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研学游丰满成长记忆
06:美文展示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6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6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红色研学游丰满成长记忆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5-31 15:30:28

 本期协办记者站学校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

红色研学游丰满成长记忆
  编前语  为全面践行素质教育,日前,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开展了“追随先辈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研学旅行活动。为期一天的时间里,同学们开展了军事模拟演习,拜谒新四军抗战烈士陵园,参观特色乡村,体验文创活动等,引导青少年继承革命先烈的吃苦精神、战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爱国情怀。

换上红军服,学生聆听红色故事
 

走岭南 记铭传
□八(8)班  祁啸骁
  辅导教师  徐平霞

  雨后天晴,我们四十六中海恒分校的学生们兴奋不已地来到小岭南村,这是一处秉持着“修旧如旧,留住乡愁”且具有江淮地区特色的村落。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好奇而且有说有笑地欣赏优美的农村风光。草坪上小草探出头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花儿也开了,有白色的、黄色的、紫色的,它们依着时令和顺序开放,朴素中带有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格。绿中带青的湖泊之上,有几十只野鸭凫水,他们时而悠闲地拍拍翅膀,时而自在地腾空飞起,好不快活。
  本次出行还有一个任务——劳动教育。在绿油油的稻田里,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田园耕种。只见一排排学生步入田地,以小组的形式组团完成各自的耕种任务。同学们的动作犹如母亲对孩儿那般轻柔,导游们的指导胜似冬日暖阳那般贴心。看着同学们拿着水壶浇灌小树苗,随队老师们的嘴角情不自禁地上扬。
  下一个目的地是刘铭传故居,同学们一一走过中心主体建筑群、后堂楼内院、大岛读书房、钢叉楼,那一份份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资料,一尊尊精致的人物雕刻,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仿佛回到了百余年前。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传承刘铭传的爱国精神,增强国防意识。 
  归途中的同学们兴致未减,感慨万千。走过小岭南,铭记刘铭传,这一天的研学游收获颇丰。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更应身体力行地劳动,真真切切地爱国,矢志不渝地做人和学习。研学游只是一种别样的放松式学习,有了这份经历,也要有不怕任何困难,向前方的中国梦奔去的决心。

铭记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经典

□七(3)班  陈傲雪
  辅导教师  王玉娇
  4月27日,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迎来了初中第一次研学游。与以前不同,在没出发之前,导游就向我们说明了此次活动是庄严肃穆的,于是在激动的心情中又掺杂着一份敬畏。就这样,带着这份敬畏与期许,我们踏上了研学的旅程。
  在旅途的车上,导游先为我们介绍了一天的活动:先到冬瓜民俗村旁边的绿草地上,在情景模拟游戏中接受红色教育;下午,去南山烈士陵园进行缅怀仪式,最后去冬瓜民俗村彩绘扇面。满满的行程听得我们热情高涨。
在这一天里,最难忘的莫过于踏入南山烈士陵园的那一刻所感受到的宏伟。
  吃过中饭,跟随导游进入陵园。下了巴士,第一眼就被深深地震撼。即使刚刚在车上,导游已经向我们大概地讲述了陵园,但真正来到烈士陵园时,仍然从内心产生一种敬仰。长达580米的台阶大道,一眼望去似乎走不到尽头,远处耸立的烈士纪念碑上题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陵园内遍植苍松翠柏四季常青,高雅而又幽静。那一刻,心中的敬畏之意渐渐明朗。
  在各班集结过后,我们排队走上了级级台阶。刚开始队伍中仍然夹杂着细碎的打闹声,但没几分钟,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安静了下来。在各班级都到达纪念碑下时,主持人宣布了缅怀仪式的开始,学生代表也向烈士们敬献花篮,朗读祭文。之后,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我们集体诵读《山河永固》。“庄严时刻我们昂首仰望,有红旗在碧霄翻飞如涌浪……”伴随着整齐划一的朗读声,主持人宣布缅怀仪式正式结束。
  此次的研学游让我们在爱国体验上有了新的认知:上午的情景模拟游戏,让我们意识到了团队的协作能力;在南山烈士陵园,让我们用心里的敬畏缅怀了烈士;参观冬瓜民俗村绘画扇面,让我们了解了那些不为人知的农村生活。我们也将带着此次的研学成果,满怀赤子之心,报效祖国。
  革命先烈是一面鲜艳的红旗,一座不朽的丰碑。先烈已逝,但他们的事迹已经铭记在我们心中,留给我们的精神会永远传递。

缅怀先烈 红色之旅
□七(5)班  武佳慧
  辅导教师  沈章梅
  4月27日,学校开展了“追随先辈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的研学活动,我收获了很多。
  清晨,多云的天气,沐浴着温润的阳光,微凉的清风轻抚着同学们炽热而激动的心,大家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涨。
  一路上,同学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到了训练地点,我们换上红军服,俨然一个个“小红军”,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新奇与自豪。我们与教官做了很有意思的小游戏,每个人的脸上都漾起了花一般的笑容。通过参加“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活动,我们学会如何培养责任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午饭之后,我们再次踏上“征途”,这一站的目的地是南山烈士陵园。在车上还欢声笑语的我们一下子庄严肃穆起来,走上台阶,一级一级,只有清脆的脚步声和急促或粗重的喘息声,但同学们的步伐始终是铿锵有力的。
我们站在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的纪念碑前,用最崇敬的目光瞻仰。我们富有感情地朗诵完爱国诗篇之后,绕着纪念碑走了一圈。强烈的爱国情感充满我的心灵,我对祖国的赤诚之心从未改变,我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向革命烈士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致敬。
  最后一站:冬瓜民俗村。同学们也有心灵手巧的一面呢:画出来的扇面美丽而精致。我们在这个美好动人的乡村里自由而悠闲地转着,这里,有新鲜的空气,有微香的野花及那碧池美景。云融融、风淡淡、水盈盈,我们依旧沉醉在这湖光山色里……
  踏上归途。倏然间,心中被一根弦轻轻地拨动了。对于生活,我多了一些小小的思考,原来幸福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给予了我们太多。让我们从现在起,用自己的诚心、信心、善心与恒心,逐渐找到自己的理想: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始终向前 党味满分
□七(4)班  黄语萌
  辅导教师  熊俊丽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仿如一道曙光划破夜空,在东方闪烁。中国革命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弹指一挥间,已100年。
  这次研学游带我们了解红色历史,体验红军生活。1921年至2021年——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深刻改变的伟大转折,镌刻下党带领人民坚定迈向复兴的丰功伟绩。100年前,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它像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像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当我穿上红军服,站立在阳光之下时,脑海里的思绪万千,多年前他们是否穿上这套整齐的衣服?多年前他们衣服上是否布满补丁?我不禁爱惜这套衣服。100个风雨春秋,100年的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探索、抗日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又历经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共产党一次次面临历史的重要关头,又一次次实现历史性的抉择。经历了红军生活,才能使我深切体会到幸福的来之不易,我们穿着潮牌衣服时,他们在编草鞋;我们扔掉破旧东西时,他们在缝纽扣;我们用新型手机时,他们在翻山越岭,创造美好生活……
  安康盛世也有冻死饿殍,动荡乱世也有荣华富贵。旧中国贫穷落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一次次入侵,不知吞食了多少中国人的生命。战争让我们的祖国沦陷,让中国各族苦难同胞受尽欺凌。为了挽救濒临灭亡的旧中国,为了让我们的祖国重现辉煌,在党的带领下,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都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永远是时代的中流砥柱。多年前,他们用自己的身躯,牺牲了自己的青春,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多年后,我们也当拼劲全力,为我们的后代创造美好未来。不畏劳苦,迎难而上,当有“胸中怀有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意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才能建设更好的未来。
  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江湖浪迹。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外侧,我辈当万死以赴。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教师王玉娇供图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