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幼小衔接不是超前教育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黄慧 发布日期:2021-05-19 13:49:41 |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的四大原则。针对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幼小衔接“小学化”的现象,本报特邀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校外幼小衔接辅导班要不要报
每到6月,幼儿园门口都会有一批幼小衔接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左手拿着宣传材料发给家长、右手拿着玩具送给幼儿。不少幼儿园教师告诉记者,幼儿园大班的入学人数经常骤减,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幼小衔接培训机构学习,他们认为在幼儿园上学是“浪费时间”。
早在2011年,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禁止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但家长普遍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学不到、到小学跟不上”,从而导致孩子缺乏自信,甚至厌学,“鸡娃”现象从幼儿园便开始,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那么到底是否需要参加校外幼小衔接的辅导班?
“完全没有必要”。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师张文宣认为,幼儿上小学之前确实需要有点“基础”,这个“基础”是指幼儿会写自己的姓名、知道父母的电话号码、能简单回答教师的问题、知道自己要成为小学生、知道课堂上要坐端正、回家需要多阅读等。这些是家长们需要给孩子强调的。“说到底,父母的质量陪伴胜过超前学习、胜过报各种培训班”。张文宣建议,可以给幼儿购买一些识字卡片,结合图片、生活实际让幼儿认识字或词,不需要强制教育。日常的简单对话、讲故事、做游戏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同时,张文宣认为,可以根据情况给幼儿报兴趣班。给幼儿培养一个到两个爱好是很重要的,比如画画、象棋、轮滑,多参加体育锻炼等,根据幼儿的特长,结合幼儿的兴趣,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利用陪伴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这些艺术爱好。如果父母工作较忙,孩子又有学的欲望,可以就近报一些艺术类的兴趣班。
“如果提前学习小学知识,那是一个大忌。”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副校长杨韧认为,如果提前学了,会导致幼儿上学之后因为学过,一知半解而上课不懂装懂,或者是无法专注地学习,影响幼儿专注力的提升。
“大部分幼小衔接培训机构会超前进行书写、拼音、算术等机械训练。”合肥市惠民新村幼儿园园长赵巧艳告诉记者:“三岁至六岁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尚未发育完全,简单粗暴的训斥和呆板枯燥的说理会导致幼儿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充满焦虑与恐惧。上小学后,幼小衔接班里的幼儿由于超前学习,可能暂时会表现得很轻松,但有相关人士做过调查,不提前做学习训练的幼儿,从二年级开始会渐入佳境,学习兴趣和专注度更加持久。”
在赵巧艳看来,正确的幼小衔接并不只局限于知识层面,更重要的是对幼儿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准备,更不能用小学化的知识技能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不应该把幼小衔接窄化为“超前学”,更不能等同为多报几个培训班。
衔什么
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衔接,是幼儿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学习生活的过渡。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幼儿在校园生活适应性方面出现问题。那么幼小衔接应该关注哪些内容?
合肥市中海原山幼儿园园长潘雪玲和教师余志改将其分为了四个部分:
一、知识过渡。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认知、数字数量基础和空间方面的知识。幼小衔接只需要知识概念的初步建立,并不是让幼儿把一年级的知识提早学习一遍。三岁半后,幼儿对语言的口头表达兴趣转向文字兴趣,因此我们在生活教学中需要帮助幼儿建立汉字、数量、颜色等具象物品的概念。
二、能力过渡。能力过渡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学习管理能力、安全防护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进入小学后,幼儿不再像在幼儿园时期,吃喝拉撒由教师全部照管。所以,在幼小衔接期,我们要培养幼儿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三、习惯过渡。习惯过渡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睡眠习惯和卫生习惯。在幼小衔接期,我们不仅需陪伴幼儿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睡眠习惯也尤为重要。好的睡眠能够改善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学习效率。
四、心理过渡。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包括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与其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关系很大。新入学的幼儿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交往压力,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进而出现抗拒心理。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幼儿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例如,有的幼儿鞋带散开了需由同学帮助系上,书包、文具由同学帮助收好。结果,遭到同学的耻笑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以致不愿去上学。
张文宣向记者列举了上小学所要具备的几种能力:健康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不赖床,不熬夜,早晨洗漱、吃饭有一定的速度,做事不能拖沓;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能做到认真听课,小眼睛、小耳朵跟着教师,及时整理书包、文具;强健的体魄。有一个到两个体育爱好,常锻炼,爱运动;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如能听懂教师或者同学的话,并做出回应;爱读书。
怎么接
“我觉得幼小衔接需要培训的不是幼儿,而是家长。”杨韧向记者介绍道,“家长要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尽量和学校保持一致。平时每天带孩子一起读绘本,一天20分钟坚持下来,这样易养成一个习惯雏形。另外,就是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也就是倾听的能力。家长可以给孩子说一些故事,让孩子听完以后复述,或者背一些古诗,加强孩子的记忆力。同时,认识一些字,如到商店、广场,看到一些字,让孩子去认识,但是不要强行地让他每天去记字写字。”
幼小衔接的教育对象不应当只是幼儿,还应当包括幼儿家长。青阳第二幼儿园教师谢蓉荣向记者介绍了幼儿园会向家长做的一些沟通工作,如召开大班家长会,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内容。家长只有科学地、正确地了解了幼小衔接,才能作出相应的配合,不会因焦虑而给幼儿带来不必要的学习和心理负担。另外,幼儿园还会向家长发放《幼小衔接致家长的一封信》,收集、整理出家长和幼儿最关心的有关小学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接下来的幼小衔接活动。
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基本上是孩子是否能很好地遵守课堂纪律?入小学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孩子是否能友好地处理同伴之间的关系?孩子是否有能力完成自我服务,比如整理书包、穿脱衣物、保管自己的物品?
幼儿们最关心的问题多数是小学和幼儿园一样吗?小学需要午睡吗?小学喝水怎么喝?小学有操场吗?小学的厕所和幼儿园一样吗?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黄慧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