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玉梅,女,中共党员,高级教师,霍山县东西溪乡桃李河小学校长、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从教38年来,她特别注重对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送教孩子的心理辅导,在特殊环境中给山里面的娃娃们带来教育和温暖,先后获“教学先进个人”“教学能手”“模范教师”“好校长”。
在大别山腹地的霍山县东西溪乡桃李河小学,王玉梅是该校唯一的教师兼校长。受地理环境和经济因素的限制,全校学生大都是留守儿童,为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让他们能走出大山,王玉梅在这一干就是38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五个特殊的女娃娃
地处舒城县、霍山县、岳西县接合部的该校进校的山路坡度很大,十分崎岖危险,还时不时地有石子落下。
“原来的路被山洪冲毁了,新路是去年夏天刚修好,比原来的路好走多了”。王玉梅透露,该校地处该县较为偏僻的地方,离东西溪乡有15千米的山路,骑摩托车需要一个小时,受很多因素的限制,这里的很多孩子甚至在上初中之前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
王玉梅在这个袖珍学校里既是教师,更像妈妈,在生活上关爱、学习上辅导、心理上疏导,既要把学生的文化课教好,又要格外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她的细心关爱下,学生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性格。
该校现有五个女学生,两个学前班的,三个三年级的。五个女生都偏瘦,皮肤黝黑,脸上皲裂严重,衣衫较为单薄,但她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光芒,看得出来生活得非常开心和幸福。下课后,她们在校园内晒太阳、打乒乓球、玩跷跷板、玩各种游戏,欢声笑语不断。
“王校长每天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她们几个。课上,王校长尽可能地让课堂丰富起来,把更多的知识教授给她们;课下,王校长经常和学生聊天、谈心,给她们梳头、洗脸,也经常去她们的家里进行家访,给她们带去了很多生活用品。”支教教师吴时钰提起王玉梅时充满了敬佩之情。
五个学生家庭都比较困难,三个三年级女生来自单亲家庭,她们的母亲或因为离婚、或因为其他各种原因都不能跟她们生活在一起,基本都是爷爷和爸爸在照顾,没有母亲的呵护,她们的吃穿用受到很大影响。两个学前班女生,一个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父母都存在智力问题,她的绝大部分事情几乎都交给了王玉梅。
另外一个学前班女生是随母亲改嫁带来的,现在的家庭对她不重视……她们的家离学校很远,早晨带饭菜来学校,中午热一热吃;一小盘青菜和一碗咸菜,还有五碗白米饭,就是五个学生的午饭,但她们却吃得很开心。
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是王玉梅的口头禅,也是她坚持38年在做的事情。
该校成为了王玉梅的第二个家,她一直住在学校里,每周五下午骑一个小时摩托车到镇上,再坐一个小时的大巴车回家,周日下午再原路返回学校。在学校的时间里,她就围绕着五个女生转,县教育局看到该校的特殊情况后,从2018年开始先后派两位支教教师到校教学。
很多人问王玉梅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她坚守在山旮旯里?期间,她有很多次机会离开,但都被她拒绝了,所以有很多人说她傻。“留守儿童因为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很多很多,现在学校里的五个女生,只有一个去过县里,其余四个最远的地方只到过镇上,如果我不能将外界的信息带进来,她们的学习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不拉她们一把,坚持把学校办下去,她们五个很有可能就辍学了,我看不得她们吃苦受罪。”王玉梅眼里噙满了泪水说。
看到王玉梅在抹眼泪,五个学生一起跑过来,一把抱住了她,嘴里说着:“校长妈妈,你怎么了?怎么哭了?”让人无比感动。
2017年秋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小娇(化名)、小强(化名)姐弟俩因哥哥残疾、奶奶生活不能自理,全家仅爸爸一人打工养家糊口,王玉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用足国家“两免一补”教育惠民政策的同时,她在自己平时不足20平方米的学校宿舍里摆放了两张床,与小娇姐弟俩同吃、同住,与姐弟俩促膝谈心,积极做好心理健康和励志教育,努力让姐弟俩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幸福童年。
2019~2020学年度,王玉梅负责了一位名叫小奚的送教孩子,一年来,她始终用爱心去抚慰孩子的心灵,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过一节送教课,每次送教时,王玉梅总时不时或多或少给孩子带点惊喜的小礼品,有时她还带上孙子陪小奚下下五子棋等,小奚和王玉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周一次的送教成了小奚心中最幸福的期盼。
大山里孩子们的“靠山”
“奶奶,你为什么到现在才回来?今天是我的生日。”前不久,王玉梅的小孙子在生日的时候对她晚归有些不满。每周末回家后,面对小孙子对自己的“抱怨”和不舍之情,王玉梅的心里百感交集。
38年前,高考落榜的王玉梅放弃了乡政府招干、金矿招工的极好机遇,义无反顾地在桃李河王家院单班任临时代课教师,二十多人的教学点就她一名教师。那时,恰逢全国第一次扫盲高峰,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王玉梅平时要忙于给学生们上课,寒暑假还要忙于办义务扫盲班,给那些家庭经济困难没有上过学的大人们扫盲。她起早贪黑不停地走村串户,苦口婆心劝乡邻们一有空就到学校扫盲,她的精神感动了“上帝”,群众的脱盲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家见缝插针地学习,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桃李河这偏远的小山村,扫盲工作却走在全乡乃至全县的前列。由此,她当选为县第九届人大代表。
1991年学校“六配套”,担任教务处主任的王玉梅放弃了暑期休息,主动帮助年轻校长争取资金,购买维修校舍的材料,上下奔波与各方面沟通交涉,并与另一位代课教师储菊香从10多千米外抬回一根12米钢管作旗杆。1995年9月,王玉梅担任村小学校长,没有维修资金,和另一位教师挤出时间修理课桌凳等;山道崎岖不通车,每逢开学季,书本和各种用品,王玉梅就和同事肩挑背扛到学校,乡邻们风趣地称她为“大山里的挑夫”。2006年秋,学校安装远程教育设备,找不到工人,王玉梅不等不靠,利用国庆假期和同事们一起从河里挑砂石,自己挖槽,打混凝土,按要求制作好避雷针地脚的水泥墩,顺利完成了安装。2008年秋,村里修水泥路,王玉梅请求中心学校出面争取混凝土原料,自己带领教师及学生家长挑混凝土铺了一条长20米、宽1.5米的水泥路。新教学楼投入使用后,王玉梅将自家山中的风景树移栽到校园里。2011年春季,学校房屋加固,村部成了临时教室,王玉梅在学校旁边的一间住房免费给师生做厨房,让学生能喝到热水、吃到热菜和热饭。2014秋季,王玉梅把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机遇,全力使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因为精心、细心,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婆婆为山里的孩子付出得太多太多,但家里人都非常支持她的做法,山里的孩子更需要她”。王玉梅的儿媳妇是她曾经一手带出来的学生,如今成为一家人的她们感情十分要好。
民办教师转正的王玉梅深知自己底子薄,就一直坚持不断“充电”。除了参加学历培训,她花了大把时间在自学上,先后完成了中等师范、中文专科等全部课程的学习,获得中等师范和大专文凭;同时,她努力钻研教材和教育教学理论,自学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多种理论书籍;虚心向同事学习,向老同事学教学经验,向年轻同事学习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参与教学论文大赛、优质课大赛、业务培训等各项活动,论文多次在县、市获奖;踊跃投身课程改革,先后荣膺乡新课改带头人、县教学能手、市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王老师真是一位好老师,对孩子们特别上心”“山里能出一位这么好的校长,是娃娃们的福气”“孩子们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去上学,回家后也不停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学生家长们都夸着王玉梅,许多学生家长更是逢人就说王玉梅的好。
今年57岁的王玉梅因长期在大山里来回奔波,身体有许多毛病,但王玉梅却直言:“只要山里的孩子还需要我一天,就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领导点评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王玉梅放弃乡里招干、县金矿招工等机遇,义无反顾带着激情,回大山里当了一名“孩子王”,并默默坚守38载。她用自己毕生的柔情和无私的大爱去守望着山里娃、守望着乡村教育,她是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典范。
□霍山县东西溪中心学校校长 朱明义
□本报记者 韦玉柏