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打好“体教融合”组合拳 生命永远定格在青山绿水旁
06: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2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3月1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20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宣城市:打好“体教融合”组合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1-03-10 11:30:33

□通 讯 员  王  顺  阚有林
  本报记者  谢婷婷
    2009年,宣城市及所属七个县(市、区)教育局和体育局合并为教育体育局,初步构建了“体教融合”的体制。近年来,宣城市教育体育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探索“体教融合”工作机制,着力把宣城市体育运动学校打造为“体教融合”发展的“样板房”,以点带面推进普通学校“体教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体教相长”的良好局面。安徽青年报社、安青网记者特邀宣城市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国平全面介绍“体教融合”的宣城模板。

  办“文武兼修”的体校
  记者:近年来,宣城市如何坚持智育、体育“两手抓”,打好“体教融合”全面发展的“组合拳”?
  刘国平:我市一直坚持智育、体育“两手抓”,办“文武兼修”的体育运动学校是一生动实践。宣城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市体校)始建于1988年,2019年搬迁到新校址,过去一度存在“重体育轻文化”的思想,导致该校学生一直是体育成绩高、文化课成绩低的“跛腿生”。文化知识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为了弥补这一短板,我们在抓好体育训练的同时,着力抓好文化课教学,全力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
  转变理念,既办体育运动学校更办“学校”。2013年将市体校纳入到了九年义务教育序列,确定了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办学目标,按照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要求开展文化课教学,逐步树立体育运动学校首先是“学校”,然后才是具有体育特色的学校基本理念,在抓体育专业训练的同时,重视文化课教学,培养学生既能上赛场拼搏,又能进课堂学习。
  补齐短板,既抓体育更抓智育。一是开足、开齐文化课程。开设与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同标准的文化课程,采取“6+3”文化课教学模式,每天6节文化课+3节晚自习,每学期120节左右文化课,保证文化课学习“不掉队”。二是每月检测分析。建立每月教学质量检测制度,由文化课教师集体出卷、集体阅卷、集体分析,定期开展教学质量检测并召开检测情况分析会。三是定期督导评估。与普通学校一起参加中考和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市教体局定期对其办学情况开展督导评估。四是加强教研指导。安排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三名学科教研员定向指导市体校文化课教研工作,市级教研活动适当向其倾斜。学校教导处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依托学科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建好队伍,既抓配备更重配强。一是配齐文化课教师。市体校现有“三集中”在校生230人,分7个教学班,按普通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已配文化课教师21人,2021年计划再招聘、招考5人。二是配强领导班子。2018年选拔曾获“宣城市十佳好校长”的一名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担任市体校校长,同时选调一名丰富文化课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担任分管教学副校长,充实了领导班子力量,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三是提高教学能力水平。文化课教师积极参加普通义务教育学校相关国培、省培、市培和校本培训,以及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和省、市、区教育系统举办的优质课大赛、论文评比等,不断提升文化课教学水平。
  加强管理,既管重点更管日常。与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同样实行班集体管理模式,在市体校设置德育处,注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定期召开学生会、家长会,每周举行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成立学生志愿服务队,让学生参与学校日常管理,监督校园不文明行为;制定手机管理制度,所有学生在校期间一律不允许使用手机;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和专题讲座,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爱国主义、文明创建等活动。

  打通“体育生”发展渠道
  记者:宣城市如何创造更多更优的条件,打通“体育生”的发展渠道?
  刘国平:一是打通政策渠道。制定普通高中特招优秀运动员政策,全市20所普通高中中有11所实行计划单列,在省运动会上或年度省青少年单项锦标赛中获得前八名的运动员,中考成绩达到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的60%即可进入普通高中学校就读,中考成绩达到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的70%可进入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就读。近五年,全市共有231名运动员特招进入普通高中学校集中学习、训练,保证了集体项目队训练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二是打通招生渠道。建立特长生招生制度,积极倡导和鼓励普通高中学校招收特长生,在普通高中招生中,坚持完善自主招生、特长生、分解指标生、特招优秀运动员、统招生等多元化录取方式。宣城市区2所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均自主招收特长生。“十三五”以来,累计招收艺体特长生262人,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推进了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为普通高校输送了更多优质艺体生源。
  三是打通升学渠道。根据项目建设与发展需要,打通项目布局学校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升学通道,保障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既能持续不断地参加体育专项训练,又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小学升初中打破区域招生限制和划片就近入学规定,享受优质初中教育资源;初中升高中打破中考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限制,对球类集体项目等实现成建制对口升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布局学校“初小结对”“初高结对”,所辖县(市、区)均已实现升学训练“两畅通”。
  四是打通延伸渠道。为解决市体校只有初中学段,学生受教育层次低、毕业生出路窄(省体育运动学校和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是主渠道)、体育训练周期短这一突出短板,我们大力支持市体校两头拓展“上下延伸”。2019年,向下延伸开办小学部,为一些体育特长学生发展早打基础,向上延伸与一所中专学校合办体育运动专业教学训练基地,探索学生参加对口高考的路径。市体校还与省内一所本科院校合作,进一步为学生提供上大学的机会。

  培才育才选才“一体化”
  记者:介绍一下宣城市体育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特色经验?
  刘国平:突出学校主阵地,做到培才、育才、选才“一体化”。一是依托学校体育活动“培才”。将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作为体育强县建设考核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上,增设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课程。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品牌建设,全市建成全国手球传统学校2所、全国围棋特色学校1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8所、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3所、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特色学校3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1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6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47所。
  二是完善学生赛事体系“育才”。搭建市、县、校三级联赛平台,将学校体育赛事与青少年锦标赛有机整合,形成市运动会和年度青少年体育赛制。将学校体育放在重要位置,市运会的青少年部比赛是市运动会的重头戏,市运动会青少年部设项占比超70%。制定《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布局实施办法》,将省运动会备战项目进行分类,形成单个项目以市体校为龙头,集体项目以普通学校为依托的“市队校办”格局。
  三是搭建人才选拔平台“选才”。将县、校两级学生运动会和单项体育比赛作为日常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的“微平台”,安排市、县教练员现场选拔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从2011年起,连续10年举办全市竞技体育人才选拔大会,邀请省优秀运动队、省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现场指导选才工作,2000余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被省、市运动队和省、市体育运动学校选中,拓展了学校体育人才发展空间和渠道。

  巩固深化“体教融合”成果
  记者:近几年,在注重“体教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宣城市体育工作取得了哪些瞩目的成绩?下一步工作部署如何?
  刘国平:一是省运动会参赛成绩不断提升。省运动会金牌数逐年递增,金牌榜的位次由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的第14位上升到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的第9位。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团体总分在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基础上翻倍。
  二是在全国及以上赛事成绩屡有突破。市体校运动员王志伟获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空手道冠军、童雪琴获亚洲橄榄球锦标赛冠军、史倩获2019年亚洲女子拳击锦标赛冠军、汪汇洋获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摔跤冠军;市第六中学女子手球队获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俱乐部乙组亚军;市第五小学女子手球队连续两年获全国中小学生手球锦标赛季军;广德市震龙学校马术队获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马术场地障碍赛个人亚军、团体第五名。
  三是学生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学校体育运动蓬勃开展,传统学校、特色学校不断涌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蔚然成风,市体校招生、办学持续向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秀率逐年提升,现位居全省前六位。近五年,35人考入北京体育大学,40人被教育部重点直属学校录取为体育免费师范生。
  “十四五”期间,宣城市教育体育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重要讲话精神,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推进“体教融合”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的认识;二是健全完善“体教融合”体制机制;三是不断创新体教融合模式;四是进一步丰富“体教融合”内涵;五是巩固发展“体教融合”成果,努力为体育强省、体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