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金寨职业学校:“双主体、五着力”助力脱贫攻坚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6-16 11:31:34 |
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教学
蚕桑养殖田间授课
金寨职业学校是全国人大对口帮扶金寨实施的“5+1”项目单位,也是我省“抓金寨,促全省”扶贫开发重点项目单位,承载着打好脱贫攻坚战、助力老区发展、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闯出新路的光荣使命。按照统一部署,学校坚持教育、培训双主体,从五个方面着力助力金寨县脱贫攻坚工作,将教育扶贫、培训扶贫作为阻断老区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充分发挥了职业学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教育主体 扎实开展教育扶贫
扩大培养规模,着力技能扶贫。近三年来,学校持续扩大山区、库区招生和培养规模,2018年招生2404人,2019年招生2616人,2020年招生2570人,在籍学生数达7000余人,95%来自山区、库区,其中22%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学校深知“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道理,对在校贫困生深入开展扶思路、扶知识、扶技能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摆脱困境的志气和勇气。采取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为今后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基本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教育脱贫目标。
关爱贫困学生,着力资助扶贫。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采取减免住宿费、书本费,争取社会资助、安排校内勤工助学等方式多途径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实现资助全覆盖,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2020年,除国家每学年发放2000元助学金外,对287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减免住宿费115万元;发放中职助学金、免学费总计2907.36万元;筹集社会资助资金160万元,资助800名特困学生;从学校办学经费里列支40余万元,资助400名贫困学生;组织“爱心传递”捐款活动,2020年,全校师生为电商班马玲玲同学患病的母亲爱心捐款7.3687万元。
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包保扶贫。认真贯彻落实金寨县“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结对扶贫政策,结对帮扶果子园乡白纸棚村,该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50户615人,学校113位党员干部承担了140户扶贫脱贫任务。2016年以来,帮助白纸棚村完成居民组内路面硬化6条,动员贫困户易地搬迁54户,帮助贫困户建立光伏电站(白纸棚村光伏电站已达到100KW以上)。通过结对帮扶,该村2018年实现了贫困村出列的目标,2020年底,全村完成156户618人全部脱贫目标,村集体经济收益达71.64万元。
坚持培训主体
扎实开展培训扶贫
2014年,金寨县出台《金寨县统筹培训资源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概括为“六个统筹”,即统筹培训资源、统筹培训项目、统筹培训计划、统筹培训管理、统筹资金使用、统筹技能鉴定。在“六个统筹”规划下,努力打造“金职特色”培训模式。
创新培训模式,着力提高脱贫实效。基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要求,从系统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等角度,探索解决在技能脱贫培训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确立“四位一体”的培训目标。确立“群众得技能、部门得绩效、社会得人才、学校得发展”的培训目标。构建多元联动机制,按照“以县为主、渠道不变、统筹规划、各记其功、突出效率”的原则,构建了县职能部门、地方政府、职业学校多元联动机制,形成了内外合力,全方位和全程化的协同培训氛围。健全“三阶递进”的培训体系,按照“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计划、针对性开展培训、培训后追踪服务”三阶递进培训体系,推进“四改二增”的培训新模式,即“改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改理论式培训为师傅带徒弟式培训”“改教室式培训为田间地头培训”“改到校培训为送教下乡培训”“增加传承红色基因课程”“增加互联网+课程”。搭建“培训+实践+服务”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协同联动效应,通过搭建技能培训、企业实践、后续跟综服务等措施保证培训质量。制定“四能否”评价机制,把“能否就业、能否创业、能否发展产业、能否脱贫”作为评价培训效果和绩效考核标准。
建好培训基地,着力增强脱贫能力。截至2020年底,通过校内、基地、企业车间、送技下乡等培训方式,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080期,共培训6.556万人次,其中贫困人口2.939万人次。2020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参加技能脱贫培训的2267名贫困学员进行调查显示,有2014人走上了就业和创业道路,培训后就业率为88.5%,其中县外就业114人,县内就业和创业903人,997人在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通过订单式技能培训,使一些贫困村快速走出贫困序列,如花石乡大湾村草场资源丰富,学校为其制定了茶叶生产加工制作、特色养殖业(黑山羊、高山黄牛)和中药材种植三个培训项目。通过培训,全村大力发展种养业,目前现有茶园4000余亩,山羊养殖近2000只,大别山黄牛1500余头,黑毛猪4000头,天麻、茯苓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万平方米。大湾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7120元增加到2020年的1.4456万元,技能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