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砀山县:“四化”同步 推动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黄慧 发布日期:2021-06-11 15:47:17 |
□本报记者 黄 慧
通 讯 员 张 铎
![]() 砀城第一小学少先队课本剧排演现场
![]() 砀山古城青年之家的党课现场
![]() “与党同庆 爱满梨都”集体婚礼现场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砀山县注重组织化学习、分类化教育、网络化动员、项目化推进,紧扣青少年发展需求,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充分动员广大青少年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着力打通团员青年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组织化学习
“在课本剧《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排演中,小演员膝盖青一块紫一块,我让她假摔假倒,但她每次都忍痛‘真摔真倒’,还笑着说‘老师,真摔,才能找到对敌人的仇恨’。”砀城第一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张二冷介绍道,以课本剧的形式开展党史教育,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知和感受“党的故事”。
砀山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注重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把全县813个基层团组织作为广泛发动和有效带动青少年参与的主渠道。全县团干部听指挥、带头学,广大团员对标看齐、对号入座。全县以各级团的机关和干部为示范,以基层团支部为依托,组织动员广大团员参与。发挥青年讲师团作用,深入基层、学校、企业进行宣讲,组织团、队干部及基层团校校长带头上党课、团课,真正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全团、全队全覆盖,各类宣讲达87场次。同时,依托城区内的十个社区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结合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开展了“课本剧排演”“党的光辉我来画”“党的历史我来讲”“党的故事我来演”等一系列符合少先队员特征的主题活动。
分类化教育
“听了团省委副书记胡靖的党课,我更加坚定了入党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念。”侯程方经常到砀山古城青年之家看书,“这里很安静,年轻人也很多。我在团县委的公众号上看到了开展党课学习的消息,就主动报名参加了。”
对于社会青年,砀山县依托14处青年之家,有计划地开展党史书目阅读分享汇、青年公益讲堂等20余场次,受众青年1200余人。期间,团省委副书记胡靖到砀山古城“青年之家·学习社”开展党史专题宣讲,全县团、队干部和少先队员代表共一百余人聆听宣讲。砀山古城商圈团支部副书记毛慧表示,要想开展好青年之家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认识到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二是要积极探索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方法,不仅要能讲故事,还要会讲故事,这样才能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活力和感染力,青年之家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才更加接地气。
对于年龄相对大一些的团员,注重教会“阅读理解”,帮助他们从党史中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重在引导树立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
对于年龄相对较小的初中生团员和少先队员,讲好“历史故事”,把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领袖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培养青少年对国家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对党的朴素情感。
网络化动员
砀山酥梨小镇青年志愿者闫恒在忙碌之余,喜欢戴着耳机收听“青·聆听|一起学党史”栏目,这是团县委每周五晚上“网上配乐听书”的党史学习课程。“这让我们在平时忙碌之余,既能放松心情,又能了解党史知识。”闫恒说。
为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砀山县采取“线上+线下”新模式,充分发挥共青团新媒体矩阵的影响力、引领力,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制作和传播青少年喜闻乐见、富有创意的党史主题融媒体产品,增加党史教育趣味性,让广大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听得进、记得住,真正做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团县委每周推出一期“红领巾学党史”“团、队干部说党史”和“青·聆听|一起学党史”等网上系列主题团(队)课,区分不同年龄青少年群体,打造“菜单式”“定制式”党史学习教育课程。目前,全县网上团(队)课已推出11期。
项目化推进
砀山县青年张浩和他的爱人都是扶贫干部。“我们相识于扶贫,相恋于扶贫。平时工作任务繁重,光是选定婚礼的日期,我们都商量了好几次。终于,我们订好了2020年1月30日完婚。”但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和政府的号召,张浩夫妻决定推迟期待已久的婚礼。“后来,团县委联系到我们,邀请我们参加‘与党同庆 爱满梨都’集体婚礼,现场看到能够有这么多新婚夫妇和观众共同祝福,我们感到很幸福。”张浩向记者说。
据团县委副书记张铎介绍,梨花节集体婚礼中16对新人既有因疫情防控原因主动缓办婚礼的新婚夫妇,也有长期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工作者,还有奋战在基层疫情防控一线的青年人。
砀山县坚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常态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在推进团员青年学党史方面,推出了“我为青年做件事”主题实践活动。在县级层面扎实推进农村青年创业贴息贷款办理、启动梨都青少年儿童基金“青护”项目和县青少年宫建设项目等重点工作,搭建优质的创业和学习交流环境。在基层团组织层面,组织全体团、队干部,结合实际开展服务青年和青少年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团代表联络站的平台作用,力所能及办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目前,全县征集“我为青年办实事”项目一百三十余项,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抓出成效。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