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力行 学史为民——阜阳市颍州区教育系统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
06: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7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6月09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70期  下一期
学史力行 学史为民——阜阳市颍州区教育系统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1-06-09 22:11:20

 学史力行 学史为民
阜阳市颍州区教育系统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

    “我儿子性格挺内向,话不多胆子又小。我工作忙也顾不上问他,英语老师游梅主动为孩子补差补缺,特别感谢她,这次月考英语考了90多分呢。” 自从我省阜纺小学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以来,校长韩全红每天都能接到好多来自家长的电话、微信反馈。
    这样的美好和温暖源自颍州教育工作者的为民初心。近年来,阜阳市颍州区教育系统深入多措并举开展“严转提促”“优良作风建设年”等专题教育,全力推动解决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颍州区教育局引领各学校深入开展“学史力行、以行践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本职岗位,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持续排查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

高位推进 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
  “当历史的接力棒交接到我们手中,颍州教育工作者要做些什么?” 3月24日,在全区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颍州区教育局局长白莽带领各学校的负责人结合自身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动员会变成了党史学习教育研讨会。
  大家在讨论中更明确了“我是谁、为了谁”的初心本色,纷纷表示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体现在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上,要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提升,坚定立德树人的决心。
  “我们学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更有东坡文化的滋养和熏陶,该怎样有效利用这个特殊优势呢?”困扰阜纺小学校长韩全红已久的疑惑也在这次会议中找到了答案。学校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在“学”字上抓“实”,在“悟”字上抓“深”,努力解决师生、家长实际困难,在此前的“党员代理家长”“党员教师小课堂”等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结合自身专长,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积极探索,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主动作为、善作善成,以发展高质量教育检验学习教育成效。
  阜阳市六里小学结合市情、校情、教情,突出青少年群体,贴近青少年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史知识竞答、红色家书诵读、红色运动会、红色故事会等主题活动,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开展精准输出,切实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宣传者、践行者。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不仅是颍州区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的“动员令”,还吹响了催人奋进的“冲锋号”。从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到学前教育阶段,颍州的校园里处处传颂着对党的赞歌,人人交谈着学史的心得。实景沉浸、党史微课、体艺展演……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竞相涌现,激励全体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

信仰筑基 让党史学习教育“实”起来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铿锵誓言在位于颍州区鼓楼中心校北校区的“中共皖北特委机关遗址”纪念碑前响起,鼓楼中心校党总支全体党员教师凝视党旗,举起右手,回顾加入党组织时许下的承诺,庄严的承诺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坚定了入党使命和奋斗初心。
  为了让教师重温红色历史,从红色诗词中领悟伟大的革命精神,阜阳市清河路第一小学举行了“书写红色诗词,诵读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教师党史学习教育暨教师基本功比赛,在书写红色诗词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夯实了书写基本功,而且进一步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审美情趣,增强了人文底蕴。
  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颍州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确保学习教育面向全员、趋向常态。各学校结合实际,利用每周一晨会集中开展党史宣讲,同时通过微信工作群每天发布党史知识、党史图片、党史故事等内容,开展党史天天学活动,组织“当初入党为什么、如今在党干什么、今后为党留什么”专题讨论,在颍州校园内营造出学史、明史、悟史的浓厚氛围。
  颍州区教育局还组织成立了教育系统党史宣讲队伍,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专题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形成“以训促学、以学促行”的宣讲氛围。

民生打底 让党史学习教育“沉”下去
  “他们说能保证小孩考上实验中学,我们也不知道这是虚假宣传,被忽悠着交了钱,幸好区教育局帮我们追回了。”在颍州区教育局民办教育发展中心的协调下,学生家长王卫东收到了培训机构方面送来的6680元学费退款。
  今年4月初,颍州区教育局接到群众举报,港利汇美城三楼“平行线教育培训机构”(优能教育)违规开展文化课培训,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了调查,并对该培训机构无资质、无证照开展违法违规培训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切实维护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多年来,颍州区教育局始终践行“开门办教育,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的工作理念,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面向全区中小学校和广大师生家长,广泛征求意见,针对师生家长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开展实地调研,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教育民生问题。
  三塔中心校、程集中心校、马寨中心校校舍维修改造、协调现役军人子女入学、督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工作、实施全区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提升改造工程;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规范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一项项任务清单彰显着颍州教育工作者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颍州教育工作者“将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的真实写照。
  白莽表示,党史学习教育的号角,已经在颍州校园全面吹响,颍州区委教育工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实践担当,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和师生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标尺”和“试金石”,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献礼。

六里小学的“新长征运动会”
 
北城小学邀请年过九旬的老校长讲党史
 
莲池小学的学生在看红色小人书

知党史 明红色校史

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1928年4月9日,中共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在阜阳组织领导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点燃了皖北革命烈火,建立了我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黄淮平原上第一次建立了工农红军……”在阜阳市颍州区鼓楼中心校北校区的“中共皖北特委机关遗址”纪念碑前,该校区负责人李强每个月都会为学生上一节“党史课”。
  “中共皖北特委机关遗址”标志碑坐落在鼓楼中心校北校区里,承载着“红色历史育后人,革命精神永流传”的教育理念,鼓楼中心校把这块记载着阜阳“四九”革命起义光辉历史的纪念碑作为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主阵地,传播着红色传统教育理念,传承党的革命精神,让学生们接受传统革命教育,达到强信念励品行的效果。
  “我们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对校史中珍贵的红色历史进行梳理,打造了一系列立体生动的思政课堂,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北校区负责人李强介绍说,学校通过整理离退休老领导老教师口述校史资料,优秀少年队员朗读党史校史,加大红色资源“活化”力度,点燃鼓楼学子学习党史校史的热情,提高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能力,增强了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校意识。
  “仅仅将红色资源‘搬上’课堂,还远远不够。要想取得入脑入心的效果,必须创新教学教育方法。”鼓楼中心校校长杨殿文介绍说,在党史教育和校史教育过程中,鼓楼中心校注重方式方法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师生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延续红色血脉,感悟奋进力量。
  知识竞答、红歌联唱、革命家书诵读……结合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立足红色资源优势和校园文化特色,鼓楼中心校陆续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大队部举办“校史、党史知多少”校园知识竞答活动,增强党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学习体验。各年级组以“学党史、讲故事、传精神”为主题,从“学、看、听、思”多方面引导学生学好党史,感悟思想。鼓楼中心校党支部在“中共皖北特委机关遗址”纪念碑前召开党员大会,邀请退休党员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体会感悟,从不同角度谈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体会和见证祖国改革开放、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切身感受,以各自的成长和经历抒发对祖国、对党和人民、对家乡、对学校的满满热爱之情。
  “那段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史如此惊心动魄,让我明白了爱国的意义,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道理……”鼓楼中心校北校区六(7)班学生刘怡李经过党史、校史学习教育的“浸润”,在作文中抒发感慨,认为要珍惜当下幸福的生活,爱党爱国,努力学习,早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知党史明校史,既是对过去岁月的追溯与审视,也是对未来前景的指引与开拓,鼓楼中心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多角度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和伟大成就,激发师生学习奋进的激情,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接下来,颍州区教育系统将继续发挥利用本地红色资源优势,用活学校红色资源的“育人”效能,让学生上好党史学习必修课,引导广大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激励师生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传承,展现心向党、跟党走的情感信念。
  □本版稿件由通讯员刘银燕、本报记者徐徐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