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头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走进战火纷飞的年代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5-10 13:03:51 |
□胡玮玥 李 明 参与学校 濉溪县南坪镇中心小学
学生记者 王伟琦 邹飞扬 肖星辰
时依璇 李鑫奇 陈恩琪等
“淮海战场平原千里,滚卷着解放战争的暴风雨;两大野战军的无敌铁流,自南北两面投下了毁灭的打击……”淮海战役是一座光彩夺目的历史丰碑,其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人们前行。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建有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传颂着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4月15日,“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学生主题系列采风活动第四站,学生记者们寻访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采访抗美援朝老战士,深切表达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之情。
忠魂烈骨,守护山河
英雄逝去,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像挺拔的松柏永远苍翠,永远激励着我们向前。下午,濉溪县南坪镇中心小学的学生记者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踏上长长的廊道,拾级而上举目远眺,一面是安宁祥和的浩浩山河,另一面是默默守护这一方水土的忠魂烈骨。学生记者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敬少先队队礼,向长眠在这里的革命烈士默哀,表达内心的无限追思。
随后,在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内,讲解员张丹带领大家参观了战前形势、战役实施、人民支前等板块,详细了解这场承前启后的关键战役。“双堆集之战的始末是怎样的?”“这场战役的意义是什么?”“一共牺牲了多少战士?”面对学生记者们的提问,张丹姐姐为学生记者们一一解答:“双堆集地区歼灭战是整个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前后23天,解放军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并肩作战,经过阻击、包围、歼灭三个阶段的浴血奋战,在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地区歼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黄维兵团。双堆集之战,对于夺取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具有关键的意义。这也是人民解放军以伤亡3万余人的代价赢得的辉煌战果。”在张丹姐姐的讲解下,学生记者们重温了当年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三(1)班的肖星辰望着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不禁满含热泪:“我仿佛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党中央的卓越指挥才能和战士们英勇无畏、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气势恢宏的战争场景不断在我的脑海里回荡,我看到了那场战役的伟大胜利,也看到了战役中惨痛的牺牲与鲜血,看到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岁月悠悠,铭记英雄
英雄虽会迟暮,但其精神却常拭常新。学生记者们走出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来到抗美援朝老战士胡庆荣的家中,与老英雄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烽火岁月。
已满九十周岁的胡老先生,出身红色家庭,其父亲与弟弟都在战场上献出了宝贵生命。年仅19的他入朝作战,曾在上甘岭战役中立三等功、四等功各一次。如今,距离他踏入朝鲜战场已经过去了71周年,这位依旧精神矍铄的老英雄,讲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入朝往事,记忆犹新:“敌人的飞机整日在上空盘旋,我们只能在夜里负重急行军,战士们的脚磨出泡、淌出血,依然坚持前进;到达阵地就开始挖地堡、挖战壕,一挖就是几个星期;漫山遍野烟雾弥漫,敌人还不断轰炸、扫射;当敌人行进到我方阵地前五十米左右,轻重机枪、手榴弹、冲锋枪就一齐向他们打过去,敌人一排排倒下去,剩余的抱头逃窜……”
学生记者们深受感动,听得热血沸腾。二(6)班的王伟琦问道:“胡爷爷,条件这么艰苦,你们取胜的法宝是什么?”胡爷爷坚定地说:“志愿军靠的是钢铁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精神典范,永绽光芒
历史如逝水滚滚而去,而经历过历史的人从容不迫。从这些英雄的身上,能看到国家的典范和精神脊梁,那段峥嵘岁月非但没被国家和时代遗忘,反而穿越历史厚厚的烟尘显得光芒更甚,他们的光荣事迹与高尚情操,激励了一拨又一拨后辈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
三(6)班 李鑫奇:我为自己生活在这个伟大的祖国而自豪,为自己长在这红色家乡而骄傲。爱国、爱家,弘扬红色精神,继承红色传统,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要从自我做起,珍惜现在的每分每秒,努力学习,锻炼身体,为建设祖国,复兴中国而奋斗!
五(5)班 邹飞扬:一组数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淮海战役60多万解放军战士参战,543万人民群众支援前线。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老百姓正是唱着这样的歌谣、推着小车勇往直前冲向战场。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一致,铁骨铮铮。
四(3)班 陈恩琪:今天浴血搏杀的战场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那一张张老旧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遗物,记录着烈士们的无私和伟大。先烈们的事迹、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我要努力学习,继承你们留下的光荣传统,让这片红色的土地继续绽放光彩。
与老英雄重温惊心动魄的烽火岁月
学生记者向革命烈士默哀,表达无限追思
参观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