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我的机器人编程之路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4-12 12:41:40 |
□韩如意 姚 勇 李雨函
学校:桐城市东关小学六(2)班
![]() ![]() 大家好,我叫李雨函,是桐城市东关小学的一名小学生。读书是我课余的一大乐事,从童话故事到历史读本,从自然科学到天文知识,我都读得津津有味。广泛的阅读开阔了我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我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比赛,曾获得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奖、安徽省第三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三等奖等诸多奖项。大家肯定认为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其实我更是一名科技爱好者。
我与电脑的渊源
我的爸爸是一名电脑爱好者,受到他的影响,我渐渐地对电脑产生了兴趣。记得第一次使用电脑的时候是用鼠标在画图软件上作画,看着屏幕上有着我随心所欲的涂鸦,心里产生了莫名的成就感。2018年桐城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生作品评比活动中,我的手抄报作品获得了一等奖,这彻底让我对电脑着了谜。爸爸给我报了一个线上的Scratch编程学习课程,拖拖拽拽积木式编程加上情景学习模式让我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发展。
一年前的一天,妈妈告诉我说学校马上就要开设智能机器人兴趣班,现在正在招生宣传阶段,她觉得这是为我量身定制的课程,于是为我报了名。一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眼前立马浮现出一个机器人,它在我的指令下为我收拾桌子,打扫房间卫生,还读书给我听……自此,我步入了智能机器人的世界,与机器人进行了亲密接触。
全身心投入学习
每到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我都早早地拎着笔记本电脑去机器人教室,抓紧一分一秒,和我的队友一起摆弄着机器人。由于我学过编程,所以在这个两人组合的队伍中我主要负责为机器人编程,队友负责对机器人进行搭建和调试。这次一起学习的一共有五支小队,都是从各个班级中选拔出来的。大家第一次接触机器人,都感到无比兴奋。当时,马上要面对的是一个多月后的第四届安徽省青少年机器人普及赛,时间非常紧迫。我们放弃了中午的休息时间,再加上放学后的两个多小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机器人组装与编程学习上。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座教学楼就我们机器人编程教室的灯是亮着的,爸爸妈妈们早早地等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手里拿着我们的晚餐。只有在狼吞虎咽吃着晚饭时,才是我们唯一脱离机器人的时刻。
由于比赛设定了若干项任务,选手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我觉得整个比赛中最难的就是通过编程去设定机器人的运行路线和每个动作的时间。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将完成所有任务的程序编好。有时候任务完成会失败,一开始我们有过埋怨对方——他说我程序编制不够优化,我说他机器人搭建得不够完美。后来在一次次的磨合中,我们都沉下心来分析失败的原因,虚心向其他队员学习,共同去琢磨、去解决一些“拦路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2月份的第四届安徽省青少年机器人普及赛中,我和队友完美合作,获得了三等奖的成绩。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型比赛,但是我觉得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在比赛中学到什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机器人编程一路走来,让我懂得了:面对困难时,应该冷静分析问题,再一步一步去解决。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