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小学:从百年名校到百年强校
“我是中国人,我在国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宣誓人……”
在阜阳市北城小学,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学生们都要起立,面向悬挂在黑板上方的五星红旗庄严宣誓,这是该校六年来始终坚持开展的一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标识,“目的是让爱国主义教育外化于形,内化于心。”该校副校长赵益群说。
北城小学是一所拥有二百七十余年历史的百年老校,从清乾隆十六年的“聚星学舍”到道光二十六年的“聚星书院”,从1904年废科举、立学堂后的聚星高等学堂,到1938年被正式命名为北城小学。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阜阳市的教育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城南新区建设了一批新优质学校,而北城小学地处老城区,学校占地面积小,教师队伍老化,如何在百年老校的文化传承中谋求新的发展、使百年名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百年强校成了校长赵彪面前的一道难题,一场静悄悄的“校园革命”悄然开始了。
赵彪用五年的时间摸索,先后到合肥市等地的名校学习取经,希望能找出北城小学的精神内核,厘清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厘清“从哪里来”的过程就是回溯自身文化脉络的过程。“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思索着这所百年名校的核心价值观,受北京师范大学的张东娇教授的影响,最终定位于‘聚星精神 儿童视野’,这是北城小学273年办学历史的浓缩,也是最符合自身特色的精华内核,我们再将赋予其时代精神,加入前瞻性。”赵彪说。
北城小学依托已有的历史底蕴,将自身的定位浓缩成8个字“聚星精神 儿童视野”,即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都要符合儿童的心理。“聚星,聚的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用品质来照耀学生们的前程”。赵彪说,“既要传承,又要创新”是实施此目标的基本原则,“传承的是用悠久的红色基因去厚植爱国情怀,帮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为此,除了每天在课堂上面对国旗宣誓外,每周在升国旗时,全校学生都要齐做《中国少年先锋队歌》手势操,这个近三分钟的固定仪式已经坚持开展了十多年,“通过边唱队歌边做手势,既能有效记住歌词,又能加深印象,做唱做中,加深爱党、爱国、爱红领巾的情感”。此外,北城小学还坚持开展“闪闪小孝星”评选活动,通过活动,大力弘扬孝道,并把学生们爱家人、孝敬长辈的故事编辑成书,师生人手一册,“让尽孝者感到自豪和光荣,感染更多人,实现养成教育。”赵彪告诉记者。
同时,学校还创新了自身悠久的传统文化,提出了“新六艺”(德,律,书,劳,艺,体),开设了国画、扎染、扇画、京剧、围棋、古琴等社团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社团课程。尤其注重体育教育,开设了太极拳、五禽戏等课程,“在评选优秀学生时,体育成绩是硬指标,具有一票否决权,凡是体育成绩不达标,没有资格去参评”。
自2008年以来,拥有百年文化沉淀的北城小学实现了规模扩容,形成了一校五区,各分校区在集团的统一管理下,根据自身特点,围绕“聚星”,创新地开展活动,以达到让每个“星星”都闪亮着育人目标。
“就北城小学翡翠湖校区而言,无论是教师队伍建设还是教学设施设备都是皖西北地区一流水平”。该校负责人刘昌远告诉记者,学校的操场及风雨操场占地面积均是目前阜阳市最大,拥有电脑自主控制平台,每个教室都有一块价值近四万元的纳米护眼多媒体黑板,“智慧化教学程度非常高”。此外,该校区还拥有校园虚拟电台、虚拟网络,这些智能化的设施在机器人、电脑编程等科技社团方面具有优势,在各级别的比赛中频频获奖。
“我们学校有百年的‘根’,这是历史,这是文化,也是传承,随着阜阳市的飞速崛起,北城小学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朝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方向不断前进。”谈及未来,赵彪信心满满地说。
文峰中心学校:人人争当美德少年
去年12月24日上午,阜阳市公交集团的工作人员到文峰中心学校,在确认姚晨就是该校五年级的学生后,他们激动地对校长陈伟说,你们培养出了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
陈伟一开始有些懵,据他所掌握的信息,姚晨学习成绩中等,在学校里表现平平,也没什么感人的事迹,怎么就成了好少年?
公交集团的人说,你们不知道吧?这孩子可不简单,每次坐公交车,他都会主动搀扶老人上下车,还帮助一些比他年龄小的乘客,在车上总给人让座。
陈伟并没有惊讶,表示学校平时就是这么教育学生的,要乐于助人。但对方接下来的话让他吃惊不小:“他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已经持续做了三年了。”
原来,公交车司机都发现车上总有这么一个孩子,乐于助人,便问他是哪所学校的,可他不说,于是就将此事报告到公交集团。集团为此专门调取了车上的监控,发现姚晨于三年前就开始这样做了,当时他还只是二年级学生,然后根据线索一路找到了学校。
在文峰中心学校采访时,姚晨告诉记者,从家到学校,他要先坐16路公交车,再转26路公交车,平均一趟在公交车上的时间约为45分钟。
“家离学校为何这么远呢?”记者问。“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家离学校很近,但二年级时搬家了”。原来,姚晨是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的孩子,爸爸是电器维修工,妈妈是酒店服务员,爷爷是快递员,奶奶在家做饭。一家人起初租的房子在文峰中心学校附近,当地政府便就近解决了他的入学。但二年级时,姚晨搬家了,他只能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学。
据了解,姚晨中午放学后也要坐公交车回家,吃过饭再赶到学校,一回一来至少要花一个半小时。
“为什么要搀扶老人,父母、老师都知道吗?”记者问。“也没什么原因,看到他们行动不便,我就想帮一下。后来,帮着帮着就成了习惯。”姚晨脱口而出,“我爸妈都不知道,他们也是在新闻上看到的,说做好事也能出名。”
“我做这事并没想着要出名,我只是一个很平凡的学生,这个事也很平凡”。
“我校一直注重培养美德少年,姚晨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校党支部书记董阿娜告诉记者,“在党建的引领下,学校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率先推出星级少年评选,已经连续开展了四届,成为学校的金字招牌。”
在该校的各个长廊、教室墙壁上,记者都能看到金星少年、银星少年的事迹。董阿娜告诉记者,学校经常利用校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电子屏幕对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加以宣传展示,“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学生向他们学习”。
通过活动的开展和宣传,该校涌现出一大批美德少年,有帮助失火业主抢救物资的李宏彬,有拾金不昧、获得“颍州好人”特别奖的刘梦茹、欧阳静娴等学生。
据悉,2020年,该校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莲池小学:学科融合 激发学习热情
下雪了,语文课教师会启发和引导学生背诵与雪有关的古诗词,科学课教师会乘机解释雪是怎么形成的,音乐课堂上则会响起跟雪有关的旋律,美术课教师则干脆把学生们带出教室,去室外画雪景……类似这样的应景教学,在阜阳市颍州区莲池小学已成为常态。
对该校四年级学生张悦来说,中秋节可以很诗意地度过,也可以过得极具科技感。2020年中秋节当晚,四年级学生在科学课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了一次很特殊的中秋赏月体验。校长闫宏亮告诉记者,学生们背过太多皓月当空的诗句,再亲眼看看月亮的月海和环形山,是一次很好的科普教育。
据了解,该校学生较多,可由于学校地处老城区,场地面积十分有限,因此许多大型的集体活动无法开展,只能变通搞教育科研,开展一些对场地要求不高的活动,“校园面积极小,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都位居颍州区前列。”区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通过跨学科的融合教学,并让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去探究科学的热情”。
“我们的融合教学是全学科的,跨学科教学已经是新常态” 。在闫宏亮的带领下,记者看到校园中体育课和科学课教师联合执教,体育课教师进行基础动作的示范和锻炼技巧,科学课教师指导学生了解技巧里蕴含的科学原理,而在语文课堂上,音乐教师将难懂、难记的古诗词谱成曲子,教学生们唱出来。据了解,该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去野外探究农谚、去污水处理厂看水的重生、去气象台看云识天气……“跨学科的教学合作不仅展现了教师的课堂智慧,也是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部分,这种集中式教学模式研讨、分类别讨论、思辨式展示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能更立体、更全面地了解新知”。
此外,该校还精心打造“莲文化”,对“莲”的君子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度挖掘,将学校文化定位于“莲文化”,文化建设以莲为核,校园环境以莲为景,校本课程以莲为文。通过“莲文化”特色贯穿学校整体工作,提出“养浩然正气,修君子之心”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塑谦谦君子,育美德少年”为目标,着力将各项活动增添莲的色彩,并就此深入内化学生的“莲品莲格”。
据了解,“莲文化”建设伊始,该校就根据现有条件打造出富有“莲”特色的校园环境,校园内“处处见莲影,事事有莲意”,教学楼走道、横梁均张贴“莲诗莲句”,不同的楼层分别以“莲,廉,连、联”的“莲文化”内涵来安排德育内容,各个班围绕“莲文化”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强化了学生的“莲文化”意识。“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莲、热爱莲、弘扬莲之精神,潜移默化中受到“莲文化”的熏陶,逐渐将‘莲品莲格’内化为自身的品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莲文化”还从教学模式的变革、自主教学模式的尝试、个性化的评价、学科间的整合几方面与课堂进行了深度融合,在语文、品社、美术、科学、综合实践、主题班会等课堂,教师们注重适时地引导学生了解、学习“莲”的品格,根据不同年段和不同学科特点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科技课上开展有关莲的探究,引导学生了解莲的生长过程和莲的价值;在读书节创设与“莲文化”有关的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诵读莲之经典、品味莲之韵味的过程中亲近莲、热爱莲、品味莲。
校园艺术节更是通过“莲之乐”“莲之韵”“莲之蕴”等比赛丰富莲之艺术、延伸莲之内涵,多学科教师的共同参与打造出一些列的“莲文化”校本特色课程,无论是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还是社团课程都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徐徐、通讯员刘银燕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