召开了“泾县校企对接会”,邀请22个县直单位和职能部门、30家规模企业汇聚一堂,共同交流政、校、企合作工作。2020年9月,该校与皖南电机共办的“南华班”顺利开班。该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典型示范校、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宣城市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等。
聚焦升学就业,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该校始终把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育的本质来抓,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切入点,推进日常精细化管理,为培育“大国工匠”奠定基础。该校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健康向上的体育竞技、紧张激烈的技能大赛,组建特色鲜明的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该校始终将教育教学质量抓在手中,不断加强日常教育教学管理,通过“教科研提升工程”“青蓝工程”、教师下企业锻炼等形式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目前,该校专任教师195人,其中双师型教师有124人,教师上得了讲台,也下得了车间。学校已经连续10年获得宣城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约728人在市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11人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奖。2016年以来,累计2819人升入高职院校就读,1114人考入我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就读,进一步成长为技能型人才。
聚焦终身学习,构建全民学习平台。该校作为泾县县域唯一一所公办职业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以服务社区居民终身学习为目标,以高校函授站点建设为契机,深化政校企合作,精准对接各层次、各类型的学习、培训需求,组织开展退役军人、农家乐业主、农民工等多种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地助推了社会发展。该校连续十年承担的“一村一大”人才培养工程,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开展的大专、本科学历提升教育,面向社区、面对全民开展普通话、计算机应用、艺术插花等免费培训,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更多素质高、技能强、才艺精的“工匠”。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