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宁国市:“县管校聘”引来教育“源头活水”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1-04-21 16:00:35 |
教师许邦宁义务辅导学生
教师仰孝梅用音乐开启学生美丽心灵
名师工作室成员宁国市实验小学教师何丹上示范课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谢忠于
对于还有两年就要退休、即将告别三尺讲台的许邦宁来说,上好每一堂课,在讲台上发光发热,既是她执教33年的初心,更被她视为教育事业最好的归宿。正因如此,当宁国市宁阳学校深化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线的教学岗,专注教育、深耕教育……与许邦宁不同,当宁国市梅林学校青年教师仰孝梅看到学校公开的竞聘岗位时,内心对成长的渴望促使她在以往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同时申报了学校的行政岗位,凭借改革的契机对自我发起挑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宁国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宁国市实验小学长期存在师资匮乏的现象。而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为该校发展吹来了“春风”,注入了“活水”,优化升级后的师资力量不断激发教育发展的新动能……一场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正在宁国市全面推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场改革应运而生
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所在。2014年教育部提出试行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15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行,2020年要求全面推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要求,我省先后印发多个文件,明确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行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的政策,并积极开展改革试点。
“全面推进全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既是国家、省政府的要求,也是我们现在的迫切之举、现实所需”。宁国市教育体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根据省政府安排,2023年,宁国市将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评估标准中对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每年交流轮岗的比例作了调整,要完成考核评估指标,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满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的需要。
全面改革前,宁国市教育体育局专门在布置会上算了一笔“账”:截至2020年8月,该市共有公办中小学教职工2705人,省核定编制数2292名,超编近410人。同时,临时聘用180名教师。2020年下半年,该市城区城南学校初中部、城西学校小学部、开发区实验学校等校增班26个,需配备90名教师。新招聘教师按“退二补一”原则补充,缺40人。这样算下来,若不改革,在教师总体超编近410人的情况下,还需临时聘用310人,才能保证下半年正常开学。大量的临聘教师给教育教学带来较大的不稳定性。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无疑能够缓解目前教师配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同时,针对该市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队伍活力总体不足,亟待打好人事制度改革“组合拳”,释放改革活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从而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就这样,该市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应运而生。
2020年2月24日召开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校长层面座谈会
2020年6月15日召开“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动员会
2020年7月13日举办“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政策解读、业务培训会
“县管校聘”让师资更均衡
为最大限度盘活教师资源,取得较好的改革成效。该市夯实“三保障”,为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供强力支持。一是领导重视,保障推进力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将此项工作纳入市委重要改革事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改革情况汇报,研究推进措施。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关市直属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有序推进改革。二是用心谋划,保障方案科学。学习、借鉴苏浙教育发达地区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先进做法,组织召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座谈会征求意见,最终形成符合该市教育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文件。三是精准指导,保障落实有力。实行包保责任制,局机关所有工作人员在经过相关培训后,全部下沉联系学校,从制定实施方案到教代会评议方案、校内竞聘、跨校竞聘等,全程参与,指导学校平稳、有序推进“县管校聘”工作。
抓实“三环节”,推动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措施全面落地落实。一是抓实“县管”。编制和岗位统筹,人尽其才,是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的精髓。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及岗位统筹管理机制,及时调整学校编制总量和岗位数量,打破岗位资源校际壁垒,统筹使用,促使全市中小学教师由“学校人”变身“系统人”,为参与交流轮岗消除了后顾之忧。二是有序“校聘”。让学校实现用人自主权,聘任到最需要的教师,是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市教育体育局成立学校竞聘工作指导组,全程参与学校竞聘工作。学校原有教师,按照“个人申请,双向选择,竞聘上岗”的程序,逐人逐岗开展竞聘。由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全市统一跨校竞聘,让所有教师尽可能实现“各归其位,各尽其能”。2020年,该市共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354人,其中骨干教师交流133人。三是关注特殊。刚性改革柔性落地,要求各校加强人文关怀,尽最大可能给教师提供“选择权”,对临近退休、患重大疾病、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情况教职工倾斜,设置直聘岗位,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政策等。
落实“三项机制”,让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为教育发展提供强大动能。一是落实激励机制,让教师“下得去”。该市落实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倾斜制度,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并符合高级、中级教师资格申报条件的,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申报。2020年,该市九名农村学校教师符合此政策顺利获得高级教师资格。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工作补贴政策,及时调整乡村教师补贴标准,每人每月在原标准基础上增加200元。加强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近年来,该市累积投入资金1208万元,建设周转房176套,解决了191位教师住宿问题。二是落实培训机制,让教师“教得好”。秋季开学前,组织全体轮岗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开学第一个月,组织教研员、骨干教师对轮岗教师实行“一对一”帮扶,跟踪听课指导,及时纠正教学行为,让轮岗教师尽快掌握教学业务,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实现新提升。三是落实考核机制,让学校“管得住”。对交流教师,既要关爱,又要严管。参加交流的教师在新岗位上“无差别”地遵守交流学校规章制度,在交流轮岗期间实行年度考核、师德考核,助力该市师德师风建设。
完善机制促进改革持续深入
改革带给许邦宁和仰孝梅最深的感触是:工作比以前更忙了,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工作让她们干劲满满,乐此不疲。为了证明自己的坚持,许邦宁一如既往地对政治课教学投入更多的心力;为了以老带新,帮扶更多薄弱学校的学科建设,她开始频繁地参与教学研讨、送教下乡。作为学校党建工作的一名“新兵”,仰孝梅对自己要求严苛,凡事学在前、干在前、做在实。连日来组织学生红色研学、党员教师志愿服务,该校如火如荼的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不乏她忙碌的身影。在改革的“春风”下,目睹学校师资更加均衡,教师工作积极性越来越高,新建名师工作室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校园里一片明媚与祥和,宁国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校长盛敏晖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是一项综合改革,涉及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中小学教职工岗位统筹管理机制、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机制、教师退出机制、教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等六大改革任务,各项改革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目前,该市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有序推进,取得较好效果。一是促进了师资均衡。一些城区学校骨干教师,主动申请到农村学校支教。二是缓解了城区师资紧缺问题。2020年,通过交流轮岗,154名农村学校富余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城区学校由改革前拟临时聘用310人,减少至现在的54人,在缓解城区教师不足的同时,也改变了农村学校人浮于事的局面。三是转变了教师观念。“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让教师们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唤醒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加之各类激励性政策的出台,教师队伍中愿意到农村学校支教的多了、愿意到一线代课的多了、愿意担任班主任的多了,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局面。下一步,该市将坚持统筹协同,健全部门合力;强化配套系统,完善教师补充、培养、培训机制;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强化评价导向;提高学校执行管理改革相关文件精神的力度;建立学校发展联盟,促进农村教育优质发展等,通过促进改革的持续深入,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