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小档案
黄思文
合肥一六八中学
高三(22)班毕业生
2020年高考文科645分
全省排名32
现为北京大学学生
高一:“咸鱼”粘锅
高一一年,我基本处于“咸鱼”粘锅的状态。假期的懈怠在此时迎来了恶果,上课的快节奏打得我猝不及防,繁重的作业让我在各科间疲于奔命,每周周测惨淡的分数让我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曾经的辉煌与现下的惨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淖中挣扎却难以自拔。
但彼时的我笃信“努力一定会成功”,莽莽撞撞地向前冲,白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却未曾想过走一条更好的道路。以江湖为喻,我像是初入武学的小白,只知道用蛮力去解决事情,却忽视了修炼内功,以巧劲、柔劲去化解对方的招式,即便偶尔误打、误撞胜了对手,关于如何得胜依旧一脸茫然。
所谓的巧劲、柔劲便是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高中的知识变化虽较初中更为灵活,但依然有迹可循、有踪可追。注意观察,勤加思考,总能发现一些“套路”相同的题,或是题目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时候便体现出错题本的功效,找寻解题思路,将同类型的题收罗在一起时时翻看,虽然不能确保拿高分,但是至少也是良好偏上。
总结高一一年,悲喜相随,尽管它给予了初入高中的我沉重的打击,以致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和勇气,但是我从中获得了任何困难都不服输的坚韧和对成败得失相对的淡然,一年的困顿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处于低谷的难过和无助,从而得以有更强的共情能力和包容心。
高一末,我无可避免地面对文理科的抉择。彼时,我综合排名大约在年级两三百名之间,单排理科最好名次大约是文科名次乘三,倾向不可谓不明显。然而,我因此更为纠结。理科展开的奇妙世界和近一年与理科鏖战的努力让我对理科怀有深切的眷恋。意识到学习方法不当后,我在重新思考如何能够获得事半功倍之效。但是摆在眼前的现实是我几乎把高一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理科,没花太多心思在文科。而理科当中,我的数学和物理是最差的,对于理科生来说这几乎是致命的弱点。同时,我们学校的文科又更为强势,我从小对文科怀有极大的兴趣。
这一次选择把我推上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两条路都通向未知。和家长、老师几番交心,经过激烈的思想挣扎后,我最终走上了文科的道路。我不知道我放弃的路最终会将我导向何方,但是选择便意味着取舍,综合自己的学科情况和兴趣,询问老师和家长的经验,多方面思考,审慎选择。一旦选择后,便不要轻易放弃,也不要轻言后悔,只管向前走,不论会遇到什么。
高二:扑腾扑腾 努力翻身
高二是“咸鱼”扑腾扑腾努力翻身的时期。文科较理科相对于我而言确实轻松一些,高一的惨败后我在尝试改变学习方法。但是积日累月形成的习惯难以一时磨灭,我依然没有错题本,对题目的思考依然不深入。后来,我有幸遇到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子,在她的影响下,我开始不将叉或勾和答案作为一次作业或考试的终点,而是去思考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答案,为什么自己的表述没有得分,这道题和自己之前做过的相似的题为什么会导向不同的结果,经由这道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等。同时,在这一时期我养成了晨读晚背的习惯,将一天所学及时复习、记诵。一年的磨砺最终在模拟考试时初露锋芒,我从年级十多名一跃至年级第五。
整体而言,高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课内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课外知识的拓展是最重要的两件事。尽管文科试题时常给人一种我学的和我考的没有任何关系的感觉,但是基础知识依旧是出题人出题的底子,好比盖楼房,地基不稳,再多的花样、再高的高度也是徒劳。该知道的史实、该背的原理、该记的图一个都不能少。但同时楼房又不可能只有地基,在地基盖稳的同时,应当慢慢地向上累加,这累加便是课外知识。做题是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但十分有限。更重要的是自己去看、去记。高考文科越来越趋向创新和综合能力的考察,最明显的就是文科综合和语文。有些题目会涉及到常识实践,这些都不是在书斋中苦读就能获得的,需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世界;有些题目的知识会涉及到课外的积累,比如语文曾经考过一道文言文翻译:“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其中的“锡”难倒了连我在内的一众人。但如果翻开《古文观止》,便可发现“锡”通“赐”这个用法其实十分常见;比如小说越来越倾向考名家作品,像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因而对于课外文言文、名家名著及文科综合知识等的涉猎特别重要。一旦进入高三,空闲时间会被大大挤占,不怎么会有闲心余力去大量接触课外知识了。
高三前期:来回横跳
高三前期是“咸鱼”翻身又粘锅的来回横跳时期。在老师的强迫和自己的痛下决心之下,我终于有了自己的错题本。数学,我按照老师的建议分成了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概率和统计、选修模块等八大块,在八大块之下按照常见题型进行细分,比如函数分为基本性质、不等式证明、恒成立求参数取值范围等几块,基本上是参考一轮复习资料的分法,然后将典型题和有价值的错题归类并不定期翻阅。其余几门偏人文的学科,我的错题本更像是笔记本,记录老师上课讲的知识点、从错题中总结的答题术语和思维方法,还有好的表达等。断断续续练了几次字,汉字没啥提升,英语写得比以前好看了不少。虽然大家都在吐槽衡水体呆板应试,但是在考场上一笔一划的工整字体确实很占优势。后期和同学联合组成了学习小组,每周每人研究一个专题,以高考试题为主,也会加上出得好的模拟题。临近高考的一个月左右,我基本停止了自己做新题,以复习课本和研究考试大纲给出的往年试题分析为主,对知识进行一个尽可能全面的回顾,同时做一些题保持手感。
高三于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心态、思维方法和细节。整个高三,我的成绩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落差大得吓人。这种时候就要调整好心态,不说胜不骄败不馁,至少也不能一直沉湎于情绪之中为它所控。烦心时向父母、老师、学长、学姐倾诉,或者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出去散散步,或是自己去操场跑几圈,找个僻静的地方哭一场,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都是排解情绪的好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排解情绪要顾及他人,大家在压力之下都比较敏感,不能把别人的心态也搞砸了。排解完了,要立即投入学习,不要再在其中耽搁。
每一次模拟考试都要认真对待,模拟考试题的质量高低起伏,但是重要的是模拟考场情况,遇到了偏题、怪题、难题该如何处理,试卷应该怎么分配时间,如果实在做不完该如何取舍,有一门考砸了应该怎么调整好去进行下一门考试,考得一直很顺怎么避免心态飘了后面滑铁卢……将种种情况都认认真真经历一遍,一旦高考遇到,至少能多几分沉着。不要相信某某模拟考试和高考挂钩的谣言,模拟考试成绩和高考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有其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才与高考有一点关系。
高三后期: “咸鱼”翻身
到了高三后期,大家基础得分部分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差别,差别就在于拔高部分和细节,而拔高部分一在对知识的掌握应用程度,二是学科思维方法。题目中哪些关键词可以导向什么结果,设问想让你怎么思考,答题可以分成哪些角度进行,这些东西是你很难靠积累获得的,只有在每次考试后勤加思考,不断琢磨自己的思维模式,以及在对课本知识的体系化中不断练习才可以慢慢提高。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确实如此。不小心抄错的答案、涂错的答题卡、审错的题可能会让你最后的成绩惨不忍睹。粗心大意难以完全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少。草稿纸写得工整分明一些,审题时勾画关键词和提示词,写完、涂完后回头再看一眼,培养自己细心的学习习惯,都会有所助益。假如屡错屡犯,可能与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关系,平时要注意锻炼自己对于关键点和重点信息的敏感度。
最后高考,“咸鱼”终于如愿以偿翻了身。尽管仍然留下了不少遗憾,比如到后期英语没太抓紧结果高考翻车、语文作文一直没有重视导致高考作文翻车等,因而我将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希望能够有一些借鉴、有一些启发、有一些鼓舞。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但它是通向一个新的阶段的门槛,这道门槛每名学子都需要也必须跨过。作为过来人,我愿你前行的路上有点点星光相随。
□本版稿件由黄思文口述,徐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