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雾 致敬青春 你好,那些年 童年的“吃”相
08: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5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5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5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你好,那些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5-12 13:45:33

 □余海平

  随工厂从霍山搬迁到合肥,已经20多年了,但每年总是情不自禁地要到霍山走几趟,看看老厂址,会会老朋友,倾情山与水,回味那些年的幸福往事。

  霍山,是我的第二故乡!

  1983年7月29日,怀揣着一份毕业分配工作派遣证,顶着烈日骄阳,一如灼热的心情,我来到了坐落在霍山县诸佛庵镇我现在单位的一家军工厂。

  两山之间,依山而建的军工厂,很是神秘。从农村出来,来到位居深山的军工厂,这给我太多的好奇和兴奋。那一年,我20岁。

  组织部给我安排了暂住的招待所。一天晚上,摇着芭蕉叶扇子的党委张书记突然来到我的房间,和我聊天,问我在学校有哪些爱好和特长。我说,谈不上有什么爱好和特长,只是每天早上爱跑步,晚上爱写点文章,在校报上发表。张书记说,你把你写的文章给我看看,于是,我找了十几篇文章给了张书记。第二天上午,组织部通知我回家休息,十天后来厂里正式上班。

  十天后我来上班了,组织部通知我到党委宣传部工作。我本是师范院校毕业的,理应到厂里的子弟学校当教师,突然被分配到宣传部,我有点愕然,但更多的是兴奋。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工作,对得起亲人们。

  党委给我布置的第一份任务就是创办厂报,于是从约稿、改稿、写稿、编排、刻写印刷,我全部承担下来了。每期稿件定稿,都要经过张书记审核,他的修改让我的水平提高了很多。后来我才知道张书记是上世纪60年代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很是佩服。那时报纸是用蜡纸在钢板上刻写,然后油印。于是我发奋练字,每期报纸都是我自己刻写,以至于后来我练就了一手好字。

  办厂报,不仅让我爱上了写作,更让我结识了很多文友。当时,省国防工办工会办了一份杂志,系统内各家企业爱好文学和艺术的经常在一起交流切磋。现在国内有名气的作家沈大师、诗人韦大师、书法家刘大师、画家寥大师,都是那时我们在一起“玩”的文友。只可叹,我的天赋和钻研精神比他们差太多了,以至于我还是我。

  那个年代,在军工厂工作是值得自豪的,周围的村民对工厂,对工人都是十分尊敬和友好的,因此我在当地结识了很多好朋友。1987年1月,我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我结婚时打的家具,纯一色杉木,是在离工厂30多公里外的茅山林场买的,场长是位退伍军人,亲自帮我砍伐、装运杉木,如同兄弟般的帮忙。1992年底,工厂陆续搬迁到合肥,到最后一个多月,已是寒冬腊月,厂里食堂也搬走了,拆迁扫尾的30多“单身”(家属都到合肥了)吃饭成了问题,我们只好各自解决。住在厂办公楼对面的村民老俞执意邀请我们天天早上到他家吃早饭。于是每天早上老俞熬了几大铁锅稠稠的山芋稀饭,炒了几大盘雪里蕻酸菜,在寒冷的冬日,我们吃得浑身暖和和的。吃了一个多月的早饭,老俞一分钱没有收。到合肥后,每年到霍山,我总是要到老俞家看看。

  1993年初,我们全部搬迁到了合肥。从进厂开始,到工厂搬离霍山,我在霍山工作的十年,是我事业起步的十年,是我收获爱情和友情的十年,是我谱写青春之歌的十年。

  你好,那些年。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