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本报学生记者主题采访走进定远县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5-17 13:49:19 |
(上接第一版) 编者按 4月15日,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主题采访走进定远县王小庙无名烈士碑、大桥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和藕塘烈士陵园,聆听无名烈士的故事,了解迅速打开皖东抗日局面的中原局第三次会议,并感受着号称“小莫斯科”的藕塘抗日烽火。
聆听无名烈士的故事
□定远县仓镇中学七(1)、八(1)、九(1)班本报学生记者
陶福临 陈婉晴 刘 苑 徐 荣 唐 旭 王 星 耿雅贤 吴巧玲
辅导教师 范加波
4月15日,我们作为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到王小庙无名烈士陵园,聆听无名烈士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瞻仰革命先烈。
王小庙无名烈士陵园位于定远县仓镇观寺王小庙村东北角,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此牺牲的七百多名新四军无名烈士,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新四军无名烈士墓群。
无名烈士陵园第四代守陵人朱世文老人满含热泪地介绍了无名烈士们的英雄故事。这里共有174座坟墓,安葬了700多位新四军无名烈士,都是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在战斗中因伤势过重而英勇牺牲,仅站鸡岗战斗中牺牲的就有一百多位战士,1945年黄瞳庙战斗中,伤员多达;两千多人,重伤员抬到卫生所因没有条件医治牺牲的就有六百多人,都被集中安葬在这里。当时这里是一片荒岭,且并非一人一墓,绝大部分都是合葬墓,当时在每一座坟墓前简单插有木牌,木牌上写有牺牲烈士的姓名,随着时间久远,日晒雨淋,木牌朽坏,烈士的姓名随之消失,于是就变成了无名烈士。后来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才建成王小庙烈士陵园,陵园中央的纪念碑高17.4米,象征174座坟墓中的无名烈士。陵园建成后,第一代守陵人杨文秀老人义务守护墓地。后来,刘玉营、梅发胜两位老人先后接力守护,2013年朱世文老人接过守护任务,成为第四代守陵人。
“无名烈士们很多都是只有十七八岁的娃娃啊……”朱世文老人介绍过程中几度哽咽说不出话来,让人为之动容。
陵园内,松柏苍翠,一片肃穆。松柏下,烈士长眠,尽管人们已经无从知晓他们的姓名,更无法找到他们的家人,但朱世文老人觉得,只要他在一天,他就是无名烈士的家人。他守护着新四军无名烈士的忠骨,更守护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今天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都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山河无恙,英雄长逝,永远铭记这些无名烈士。
迅速打开皖东抗日局面的中原局第三次会议
□定远县大桥初级中学八(1)、八(2)、七(1)班本报学生记者
吴 雪 杨露露 张美陈昱 施 勇 代梦妮 许姗姗 龙 雨
辅导教师 李志龙
4月15日,我们作为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走进位于定远县大桥镇的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尊高大的雕塑,他们是刘少奇、朱瑞、朱理治、郑位三、彭雪枫五位革命家。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肃立、敬礼。在会议旧址,我们看到了他们曾经用过的枪、看过的书、趴过的桌子、用过的罩子灯、做饭的土灶等。68岁的杨维林给我们介绍了攻占石板桥等充满惊险及智慧的系列战斗故事和中原局会议的意义及贡献,以及刘少奇主持召开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提出了反“摩擦”斗争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新四军的壮大和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刘少奇和中原局的领导下,迅速打开了皖东局面……
革命前辈的勇气、勇敢、爱国热情、献身精神及智慧,深深震撼了我们。正是无数的革命前辈大无畏的、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他们过人的谋略、才干,正确的方针、政策,对革命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今昔对比,我们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为祖国的更加富强而努力奋斗。
“小莫斯科”藕塘的抗日烽火
□定远县藕塘中学八(1)、八(2)班本报学生记者
曹逸恒 王芯蕾 陈智慧 谢欣雅 陈永恒 刘缘茜 鲁长平
定远县仁和学校八(1)班本报学生记者 潘江升 张富禹
辅导教师 高令亚 曹 柱 贾传浩
4月15日,我们作为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走进藕塘烈士陵园,聆听了烈士英雄故事。
在风云激荡的岁月里,藕塘硝烟弥漫,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很多次战斗。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罗炳辉、徐海东等就在这里战斗、生活过,那是1939年至1940年,在他们的领导下,藕塘人民奋起抗日,燃起革命烽火,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保卫这片土地。
刘少奇临危受命任中原局书记,风尘仆仆地来到藕塘,当时就住在永宁山黄村,距离藕塘镇很近,条件艰苦。刘少奇与村民同宿同食,吃糙粮,睡门板,点油灯,批阅文件,制定战斗方案,常常通宵达旦。藕塘地区的抗日斗争风生水起,令日寇胆寒。
在藕塘大包、塔山、大桥等地,新四军曾经与国民党敌顽及伪军激战,牺牲了很多战士,但他们英勇顽强,打败了敌人,并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藕塘烈士陵园坐落在塔山上,松柏苍翠,庄严肃穆。纪念碑、踏血亭、碑林、烈士纪念馆是主体建筑,甬道平整宽阔。此时正是4月春暖花开的季节,飞鸟悦鸣,使陵园环境显得格外清幽。
我们来到纪念碑下,默默向烈士致哀。纪念碑巍峨高大,象征烈士的丰功伟绩,这是烈士用热血铸就的。一座碑,就是一段英雄的历史。烈士们冲锋陷阵、不畏牺牲地战斗,冒着枪林弹雨,用小米加步枪智胜顽敌,多么可亲可敬。他们也许很年轻,家里有老人和妻儿,可是为了国家,他们敢于抛弃小家甚至生命。
在革命烈士纪念馆,我们了解藕塘的革命历史。馆长介绍:“在中国革命历程中,藕塘有着极其重要的一笔,并有‘小莫斯科’美誉。1939年,遵照党中央关于开辟敌后战场指示,新四军四支队第八团抵达藕塘,开辟了以藕塘为中心的皖东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藕塘成为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当时就被称为‘小莫斯科’。”纪念馆门厅立着五位领导人高大的铜像,他们是徐海东、叶挺、刘少奇、张云逸和罗炳辉。他们都在藕塘战斗、生活过一段时间,让藕塘人民备感自豪。雕像后面是一面浮雕墙。左边是新四军战士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中间是新四军领导人在定远城楼欢庆胜利,右边是军民大生产,是群众积极支援前线的场景。看着大厅里的展览,总是让人心生敬畏。
在新四军战士的遗留物品中有一首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穷人歌
我家亦有爹和娘,爱惜儿女心,
何尝不一样。
为什么,偏叫我,
替人把牛放。
成天赤着脚,遍身无衣裳;
渴了喝冷水,挨打是寻常。
黑暗社会逼迫我们穷人这么样。
正是心中燃起的这种反抗剥削和压迫的火苗支持着战士们去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自由与解放献出宝贵的生命。无数年轻的革命战士用生命换来了和平与幸福。革命先烈们的不朽精神激励着我们。
□配文图片由本报记者傅军摄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