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志愿服务做得扎实,社会发展就更有质量。一直以来,安徽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积极探索平台建设、品牌引领、专业服务等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发展。目前,打造出益家人志愿服务队、安理天使志愿服务队、爱心社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等17支队伍,校内网络注册志愿者超一万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人人参与、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日渐浓厚。
在安徽理工大学,活跃着17支由大学生、教师组成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他们有的专注于应急救护、有的专注于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有的专注于防艾宣传……做的事情虽有不同,扮演的角色却有相同点,他们是“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也是心怀热血、乐于奉献的“安理人”。
近年来,校红十字会讲服务、重实效,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不断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截至目前,该校已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等多种荣誉称号,网络注册志愿者超一万人。
“做公益,让别人因为我而感到幸福”
又到周末,该校十余名志愿者和往常一样,乘坐32路公交车转1路公交车,历经一个多小时到淮南市大通区洛河镇文化站,开始了新一周的洛河之旅。
到达洛河镇文化站助教点后,志愿者们有条不紊地做好准备工作,在自习室等待学生们的到来。早上8时左右,学生们陆陆续续走进镇文化站,开始完成他们的作业,当遇到不会的问题时便举手示意,志愿者们总是耐心为他们释疑解惑……
原来,这是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益家人志愿服务队在洛河镇文化站的“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项目点、挂牌成立的“心系红领巾”洛河助教点。该志愿服务队每周末选派部分志愿者前往助教点,给当地留守儿童进行课业辅导和亲情陪伴。曾经,李如意也是其中一员。
李如意,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学生,益家人志愿服务队第六届会长。如今的他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回忆起校园生活时,他感触最深的还是在益家人志愿服务队的经历。
2016年10月,刚走进大学的李如意顺利加入益家人志愿服务队。从那以后,他每周末都跟随学长、学姐前往洛河镇文化站参加支教活动。刚开始,学生们因为内向,都不怎么说话,但相处几周后,渐渐熟悉起来。“看到他们慢慢变得开朗,敢于和我们一起讨论,这种变化让我很开心”。李如意说,大部分留守儿童有点自卑、内向,不爱发言,志愿者不仅要对他们的文化课进行辅导,更重要的是能及时发现他们的一些情绪,做好心理疏导。
大学四年,他将“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在他的组织下,该志愿服务队先后邀请校航模协会、校机器人协会、校武术协会等多个社团前往洛河镇文化站开展活动,为当地留守儿童带去许多新奇体验,收获了学生、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做公益可以让别人因为我感到幸福”。在李如意看来,志愿服务是单纯且快乐的,要享受公益、快乐服务。
据悉,该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4年,始终秉承“小善大爱”的活动宗旨,践行“益路同行”的口号,长期关注贫困家庭、开展“一对一”帮扶,现有大学生志愿者185名。目前,累计举办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五百余次。
“做公益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我特别开心。”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李双双说,“公益是正能量的传递,希望当代大学生可以满怀热血,走出宿舍,走出网络,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将奉献作为青春的主旋律,让更多的人因为我们而感到幸福。”
“普及卫生知识,让老百姓少走弯路”
从“安徽省百千万志愿者预防结核病宣传员”梁柯、从超强和沈峰等三名学生,到“淮南市学雷锋标兵”颜星宇,再到“健康扶贫青春行”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先进个人王培懿……该校医学院“安理天使”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该团队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大学生志愿者。
“刚上大学时,学院社会实践部(现在的‘安理天使’志愿服务队)的招新宣传吸引了我。一开始,我对‘服务奉献,锻炼成长’的理念只停留在表面,但参加一次次义诊、健康宣讲等公益活动后,让我对公益事业深深着迷。我想,这可能就是公益的魅力。”说起加入“安理天使”志愿服务队的初衷,王培懿笑着说。
从2017年踏进校园到2020年参加实习,王培懿组织、参与义诊义检、流行病知识宣讲、送医送药等公益活动40余次。从学校周边,到淮南时各县(区),再到山东省和福建省等地,他服务人次达五千余人,并于2019年成功申请“健康扶贫青春行”国家专项活动、安徽省“青春逐梦江淮行”义诊义检活动,先后获“学生雷锋月”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授予的“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称号。“作为青年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他看来,从公益中获得的不仅是思想上的升华,也让他学会换位思考,情商得到提高。
“团队每年平均在校内外开展健康知识宣教活动十余次,每年受益群体近万人”。医学院2018级学生、“安理天使”志愿服务队队长喻雪妮介绍,团队以国家级、省级志愿服务项目为载体,不断壮大队伍,在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指导下,先后培养优秀志愿服务骨干两千多名,发展了大批的公共卫生知识宣传员,现已涵盖全校各学院。
3月5日,记者从医学院团委获悉,结合高等学校疫情防控要求,近期,该志愿服务队将陆续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月活动,如校内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新冠肺炎疫情防护宣传教育、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等系列公益活动。
医学院团委副书记尤佳锋表示,下一步,我们既要探索新的宣传模式和途径,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原创医学知识普及的视频制作等,提升宣传覆盖面;也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更加合理的健康知识宣教内容。真正能减少老年人上“伪医学”“伪养生学”的当,让广大居民知道及早就医、少走弯路,助力全民健康。
“帮助别人的同时,认识不一样的自己”
自1999年起,该校爱心社致力于组织开展校内外多种公益活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爱心社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默默奉献。“暖冬行动”中,有他们挥汗忙碌的身影;组织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中,有他们贴心的服务;偏远地区孩子们的心里,有他们无微不至的爱。
该校地球与环境学院2019级学生、爱心社负责人马雅盛说,“自加入爱心社起,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个人身份的转变、能力和责任的改变,现在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了”。在他看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除了帮助他人,还能认识、发现和原来不一样的自己。
活动参与者到活动组织者的转变,马雅盛适应得很快。现在的他已经成为较为“老练”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平衡学业与公益活动两者时,他说,“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完成学业后,可以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某些方面,社会实践很有必要。我们通过每天列任务清单的方式,合理安排,提高效率,这样就能有空余时间了”。
育一花而香四野,种一粟而收万子。除了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帮扶留守儿童等多种志愿服务活动之外,该校“三献”工作成绩斐然,是淮南市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大户。2016年至今,该校无偿献血量高达107万毫升。在淮南市加入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5000人份中,该校大学生志愿者占比50%。其中,九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该校位列全省高校大学生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
采访中,记者留意到无论学生还是教师,他们都展现着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言语中都透露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我想,这或许就是公益育人、实践育人的真谛所在。
如今,“好人精神”浸润整个校园,“榜样力量”勉励着一届届学子砥砺向前。
领导点评
双手塑造美好 行动传播爱心
□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郭永存
近年来,我校大学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踊跃投身于各类志愿服务实践,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服务社会中提升自我、增长才干,向社会展示了我校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安徽理工大学办学75载,卓越奉献薪火相传,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不断浸润着智慧、涵养着思想,孕育着一代代青年成长、成才。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志愿服务故事、一个个平凡又伟大的青年志愿者背后彰显着我校深邃的文化力量。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安理青年将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继续做贡献社会的前行者、引领者,集聚道德建设正能量,推动形成引领社会进步的文明风尚。学校将持续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坚持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凝聚智慧力量,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作出新贡献。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饶艳琴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