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返乡青年的志愿青春 张羽:日均行走1.5万步 韦民:用长处去帮助别人 高思远:被需要感觉很暖 柴溶:团圆之际仍坚守岗位
06: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2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3月12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21期  下一期
高思远:被需要感觉很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3-12 12:37:44

  “很多年龄大的乘客都不会扫安康码,还要帮他们搬行李,一天下来五六个小时挺累的,但这个过程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有意义”。从1月15日团阜阳市委启动2021“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活动以来,安徽中医药大学学生、志愿者高思远就一直在太和县汽车南站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他的志愿者队友们一起引导来往乘客扫描安康码、购票乘车,为行动不便的旅客搬运行李。
  “第一天参加活动,面对乘客询问觉得很紧张局促,经过这几天的服务,现在能做到很流畅、很清晰地回答他们的诉求,那种紧张和不好意思的感觉渐渐没有了。”高思远说,“现在回想他们对我说出的每一句‘谢谢’,就会很开心,总觉得暖暖的。”
  在太和县的“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活动中,像高思远这样的大学生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在汽车站、火车站,在医院门前、社区广场,他们为来往的乘客、就诊的群众和过往的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用青春的身影践行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本版稿件由通讯员薛沛、于金鹏、朱红,本报记者徐徐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