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聚焦主责主业 为党育人共护未来
03: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5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56期  下一期
黄山市:聚焦主责主业 为党育人共护未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1-05-14 14:15:49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倪慧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事关未来的基础工程、希望工程。5月7日,2021年黄山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召开,要求以高站位的政治自觉、高质量的工作举措、高效率的组织保障做好2021年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团市委在会上交流发言时表示,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带团建、队建,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引领,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团旗引领青春路 ★
  5月8日下午,由团市委、市青年联合会、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共同主办的“扬青年之声 颂百年华诞”青少年学党史主题团日活动举行。来自青年宣讲轻骑兵小分队的宣讲员们通过故事讲述、配乐朗诵、红歌传唱等形式,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更加坚定了青少年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这不仅是一场宣讲,还是一堂生动的青春思想政治课,更是该市共青团组织担当政治责任、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生动诠释。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胡海清参加活动后说:“这场宣讲及红色故事将激励我,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淬炼品格。”学生许姚慧说:“经历这堂团课的洗礼,让我受益匪浅,今后我会努力学习党史知识,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据悉,为做好青少年党史宣讲,团市委在青年讲师团和红领巾巡讲团中选拔优秀成员,组建了“1+8+N”的青年宣讲轻骑兵小分队。在经过集中备课培训后,轻骑兵小分队将陆续走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等,面向青少年广泛开展党史宣讲。
  近年来,为推动青少年学习新思想,该市共青团组织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通过建设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六位一体”学习体系,推动基层团组织和少先队广泛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六一”寄语精神和致全国第八次少代会、致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十三届全委会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二十七大的贺信精神等。该市坚持线上、线下学习“双线”并进,线上扎实开展主题团课学习,2020年全年累计组织84万人次参与网上主题团课学习,参学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线下依托青年之家、青年学习社实体化阵地,遴选青年讲师团成员58名,组织开展“青年榜样说”现场宣讲、“青春故事汇”事迹分享、“青联思享汇”网络直播等学习交流活动,讲好党的理论、讲好抗疫故事,推动文明实践,让制度自信的种子深植于青少年的心田。

 
  为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市共青团组织通过开展“践行雷锋精神,我们共同战‘疫’”学雷锋志愿服务和“争当防疫小先锋,黄山市少先队员在行动”等活动,引领青少年践行雷锋精神,共同抗击疫情。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网上祭英烈、向烈士墓敬献鲜花、“讲红色故事 学革命先锋”“传承五四精神 致敬时代先锋”等主题实践活动,引领青少年继承革命遗志,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向全市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发出拒绝餐饮浪费行动倡议,引领青少年厉行勤俭节约、拒绝餐饮浪费。
  为引导青少年与祖国共奋进,该市共青团组织以发展前景激励青少年主动跟进学习、把握中心大局、奋力担当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团员、青年中开展“我为黄山‘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献一策”活动,征集该市青年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建言140份;在少先队员中通过举办红领巾小心愿、小建议征集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关注国家发展、关注社会建设、关注少先队集体。以榜样示范引领青少年,注重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创新创业主战场选树青年典型。以主题实践教育青少年,通过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刻苦学习、爱岗敬业、勇争一流,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成长。
 


★ 聚力呵护伴成长 ★
  2020年11月,第一届“黄山市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评选结果揭晓。经过该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综合评定,市人民检察院创建“新安春蕾”未成年人检察品牌等10个事件入选。
  “新安春蕾”,“未”你花开。近年来,该市检察机关严格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慎重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犯罪。
  通过采取未成年人案件专人办理、行使量刑建议权、加强回访、实行犯罪记录封存等措施,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未成年人办案机制。综合运用法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引入专业力量提供支持,确保案件质量,提升办案效果。同时,探索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贯彻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为指引,强化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把开展“法治进校园”、法治副校长等工作与“一号检察建议”的监督落实结合起来,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法治宣讲活动;整合资源深化合作,用法治思维精准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近年来,团市委认真履行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组办公室职责。组织召开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协调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能深化青少年法治宣传、禁毒和安全自护教育等工作,开展第一届“黄山市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评选活动,在全市全面推开“双零社区(村)”创建工作,不断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2020年在全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考核评价中,黄山市连续第12年位列第一,得满分。
  为关注困难青少年群体,团市委创新开展“关注村小 阅享童年”活动,为偏远山区学生送去图书万余册,招募返乡大学生实施农村留守儿童“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2020年暑期开展活动77场次,服务青少年2000余人次;开展希望工程助学活动,筹集资金141.03万元,资助中小学生298名。


 
  为建青少年维权平台,团市委组织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参与12355服务台咨询服务146人次,2020年线下开展疫情心理健康、中高考减压、青春期心理健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等76场,为面临中高考的学生及家长、青少年、留守儿童等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及服务月活动,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目前,该市已有国家级“青少年维权岗”2家、省级“青少年维权岗”27家、市级“青少年维权岗”80家。

★ 阵地护航育未来 ★
  “从今天起,我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了,我要做到有理想抱负、遵纪守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起到模范带头作用。”5月7日,徽州区第二中学举行退队入团仪式,王佳璐等60名学生成为共青团员。活动以“童心向党 献礼百年”为主题,激发了学生爱党、爱国热情,增强责任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共青团员的荣耀与责任,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立志成才报国,树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远志向。


 
  近年来,团市委不断强化阵地队伍建设,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保障。为强化团教协作,成立了市教育团工委,联合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黄山市中小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和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通知》,对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时长等进行了明确要求,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与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为规范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全市中小学100%建立了学校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由学校党组织书记(或党员校长)担任主任,从制度上加强学校党组织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
  为加强团队干部教育管理,积极推动基层团组织、少先队组织干部配备,选聘新一届市少先队总辅委员会,选任市少先队总辅导员兼任团市委学校与权益部副部长,切实提高总辅委员会作用发挥。市、县两级举办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团队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为强化团队活动阵地建设,着力打造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该市建成117个青年之家,以“七彩青春”为主题,常态化开展公益青春、领航青春、爱在青春、健康青春等主题季活动,2020年开展各类活动256场。指导学校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少先队队室,加强学校鼓号队、红领巾广播站建设,在徽州文化博物馆等17个场馆建立少先队校外活动基地,联合黄山交通旅游广播开通“红领巾之声”,为少先队员提供社会实践平台,成功推报杨业功纪念馆、徽州区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和狮石红色研学基地为长三角地区少先队“百年·百个”红色研学基地。
 

  接下来,团市委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扎实开展青少年学党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领青少年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和奋斗精神,树立向上、向善的鲜明价值导向。持续推进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关心、关爱贫困青少年群体,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